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因肽(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皮肤肿瘤研究作用
简介: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李素艳 殷蔚伯 我院自2000年6月至2001年1月共有116例头颈部肿瘤患者,接受了金因肽的临床应用与对照观察。年龄:9~85岁; 男74例、女42例,Karnovsky评分70分以上。
随机分组 ...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李素艳 殷蔚伯 我院自2000年6月至2001年1月共有116例头颈部肿瘤患者,接受了金因肽的临床应用与对照观察。年龄:9~85岁; 男74例、女42例,Karnovsky评分70分以上。
随机分组: ① 粘膜反应预防用药组20例(放疗与金因肽给药同时进行) 粘膜反应预防对照组20例(常规处理与放疗同时进行) ② 粘膜反应治疗用药组18例(放疗中出现粘膜反应后应用金因肽) 粘膜治疗对照组18例(放疗中出现粘膜反应后进行常规处理) ③ 皮肤用药组20例(放疗皮肤反应出现后用金因肽) 皮肤对照组20例(放疗皮肤反应出现后进行常规处理)
用药方法: 漱口或清洁皮肤后,将金因肽喷洒于局部,每日2~4次。
放射治疗剂量: 50~70GY常规放疗。
观察指示: UICC急性粘膜反应分级与急性皮肤反应分级标准:
急性粘膜反应分级: Ⅰ级:红斑 Ⅱ级:糜烂,局限性粘膜炎,需要用药物,能进食。 Ⅲ级:弥漫性粘膜炎或和弥漫性溃疡,不能进食。 Ⅳ级:坏死出血,需要住院治疗。
急性皮肤反应分级: Ⅰ级:红斑 Ⅱ级:干性反应,脱屑 Ⅲ级:湿性反应 Ⅳ级:坏死、溃疡
结果: 粘膜预防用药组放疗至10GY时,4/20例出现放射性粘膜反应; 而对照组10GY时,14/20例出现放射性粘膜反应。 见表1。 观察中发现随着放射治疗的继续进行粘膜反应逐渐加重。 见表2。 皮肤用药组与对照组相比,Ⅲ级皮肤反应例数有明显差异。 见表3。 皮肤用药组3/7 Ⅲ级皮肤反应在三天内愈合,仅1例至放疗结 束时未见好转。皮肤对照组3/13例Ⅲ级皮肤反应一周内好转, 9/13例至放疗结束仍无好转。1/13例进展为Ⅳ级。
结 论: 1、金因肽与放疗同时应用,可推迟放射性粘膜炎的反生,且反应较轻,换言之,Ⅲ级以上粘膜反应例数少(预防组)。 2、金因肽用于治疗放射性粘膜炎,可减少Ⅲ级以上粘膜反应,且修复较快。 3、金因肽治疗放射性皮炎,减少Ⅲ级以上反应,且愈合快。 4、金因肽在116例临床应用中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
表1 放射性皮炎发生率比较
|
病例数 |
I度(%) |
Ii度(%) |
III度(%) |
IV度(%) |
预防治疗组 |
30 |
24(80%) |
6(20%) |
0(0.0%) |
0(0.0%) |
对照组 |
30 |
2(6.6%) |
23(76.6%) |
3(l0%) |
2(6.6%) |
P 值 |
P < 0.005 (x2=32.85) | 表2 放射性粘膜炎发生率比较
|
病例数 |
I度(%) |
II度(%) |
III度(%) |
IV度(%) |
治疗组 |
20 |
18(90%) |
12(10%) |
0(0) |
0(0) |
对照组 |
20 |
2(l0%) |
l6(80%) |
2(l0%) |
0(0) |
P 值 |
P < 0.005 (x2=25.6) |
|
|
治疗前舌腹侧及舌系带溃烂,伪膜形成 |
用金因肽三天后,伪膜消退,溃疡愈合 |
|
|
放疗中皮肤破溃,用金因肽治疗前 |
用金因肽五天后,溃疡愈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