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关键词】 儿童抽动症;氟哌啶醇;妥泰(托吡酯) 儿童抽动症临床主要特征为突然、不自主地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1]。近年来儿童抽动症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对儿童抽动症的诊治已是医学界十分关注的儿童精神卫生问题。我们自2004年1月起,通过对儿童抽动症用妥泰治疗组和氟哌啶醇治疗组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来自小儿神经专科门诊。研究组(妥泰治疗组):30例,其中男21例,女9例;年龄:3~7岁9例,~10岁11例,~14岁10例。对照组(氟哌啶醇治疗组):30例,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3~7岁6例,~10岁12例,~14岁12例。 12 诊断标准 据ICD10TS诊断标准应符合以下条件:(1)多种运动性抽动和一种或多种发声性抽动;(2)一天发生多次抽动,病程>半年;(3)14岁以前发病。 13 入选条件 (1)符合ICD10TS诊断标准;(2)EEG检查,共21例正常,轻度异常27例,中度异常12例,临床无癫痫发作;(3)头颅CT检查,全部病例未见异常病灶;(4)抗“O”、血沉等结果正常,排除小舞蹈病;(5)家长对使用妥泰、氟哌啶醇治疗知情。两组年龄、性别、病程及EEG、头颅CT等结果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14 给药方法 妥泰治疗组:妥泰(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25 mg/片)口服,起始剂量0.5 mg·kg-1·d-1,渐渐加量第2周为1.0 mg/kg,每周增加0.5 mg/kg直到最大量2 mg·kg-1·d-1。每隔2周随访一次,记录疗效、不良反应等,用药12周时评定疗效。氟哌啶醇治疗组:氟哌啶醇2 mg/片,亦从小剂量开始,每次0.01 mg/kg,渐渐加量,直到最大量每次0.05 mg/kg。每隔2周随访一次,记录疗效、不良反应等,用药12周时评定疗效。 15 疗效评定标准 凡连续服药满12周者,作为疗效评定对象。以运动抽动或发声抽动作为评定疗效标准,抽动消失评为控制;抽动减少50%以上评为有效;无变化者评为无效。 2 结果 22 不良反应 妥泰组:食欲不振、厌食3例(10%),体重下降与无汗、少汗各2例(分别占6.6%),嗜睡、皮疹各1例(分别占3.3%)。对照组:锥体外系反应6例(20%),急性肌张力障碍、类帕金森综合征各2例(分别占6.66%),嗜睡3例(10%)。 3 讨论 儿童抽动症属于一种慢性神经精神障碍,是一种以运动、言语和抽搐为特点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患病率0.05%~1%左右,男孩较女孩多见。其发病可能与遗传、大脑神经递质功能异常及环境等多因素有关,而多巴胺活性过度或突触后受体超敏是较为公认的病理机制,因为多巴胺的重要生理功能之一是调节运动功能[2],若GABA能细胞功能减低,引起谷氨酸能皮质兴奋,将导致异常行为的产生[3]。GABA能投射的直接和间接通路在儿童抽动症患者中均减少,结果增加了谷氨酸能对大脑皮层的兴奋导致不适当的行为异常[4];兴奋性氨基酸也可能在发育早期对基底节和边缘系统过度的营养作用,导致神经元数量异常地增多和突触过度派生致异常环路的形成,产生多发性抽动[5]。妥泰本来是新一代抗癫痫药物,其基本药理作用为阻断电压依赖钠通道和钙通道,直接阻滞异常放电的发生,拮抗谷氨酸受体的神经兴奋作用,是线性药代动力学药物,因此它具有治疗抽动症的药理基础[6]。儿童抽动症复发率高,需较长时间的药物治疗,目前常规使用的药物主要是氟哌啶醇。本文通过观察妥泰与氟哌啶醇治疗儿童抽动症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比较研究,我们发现妥泰和氟哌啶醇的近期疗效相似,有效率几乎70%~76.7%。但氟哌啶醇治疗儿童抽动症有难以忍受的不良反应,如锥体外系反应(20%)、急性肌张力障碍(6.6%)、类帕金森综合征(6.66%)、嗜睡(10%)等。抽动症患者大多处于学习阶段的儿童和青不年,随着氟哌啶醇用量的增加,不良反应会明显增多,严重影响患儿的学习和生活,给患儿及家长带来严重的精神心理负担,也是大部分患者中断服药的主要原因。本研究应用妥泰作为单一治疗,总有效率为76.7%,且不良反应少而轻,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厌食(10%),体重下降(6.6%),无汗、少汗(6.6%)和嗜睡(3.3%),皮疹(3.3%),且多在用药初期和药物加量时出现,患儿和家长可以忍受,对学习和生活影响不大,说明妥泰治疗儿童抽动症比氟哌啶醇治疗儿童抽动症具有优越性,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和观察。 参考文献 1 胡亚美,等主编实用儿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9621965 2 Singer HS.Neurobiology of tourette syndrome.Neuroligic clinics of north.America,1997,15:357379. 3 Singer HS,Wendiandt J,Krieger M.Saclofen treatment in Tourette Syndrome.Neurology,2001,56:599604. 4 Singer HS,Wendlandt J,Krieger M,et al.Baclofen treatment in Tourette syndrome:a 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 crossover trial.Neurology,2001,56:599604. 5 Kurlan R.The pathogenesis of Tourette syndrome.A possible role for hormonal and excitatory neurotransrmtter influences in brain development.Arch Neurol,1992,49:874876. 6 Glauser TA,Miles MV,Tang P,et al.Topiramate pharmacokinetics in infants.Epilepsia,1999,46:7887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