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和发病机制】 人血吸虫在我国仅有日本血吸虫,主要流行于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动物血吸虫在我国主要是寄生于禽类的毛毕属血吸虫和寄生于家畜的土耳其斯坦东毕血吸虫,全国各地均有发生。血吸虫的中间宿主是钉螺,虫卵随人或动物粪便排出,落入水中孵出毛蚴,毛蚴钻入钉螺后发育成尾蚴并浮游于水中。人接触了疫水,尾蚴便钻入皮肤,引起局部炎症反应。人血吸虫尾蚴可在体内继续发育为成虫,引起血吸虫病,动物尾蚴则在人体皮肤内死亡。
【临床表现】 皮损一般限于接触疫水的部位,常见于小腿、手及前臂,少数可泛发。尾蚴钻入皮肤5~10分钟后局部皮肤即出现水肿性红斑,继而出现针头大丘疹、丘疱疹;瘙痒剧烈,夜间尤甚,可因搔抓而出现血痂或继发脓疱。皮损约经1~2周逐渐消退。有些人对尾蚴侵入不敏感,症状轻微,再次感染者病情较初发者为重。在血吸虫病流行地区还可见到会阴部瘘管和外生殖器部位血吸虫性肉芽肿。
【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资料结合典型临床表现,一般不难诊断。本病需与虫咬皮炎、丘疹性荨麻疹等进行鉴别。
【预防和治疗】 妥善治疗血吸虫患者,以消灭传染源;开展消灭钉螺和尾蚴的卫生运动,以切断传播途径;加强个人防护,在流行区下水前可外用15%邻苯二甲酸丁酯乳剂,防止尾蚴钻入皮肤,15%~20%松香酒精或30%松香软膏亦具有较好的防护作用。
外用药物治疗以消炎、止痒、防止继发感染为原则,可用炉甘石洗剂、5%樟脑酒精等,重者可酌情内服抗组胺药或糖皮质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