马拉色菌毛囊炎(Malassezia folliculitis)过去称糠秕孢子菌毛囊炎,是由马拉色菌引起的毛囊炎症。
适宜条件下,马拉色菌在毛囊内大量繁殖,其脂肪分解酶将毛囊部位的三酰甘油分解成游离脂肪酸,后者可刺激毛囊口产生较多脱屑并阻塞开口,使皮脂潴留,加之游离脂肪酸的刺激,致毛囊扩张破裂,导致毛囊内容物释放入周围组织产生炎症反应。
本病多见于中青年,男性多于女性。好发于颈、前胸、肩背、腹等部位。典型皮损为毛囊性丘疹、脓丘疱疹或小脓疱,半球形,直径2~4mm,周边有红晕,可挤出粉脂状物质,常数十至数百个密集或散在分布;有不同程度的瘙痒,出汗后加重。患者常存在多汗、油脂溢出,可合并花斑癣和脂溢性皮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