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药品说明书与价格首页 >> 皮肤性病 >> 白癜风 >> 治疗与临床研究 >> 竹红菌素软膏加光疗治疗外阴白色病变132例

竹红菌素软膏加光疗治疗外阴白色病变132例

2009-10-07 13:58:21  作者:新特药房  来源:新特药网  浏览次数:50  文字大小:【】【】【
简介: 【摘要】 目的 观察KS光疗加竹红菌素软膏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疗效。方法 对确诊为外阴白色病变的132例患者随机分组,KS光疗加竹红菌素软膏组65例;单纯KS光疗组67例,各治疗3个疗程,每个疗程10天,观察 ...

 【摘要】
目的 观察KS光疗加竹红菌素软膏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疗效。方法 对确诊为外阴白色病变的132例患者随机分组,KS光疗加竹红菌素软膏组65例;单纯KS光疗组67例,各治疗3个疗程,每个疗程10天,观察症状和外阴粘膜变化及复发情况。结果 两组各64例完成治疗,药物加光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单纯光疗组(P<0.05),复发率低于光疗组(P<0.05)。结论 药物加光疗组治疗外阴白色病变,能够刺激皮肤局部代谢,增加循环,促进药物吸收从而使外阴皮肤粘膜恢复正常。


  关键词 外阴白色病变 KS光疗 竹红菌素软膏

 

  外阴白色病变的病因不明,病程较长,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治疗困难且易复发 [1,2]  。2000~2003年我们对65例外阴白色病变的患者进行KS光疗加竹红菌素软膏治疗,与67例单纯采用KS光疗者作了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对象与方法


  1.1.1 对象 全组132例患者全部经活组织病理检查证实为外阴白色病变而未癌变者,年龄最大67岁,最小21岁,病程最短者2个月,最长者20年。


  1.1.2 分组 按序号组随机分组,药物加光疗组65例,单纯光疗组67例。两组年龄、病变类型、病程长短等相互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有可比性。两组病人临床表现见表1。两组症状相互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表1 两组病人临床表现比较(略)
 
  1.1.3 观察方法
(1)全部病例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及有关检查等均统一列表,专人登记;
(2)治疗前均作血常规检查,每例作病理切片检查。外阴白斑诊断按1987年国际外阴疾病学会(ISSVD)新命名法分为 [3]  :硬化苔癣型和鳞形细胞增生型。
(3)药物采用昆明振华制药厂生产的竹红菌素软膏;
(4)光疗用北京科龙公司生产的KS-5A型光热复合治疗仪。

 

  1.1.4 治疗 药物加光疗组:以竹红菌素软膏少量涂于患处,用KS光疗机功率8W,距病变部位10cm处照射;光疗组:单纯光照射,每天1次,每次20min,10次为1个疗程,中间间隔10天,再行下一疗程,共4个疗程。


  1.2 结果 药物加光疗组1例、光疗组3例失访。两组各64例完成疗程,接受复查,随访。两组治疗后症状、体征、复发率等改变见表2、表3。表2 两组治疗后临床表现 例症状药物+光疗组(略)经治疗后药物加光疗组和单纯光疗组外阴瘙痒与皮肤粘膜皲裂治疗后差异无显著性(
P>0.05),但外阴疼痛、白色变、萎缩等改变的药物加光疗组优于单纯光疗组。复发率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


  2 讨论


  2.1 病因讨论 外阴白色病变是一种女性外生殖器皮肤、 粘膜的慢性疾病,以顽固性的外阴瘙痒,局部皮肤色素减退为临床特征,是妇科较常见、较难治、易复发的疾病,病人常常久治不愈,非常痛苦。目前病因尚无定论 [4],认为与遗传、自身免疫疾病,局部刺激及性激素代谢有关 [5]  。   


  2.2 治疗方法 长期以来治疗方法都是采取皮质激素暂时止痒治疗,这样反而会使皮肤粘膜萎缩;睾丸酮软膏有一定疗效,但有阴蒂肥大副作用;冷冻只能达到止痒去除白色斑块;激光伤组织过深,可引起瘢痕,复发率高;中药时间过长,停药后容易复发。而竹红菌素软膏加KS光疗法,有效率100%,且无副作用,复发率低,外阴白色病变的病理改变主要在表皮及真皮层 [6]  ,KS光属于一种光热复合治疗仪,是以热为主的光热复合效应,光波段范围在可见光至红外线之间约为0.4~3mm,与肌体组织的生理波相近,故对肌体组织的穿透力最强,照射所需功率小,不会损伤粘膜的基底细胞层,有利于病变部位的修复,无瘢痕且光滑伸展性好,不影响组织的正常生理功能。竹红菌素是一种寄生真菌 [7]  ,有抑菌及光敏作用,在光照下可被激活,且可刺激局部代谢,增加循环,从而使外阴皮肤粘膜恢复正常。


  参考文献


  1 黄崇巧.中西医结合治疗外阴白色病变.云南中医杂志,1993,3:35.


  2 于亚洲.面向二十一世纪医学的创新与发展.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20.


  3 向金芙,卞度宏.外阴硬化性苔癣.重庆医科大学学报,1992,17(4):317-321.

  4 李成志,李小林,卞度宏.外阴营养不良.现代妇产科进展,2000,9(5):396-397.

  5 濮德敏,候萌.外阴白色病变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实用妇产科杂志,2003,19(1):2-3.

  6 林嘉生.外阴营养不良的超微结构观察.徐州医学院学报,1994,14(3):239.

  7 付玉静,常玲,李广大.外阴营养不良的研究现状.实用妇产科杂志,2001,17(3):137-139.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更多

· 驱白巴布期片与驱虫斑鸠...
· 中国中医治疗方法
· 白癜风与微量元素及饮食疗法
· 我院皮肤专家治疗白癜风...
· 免疫调节剂治疗白癜风
· 白癜风治疗指南
· 白癜净配合得宝松治疗白...
· 吡美莫司(爱宁达)治疗白...
· 维阿露联合泼尼松治疗白...
· 利尔健(桃红清血丸)临...

推荐文章

更多

· 驱白巴布期片与驱虫斑鸠...
· 中国中医治疗方法
· 白癜风与微量元素及饮食疗法
· 我院皮肤专家治疗白癜风...
· 免疫调节剂治疗白癜风
· 白癜风治疗指南
· 白癜净配合得宝松治疗白...
· 吡美莫司(爱宁达)治疗白...
· 维阿露联合泼尼松治疗白...
· 利尔健(桃红清血丸)临...

热点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