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移植受体的准备和处理
受体的准备
心脏移植受体确定之后,除进行心脏直视手术常规检查外,应检查:
(一)血肌酐、空腹血糖及糖耐量试验、心肌酶。
(二)咽部、痰、尿和便细菌、病毒和霉菌培养。
(三)免疫学检查:
1.淋巴细胞毒性抗体试验 主要是测受体血清中是否已存在HLA抗体。阳性率超过10%时,急性排异反应危险性增加。
2.淋巴细胞交叉配型 上述试验阳性率超过10%,或未做上述试验,应取受体血清与供体的淋巴细胞交叉试验,若淋巴细胞出现溶解现象,说明受体内已经存在淋巴细胞毒性抗体,属于阳性。阳性反应者,移植后产生超急性排异反应可能性很大。
3.人体白细胞抗原(HLA)系统 受体和供体之间HLA-A、B和C对同种异体移植的作用仍有争论,多数为HLA不相容,另外这种检查费时间,故对心脏移植不适用。但HLA--B和DR配型相容,能提高移植物成活率。
(四)血清病毒学检查。
(五)动脉血气分析。
(六)肺功能测定。
(七)胃肠钡剂透视。
(八)心导管检查、血流动力学和心血管造影及心内膜心肌活检。
(九)心池核素扫描。
(十)静脉肾盂排泄造影 目的是排除肾脏的不可逆性损害。
通过病史、理学检查及胸部X线片,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选定为受体之后,进行淋巴细胞毒性抗体检查,细菌和病毒学,血流动力学和心内膜心肌活检及依据受体情况作特殊必要性检查,最后心内外科医生确定为受体。
受体的术前处理
(一)治疗心力衰竭
许多受体没有经过合理的系统治疗,所以加强治疗是必要的和有益的,加强药物治疗中应该监测血流动力学,左心室充盈压力。静脉给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及正性肌力药物可以迅速改善血流动力学情况,为心脏移植创造条件。
1.利尿剂应用 选用利尿剂时应根据其作用部位、机制及作用时间和用量来选择、避免同时用同一作用部位的两种利尿剂,可采用用氨茶碱或喘定与速尿联合静脉滴 入(10%葡萄糖250ml,氨茶碱250rug和速尿20~40mg),收到良好利尿效果。
2.血管扩张剂应用 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周围血管阻力升高,血管扩张剂减轻周围血管阻力,降低心脏的后负荷,同时可扩张冠状血管,增加心肌灌注量,改善心脏功能。常用硝普钠、酚妥拉明和硝酸甘油静脉滴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巯甲丙脯酸和enalapri[)和利尿剂联合口服有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
3.正性肌力药物应用 一些危重病人需要用正性肌力药物暂时积极治疗或长时间维持心脏功能,许多病人有严重其他重要器官(肝、肾)功能不全时,即使用正性肌力药物而成功的机会也少。常规用洋地黄治疗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有效,但用量要少,防止中毒。重度心脏功能不全和低心排出量病人常用多巴胺或多巴酚酊胺,剂量为5~10/μg/(kg·min),能增强心肌收缩力,扩张肾血管,脑血管和冠状动脉,剂量超过10μg/(kg·min)则可引起血管收缩,与血管扩张剂联合使用效果更佳。
(二)抗心律失常
终末期心力衰竭病人常常合并心律紊乱,防止致命性室性心律紊乱发生是非常重要的问题,选择治疗心力衰竭药物保证不引起心律紊乱。射血分数低和以前出现过室性心动过速的病人是高危的,应积极治疗,在治疗中需用动态心电图监测。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用利多卡因和乙胺碘呋酮治疗;心动过缓,用少量异丙基肾上腺素治疗;房颤病人用洋地黄和普鲁卡因酰胺治疗。
(三)抗凝治疗
扩张型心肌病常合并心房纤维性颤动,充血性心力衰竭时易发生体、肺循环栓塞。抗凝治疗可以预防栓塞,一旦发生周围血管栓塞,妨碍心脏移植或增加手术后危险性。如无禁忌情况少量抗凝剂治疗有利无害。
(四)机械维持循环
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无效,其他重要脏器无重度功能不全的病人可以采用机械维持循环,使部分病人能够接受心脏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