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的皱褶部位由于温热、出汗、潮湿引起角质层浸渍,活动时使皮肤相互摩擦刺激而产生浅表性皮肤炎症。
本病多发于湿热季节。多见于婴儿和肥胖成人的皱褶部位(如颈、腋下、乳房下、腹股沟、臀沟、指和趾缝等处)。皮损初起为境界清楚的鲜红或暗红斑,表面潮湿,分布与相互摩擦的皮肤皱褶一致,如不及时处理,皮损表面可出现丘疹、水疱、糜烂、渗出,严重者可出现溃疡;自觉瘙痒或灼痛。若继发念珠菌感染,则白色浸渍更加显著,并可出现卫星状丘疹皮损;若继发细菌感染则可出现脓性分泌物并有灼痛。
根据典型临床表现易于诊断。本病应与念珠菌病、急性湿疹、尿布皮炎等进行鉴别。
预防应经常保持皱襞部位的清洁干燥。
早期红斑用扑粉即可,同时避免使用肥皂热水擦洗,避免使用软膏;已出现糜烂的皮损可用糊剂或湿敷;若继发感染可外用抗感染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