痒疹(prurigo)是一组以风团样丘疹、结节、奇痒为特征的急慢性瘙痒性炎症性皮肤病。
病因不明,其发病可能与变态反应、神经精神因素、遗传过敏体质有关,其他因素如虫咬、病灶感染、胃肠道功能紊乱及内分泌障碍等也常与之有关。多认为发病机制与变态反应有关。一般分为:
1.急性单纯性痒疹 即虫咬引起的丘疹性荨麻疹。
2.慢性痒疹
(1)慢性单纯性痒疹:好发于成人,尤以女性多见。主要累及躯干和四肢近端。基本皮损为米粒到绿豆大小的淡红或近乎皮色的坚实丘疹,其上有一小水疱,群集或散在分布;剧痒,多因搔抓后于丘疹周围起红色风团晕,成为典型的风团样丘疹,风团消失后丘疹顶部表皮剥脱、结血痂,愈后遗留色素沉着斑和萎缩小斑点;也可因长期反复发作和搔抓形成苔藓样变。病程慢性迁延。
(2)早发性痒疹(prurigo infantilis):多累及1~5岁儿童的四肢伸侧。基本皮损为绿豆大小风团样丘疹,继而转变为肤色质硬丘疹;瘙痒剧烈,搔抓后皮肤常有抓伤、血痂、化脓,久之皮肤弥漫性增厚、色素沉着,呈湿疹样变;皮损广泛者常伴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病程慢性迁延。
(3)结节性痒疹(prurigo nodularis):好发于四肢,尤以小腿伸面多见。皮损初起为水肿性红色坚实丘疹,迅即呈黄豆或更大的半球状结节,继之顶部角化明显呈疣状增生,表面粗糙,转成暗褐色,常散在分布,数个到上百个,或偶见密集成群;自觉剧烈瘙痒,系阵发性,常难以忍受,但一般仅限于结节。可自行消退并遗留色素沉着或瘢痕,也可因搔抓致结节顶部起血痂、抓痕和苔藓样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