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病因】
臭汗症的汗液既可源于小汗腺,也可源于顶泌汗腺(曾用名大汗腺)。小汗腺所分泌汗液99%以上是水分,正常情况下无色无气味。当汗液大量分泌又未能及时清洗时,将浸渍角质层,使蛋自及脂质易于被寄生在皮肤表面的细菌所分解而产生臭珠;此外,某些饮食因素如大蒜、葱等可以从小汗腺排出而产生臭昧。顶泌汗腺所分泌的汗液除水分外,还有脂质及蛋白质。由于顶泌汗腺所在部位如腋窝、外阴,多毛,多皱折,有较多的寄生菌生长,它们分解了顶泌汗腺分泌物中的有机物,产生短链脂防酸及氨而发出臭味。腋臭的发生还有种族及遗传因素。
【临床表现】
腋臭(bromhidrosis axillae)俗称狐臭。为腋窝部发出的特殊臭味,天热汗多时更为明显。顶泌汗腺的发育受性激素的影响,故多在青春期发病。青壮年时期分泌最为活跃,气味也最为浓烈,老年时期则逐渐减轻或消失。除腋窝外,阴部、肛门等顶泌汗腺分布较多的部位亦可有同样臭味。
足臭为足底和趾问放出的臭味,常伴局部多汗。穿透气性能差的鞋气味更为明显。
【治疗说明】
1.注意清洁卫生,经常清洗患外,勤换衣服,保持皮肤干燥。对腋臭患者,可将腋毛刮去,以减少局部寄生菌的数量。
2.局部臭汗症可外用具有收敛、止汗、消毒、杀菌作用的药物,常用0.1%苯扎溴铵(新洁尔灭)溶液、20%氯化铝无水乙醇溶液,2%~4%甲醛溶液等。足臭可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每日半小时,共数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