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由86名18~65岁患者组成的研究结果表明,与松弛教育支持治疗相比,认知行为治疗更能显著改善那些已经开始服用药物治疗的注意力缺失过动症(ADHD,简称“多动症”)患者的症状。 在美国,超过4%的成年人符合多动症标准,即使是那些已经服用药物治疗的患者,这些症状也常出现。 为了测试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CBT)以改善症状的反复出现,波士顿马萨诸塞总医院的Steven A. Safren博士和他的同事们随机选取了43名多动症患者,以接受CBT一对一的12个疗程单独治疗,或者12个疗程松弛教育支持疗法。入组者平均年龄44岁,91%为白色人种,55%为男性患者(JAMA 2010;304:875-80)。研究中的所有患者均服用药物治疗多动症。 多动症的主要结果测量由随机双盲的任务评估员来评价症状。症状的评估基于治疗前、治疗后以及6或12个月随访的多动症评定量表和临床综合印象(Clinical Global Impression,CGI)量表。 与那些接受松弛教育支持疗法的患者相比,接受认知行为治疗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多动症评定量表的平均得分分别为26.4和14.5分,而松弛教育治疗组的得分分别为25.3和19.1分;认知行为疗法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临床综合印象量表平均得分分别为4.7和3.2分,松弛教育治疗组分别为4.6和3.7分。治疗后6和12个月随访期的评分并无明显改变。 研究人员指出,这是因为在随访期内认知行为疗法的治疗条件保持收益,且教育支持放松疗法的条件也得不到改善。不过总体而言,与松弛教育治疗组相比,在更多认知行为治疗组的患者对该治疗有反应,表现在多动症量表(67%对33%)和临床综合印象量表(53%对23%)的评分中。此外,与松弛教育治疗组相比,认知行为治疗组的患者能自报其症状有显著改善。 患有重度抑郁症、临床表现显著的恐惧症、精神障碍、精神障碍症候群、双向性精神障碍及精神活性物质滥用或依赖的患者,都被排除在本研究之外。 认知行为治疗总体上都耐受良好,仅有极少数患者退出了研究。研究者认为,成年多动症的认知行为疗法可能成为那些继续使用药物治疗的成年患者的下一步有效治疗策略,不过这些治疗策略的临床应用需要患者的进一步支持和鼓励。因此,需要在未来的研究里进一步探究认知行为疗法是否可以帮助那些无法或不愿意采取药物治疗多动症的患者。同时,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调查以确定是否不同的患者或设置可能会更容易接受或有利于个别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