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滴丸联用氟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干预作用。 方法 选择116例门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并随机分为三组:复方丹参滴丸组(3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复方丹参滴丸10粒,每天3次;氟伐他汀组(3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氟伐他汀40 mg,每晚1次;联合治疗组(3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复方丹参滴丸10粒,每天3次,氟伐他汀40 mg,每晚1次。患者均连续服药6个月,并均于服药前和服药后第6个月接受颈动脉超声检查,研究者观察比较各组患者用药前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变化。 结果 三组患者用药前后自身对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明显减轻,复方丹参滴丸组为(2.32±1.47)mm vs(1.71±1.10)mm,氟伐他汀组 (2.41±0.38)mm vs(2.05±0.36)mm,联合治疗组(2.35±0.51)mm vs(1.33±0.34)mm(P<0.05),用药前后复方丹参滴丸组与氟伐他汀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但用药后与复方丹参滴丸组和氟伐他汀组相比,联合治疗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减轻更明显(P<0.05)。各组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 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和氟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两药联用效果更佳,且患者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国内的研究表明,不论是复方丹参滴丸[1]还是氟伐他汀[2]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均有一定的消褪作用,但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氟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国内尚未见报道,本研究试从此方面进行深入的观察。 对象与方法 对象 研究纳入2004年6月至2007年5月间在我院内科门诊就诊的患者,并随机分为三组:复方丹参滴丸组(39例)、氟伐他汀组(39例)和联合用药组(38例)。患者均接受颈动脉超声、血脂、肝肾功能和心电图等检查,并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均≥1.2 mm。 方法 1.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常规服用肠溶阿司匹林75 mg,每天1次,或每次25 mg,每天3次。复方丹参滴丸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复方丹参滴丸(天津天士力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10950111)每次10粒,每天3次。氟伐他汀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氟伐他汀(北京诺华制药厂生产,国药准字20010518)40 mg,每晚1次。联合用药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复方丹参滴丸+氟伐他汀,用法用量同上。所有患者均连续服药6个月。 2. 颈动脉超声检查 所有患者均于服药前或服药后第6个月接受颈动脉超声检查。 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测定 应用美国产GE730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充分暴露检查侧颈部,沿胸锁乳突肌外缘,用7.5 MHz探头检测颈动脉全程,再分别测定颈动脉分叉处、近心端1.0 cm处和远心端1.0 cm处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取三处的平均值作为IMT。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积分 采用crous法[3],分别将两侧颈动脉各个孤立的粥样硬化斑块的最大厚度进行相加即为该患者的斑块总积分。 随诊 所有患者服药后每半个月至1个月来医院复诊一次,主要观察胃肠道反应和肝肾功能情况。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 统计软件包,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同组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差异性检验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结果 基础临床资料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2. 颈动脉超声检查指标(表2、表3) 三组用药前后自身比较,不论是IMT还是粥样硬化斑块积分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不论是用药前还是用药后,复方丹参滴丸组和氟伐他汀组间IMT和斑块积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三组间用药前两两比较IMT和斑块积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但用药后,联合用药组比复方丹参滴丸组和氟伐他汀组IMT和斑块积分均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 3. 各组的不良反应(表4) 各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三组均未见肌溶解病例。 讨论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表明,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脑血管病有密切联系,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判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因素[4]。颈动脉位置表浅,易于暴露,在全身的大中动脉中具有最良好的超声检查显示条件。通过高频彩色超声可以清晰地了解动脉的细微变化,为进一步了解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类型,观察对比用药前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情况提供了条件。与其他检查方法相比,高频彩色超声法可以清晰、直观、准确地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部位、大小、范围、数目和质地。高频彩色超声法还具有无创、便捷、廉价的特点,可以作为中老年人颈动脉疾病筛查和治疗监测的首选方法。 复方丹参滴丸主要由丹参、三七、冰片组成,其复方有效成分纯度高,分散均匀,溶出速度快,可直接经黏膜快速吸收入血,无肝脏首过效应,大大提高了生物利用度。复方丹参可通过抑制黏附因子的表达[5]、改善损伤的血管内皮功能[6]。其调节血脂作用、钙拮抗作用、抗氧化和抗凝血等作用[7],可减轻或消褪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氟伐他汀能够抑制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并具有调节血脂、保护血管内膜和抗炎等作用[8],因而能延缓或逆转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本研究联合应用氟伐他汀和复方丹参治疗6个月显示,与单独应用氟伐他汀或复方丹参组相比,联合用药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消褪更为明显,而且随访中也未见不良反应明显增加,说明两药联合应用不仅能进一步延缓、逆转颈动脉IMT,还能使斑块缩小,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上试用。 由于本研究样本量较小,今后仍需大样本、多中心联合应用研究,以便进一步证实其价值。
|
当前位置:药品说明书与价格首页 >> 综合药讯 >>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氟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干预作用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氟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干预作用简介: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滴丸联用氟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干预作用。
方法 选择116例门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并随机分为三组:复方丹参滴丸组(3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复方丹参滴丸10粒, ... 责任编辑:admin |
最新文章更多推荐文章更多热点文章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