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药品说明书与价格首页 >> 糖尿病 >> 新药推荐 >> 艾塞那肽注射液|Byetta(Exenatide Injection)

艾塞那肽注射液|Byetta(Exenatide Injection)

2009-11-22 10:52:57  作者:新特药房  来源:中国新特药网  浏览次数:1412  文字大小:【】【】【
简介: 【药品名称】通用名:艾塞那肽注射液商品名:百泌达Byetta英文名:Exenatide Injection汉语拼音:Aisainatai Zhusheye【成份】1、本品主要成份为艾塞那肽。其结构式为:His-Gly-Glu-Gly-Thr-Phe-Thr-Se ...

英文药名: Byetta(Exenatide Injection)

中文药名: 艾塞那肽注射液

生产品牌药厂家: Eli Lilly

药品说明

生产厂家: Amylin Pharmaceuticals, Inc. 和Eli Lilly.
艾塞那肽注射液(Byetta,百泌达)

【药品名称】
通用名:艾塞那肽注射液
商品名:Byetta,百泌达
英文名:Exenatide Injection

【适应症】
适用于服用二甲双胍、磺脲类、噻唑烷二酮类、二甲双胍和磺脲类联用、二甲双胍和噻唑烷二酮类联用不能有效控制血糖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辅助治疗以改善血糖控制。

【用法用量】
本品仅用于皮下注射。应在大腿、腹部或上臂皮下注射给药。
本品推荐起始剂量为5μg,每日两次,于早餐和晚餐(或每日2次正餐前,大约间隔6h或更长时间)前60分钟内给药。餐后不可给药。治疗1个月后,可根据临床反应将剂量增加至10μg。
本品与二甲双胍或噻唑烷二酮类联用时,如果联用后不会因低血糖而需调整二甲双胍或噻唑烷二酮类的剂量,则可继续沿用原二甲双胍或噻唑烷二酮类的剂量。
本品与磺脲类联用时,为降低低血糖的风险可考虑减少磺脲类的剂量。
本品是澄清、无色的液体,如果出现颗粒或溶液混浊或有颜色则不能使用。

【不良反应】
1、与二甲双胍和/或磺脲类联用
与艾塞那肽注射液有关的不良反应事件通常是轻、中度的。最常报告的不良反应事件是剂量依赖性的轻、中度恶心。随着治疗的继续,大多数最初有恶心的患者的恶心发作次数和严重程度下降。艾塞那肽注射液组≥1.0%到<5.0%的患者报告的,且发生频率高于安慰剂组的不良反应事件包括无力(大部分报告虚弱)、食欲下降、胃食管返流疾病、多汗。在为期52周的试验中观察到的不良反应事件类型与30周对照试验中的类似。
艾塞那肽注射液治疗组患者由于不良反应事件而停药的比例为7%,安慰剂组为3%。艾塞那肽注射液治疗组导致停药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事件有恶心(3%)和呕吐(1%);安慰剂组患者中由于恶心停药的患者比例<1%,没有因呕吐而停药的。
2、与噻唑烷二酮类联用
在为期16周的安慰剂对照试验中,艾塞那肽注射液与噻唑烷二酮类联用,无论是否同时给与二甲双胍,观察到不良反应类型和发生率与艾塞那肽注射液联用二甲双胍和/或磺脲类的30周对照临床试验相似。安慰剂组未报告严重不良反应事件。艾塞那肽注射液组报告了2例严重不良反应事件:胸痛(导致停药)和慢性过敏性肺炎。
艾塞那肽注射液治疗组患者由于不良反应事件而停药的比例为16%(19/121),安慰剂组为2%(2/112)。艾塞那肽注射液治疗组导致停药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事件有恶心(9%)和呕吐(5%);安慰剂组患者中由于恶心停药的患者比例<1%,没有因呕吐而停药的。寒战(n=4)和注射部位反应(n=2)仅见于艾塞那肽注射液治疗组。报告注射部位反应的2例患者有较高效价的抗艾塞那肽抗体。
3、自发报告的资料
艾塞那肽注射液上市后,报告了下列不良反应。由于这些不良反应事件是由样本大小不确定的人群报告的,因此不能可靠地评估其发生频率或建立其与药物暴露之间的因果关系。
全身:注射部位反应、味觉障碍,与华法林同时使用时INR增加(有发生出血的报告)。过敏/超敏反应:泛发性瘙痒症和/或荨麻疹、斑疹或丘疹、血管性水肿,罕有过敏性反应报告。
胃肠道:恶心、呕吐、和/或腹泻(导致脱水,某些报告中伴有血清肌酐增加/急性肾衰,如果给与适当治疗后可能是可逆的)、腹胀、腹痛、嗳气、便秘、肠胃气胀、急性胰腺炎。
4、免疫原性
给与艾塞那肽注射液治疗后患者可能会产生抗艾塞那肽抗体,这与蛋白质和肽类药物的潜在免疫原性特点有关。对于大多数产生抗体的患者,其抗体滴度随时间的过去而减少。
在艾塞那肽注射液与二甲双胍和/或磺脲类联用的30周对照试验中,30周时有38%的患者和产生低滴度抗艾塞那肽抗体,这些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HbA1c)一般与未产生抗体的患者相当。30周时,有6%的患者产生高滴度抗体,在这6%的患者中有一半患者(30周对照试验中接受艾塞那肽注射液治疗患者总数的3%)对艾塞那肽注射液的血糖反应是减弱的;其余患者的血糖反应与未产生抗体的患者相当。
在为期16周的试验中,艾塞那肽注射液与噻唑烷二酮类联用,无论是否同时给与二甲双胍,16周时有9%的患者产生高滴度抗体。与未产生对艾塞那肽注射液的抗体的患者比较,产生高滴度抗体患者的平均血糖反应减弱。

【禁忌】
禁用于已知对艾塞那肽或本品其它成份高度敏感的患者。

【注意事项】
1、艾塞那肽注射液不是胰岛素的代替物,不应用于1型糖尿病患者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
2、有使用艾塞那肽注射液治疗的患者发生急性胰腺炎个案报道。应告知患者伴有呕吐的持续性、严重腹痛是急性胰腺炎的标志性症状。如果怀疑发生急性胰腺炎,应停用艾塞那肽注射液和其他可疑药物,并进行确证试验和适当治疗。如果证实是胰腺炎,但病因不明时,不推荐继续用艾塞那肽注射液治疗。
3、给与艾塞那肽注射液治疗后患者可能会产生抗艾塞那肽抗体,这与蛋白质和肽类药物的潜在免疫原性特点有关。接受艾塞那肽注射液治疗的患者应注意观察是否有发生过敏性反应的症状和体征。少部分患者由于产生的抗艾塞那肽抗体效价高可能会导致不能改善血糖控制。如果血糖控制情况恶化或不能达到血糖控制目标,应考虑选择其他抗糖尿病疗法。
4、尚未进行艾塞那肽注射液与胰岛素、D-苯丙氨酸衍生物、氯茴苯酸类或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联用的研究。
5、不推荐肾终末期疾病患者或严重肾功能损伤(肌酐清除率<30ml/min)患者使用艾塞那肽注射液。
6、尚未在严重胃肠疾病包括胃轻瘫患者中进行艾塞那肽注射液研究。由于艾塞那肽注射液使用时通常伴有胃肠道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和腹泻,故不推荐严重胃肠疾病患者使用。
7、在艾塞那肽注射液30周对照临床试验中,当艾塞那肽注射液与二甲双胍联用时未观察到低血糖发生率较安慰剂与二甲双胍联用组有增加。但艾塞那肽注射液与磺脲类联用时低血糖发生率较安慰剂与磺脲类联用组有增加。因此为了降低与磺脲类联用时发生低血糖的风险,可考虑减少磺脲类的剂量。当艾塞那肽注射液与噻唑烷二酮类联用时,无论是否同时给与二甲双胍,轻、中度低血糖症状发生率为11%,安慰剂组为7%。
大多数低血糖发作是轻、中度的,口服碳水化合物均能解决。
8、患者应了解的信息
①应告知患者艾塞那肽注射液的潜在风险。患者应全面了解自我管理的方法,包括正确贮存艾塞那肽注射液的重要性、注射技术、定时用药(艾塞那肽注射液和联用的口服药物)、坚持饮食治疗计划、有规律的体力活动、定期检测血糖和HbA1c、识别和处理低血糖与高血糖、评估糖尿病并发症。
②患者应了解使用艾塞那肽注射液治疗可能会减少食欲、食量和/体重,但不需要因这样的效应修改给药方案。使用艾塞那肽注射液治疗,特别是刚开始治疗时也可能会引起恶心。应告知患者可伴有呕吐的持续性、严重腹痛是急性胰腺炎的标志性症状,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与医生联系。
③如果患者怀孕或计划怀孕,应向他们的医生咨询。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未在妊娠妇女进行适当的和良好对照研究。只有潜在益处超过对胎儿的潜在风险时才能在妊娠期间使用艾塞那肽注射液。
尚不清楚艾塞那肽是否经人类乳汁分泌。有很多药物经人类乳汁分泌,由于艾塞那肽可能在母乳喂养的婴儿产生明显的不良反应,必须根据药物对哺乳期妇女的重要性来决定是停止授乳还是停止用药。对哺乳小鼠进行的研究表明在乳汁中能检测到低浓度的艾塞那肽(≤皮下注射给药后母体血浆浓度的2.5%)。哺乳期妇女使用艾塞那肽注射液需慎重。

【儿童用药】
儿童使用艾塞那肽注射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定。

【老年用药】
在艾塞那肽注射液临床试验中纳入了282例年龄≥65岁的患者和16例年龄≥75岁的患者。没有观察到这些患者与年轻患者之间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有差异。

【药物相互作用】
艾塞那肽注射液减慢胃排空的作用可能会降低口服药物的吸收程度和速度。服用需胃肠道快速吸收的口服药物的患者在使用艾塞那肽注射液进行治疗时需慎重。由于口服药物依赖于有效阈浓度,如避孕药和抗生素,因此需告知患者至少在注射艾塞那肽注射液前1h服药。如果这类药物需要和食物同服,应告知患者在不需给与艾塞那肽注射液时,进食或用点心时服用那些药物。艾塞那肽注射液对口服避孕药吸收和药效的影响尚不清楚。
华法林:在健康志愿者进行的一个对照临床药理学研究中观察到,在艾塞那肽注射液给药后30min给与华法林,华法林的Tmax延迟约2h,未观察到对Cmax或AUC有临床相关的影响。但上市后有一些自发报告华法林和艾塞那肽注射液联用后出血的INR(国际标准化比率)增加个案。

【药物过量】
在一个艾塞那肽注射液临床试验中,有3例2型糖尿病患者单次皮下注射了100μg(10倍于最大推荐剂量)。过量用药效应包括严重的恶心、呕吐,血糖浓度迅速下降。其中1例患者发生严重的低血糖,需要注射葡萄糖。3例患者均恢复,没有发生并发症。在发生过量用药时,应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给与适当的支持性疗法。

【贮藏】
首次使用前艾塞那肽注射液应冷藏于2-8℃。首次使用后可将艾塞那肽注射液存放于不超过25℃的地方。不可冷冻。如果艾塞那肽注射液已冷冻则不可使用。艾塞那肽注射液需避光。首次使用30天后,即使笔式注射器中仍有药物也不可再用。
【包装】
注射笔,每剂5μg,60剂量/1.2mL/支
【有效期】
暂定24个月

2型糖尿病治疗新型药,艾塞那肽注射液(百泌达)--全球第一批准上市

2型糖尿病治疗新型药,艾塞那肽注射液(百泌达)--药物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经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和中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SFDA)批准的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具有6年的临床应用经验成为2型糖尿病治疗最有希望出现一种新的药物。

     GLP-1:全新独特的控糖机制

  2型糖尿病是一种进行性疾病,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是其发病的两大病理生理基础。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6年研究数据显示,使用二甲双胍或磺脲类药物长期保持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良好控制非常困难。而且,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在高血糖形成之前,β细胞功能减退就已经开始,当患者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时,其β细胞功能已丧失50%,诊断之后,β细胞功能还将以每年4%的速度进行性减退(图1)。

  研究显示,降低HbA1c可降低2型糖尿病相关并发症风险。HbA1c每降低1%,微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下降37%,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下降14%,糖尿病相关死亡率下降21%。上述研究证实,改善β细胞功能,持久控制血糖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近年来,人们对GLP-1的研究不断深入,发现这种肠道激素不仅可发挥葡萄糖浓度依赖性降糖作用,还可保护β细胞,从而延缓2型糖尿病进展,为抗糖尿病治疗带来新的希望。在北京和上海会场,Hsu教授和Gavin教授分别向参会者介绍了肠促胰素的发现过程和GLP-1的生理效应。

  肠促胰素效应

  早在1986年,诺克(Nauck)研究显示,口服葡萄糖对胰岛素分泌的促进作用明显高于静脉注射,这种额外的效应被称为“肠促胰素效应”(图2)。这说明,在血糖升高的时候,有其他因素与胰岛素共同发挥控制血糖的作用。随着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肠促胰素这层神秘的面纱被慢慢揭开。研究证实,肠促胰素是肠道分泌的激素,可调节胰岛素对摄食的反应,进食后由小肠内分泌细胞分泌。肠促胰素产生的促进胰岛素分泌的效应约占餐后胰岛素分泌总量的60%左右。肠促胰素有糖调节作用,包括葡萄糖依赖的促胰岛素分泌作用。

  GLP-1及葡萄糖依赖的促胰岛素多肽(GIP)为体内2种主要的肠促胰素,其中GLP-1主要由位于回肠和结肠的L细胞合成和分泌,并作用于体内多个部位,包括胰腺β细胞和α细胞、胃肠道、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脏等。

  空腹时,体内GLP-1及GIP水平均较低,但进餐后迅速上升。进食引起的肠促胰素的释放通过多种因素介导,神经及神经内分泌因子、食物对小肠细胞有直接的刺激作用。具有生物活性的GLP-1及GIP的半衰期均较短,约为2~7分钟,主要被二肽基肽酶-4(DPP-4)降解。

  Nauck等研究证实,2型糖尿病患者肠促胰素作用减退,这提示,肠促胰素系统异常可能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之一。此外,研究还显示,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GLP-1分泌减少,但其作用未受损, 而GIP水平正常,但其作用减弱。因此,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之中,GLP-1比GIP更有治疗价值。

  GLP-1 的多重作用

  GLP-1是机体血糖稳态的重要调节激素,它一方面可增强β细胞葡萄糖依赖的胰岛素分泌反应,另一方面通过调节胃排空,减少胰岛α细胞介导的餐后胰高血糖素分泌,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促进饱胀感,降低食欲,从而减轻胰岛β细胞工作负担(图3)。

  GLP-1 通过多种机制降低高血糖,包括葡萄糖依赖的刺激胰岛素分泌作用、葡萄糖依赖的抑制胰高糖素分泌作用、延缓胃排空、改善β细胞功能、增加β细胞数量,增强其功能,促进胰岛新生。此外,GLP-1还可减少食物摄入,降低体重。

  值得关注的是,GLP-1 在2型糖尿病中的作用是葡萄糖依赖的,只有血糖正常或升高时才有刺激胰岛素分泌的作用。Nauck等的一项研究纳入10例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受试者都进行饮食控制,并服用磺脲类(SFU)药物进行治疗,有些患者采用二甲双胍(MET)或阿卡波糖。研究开始的时候,患者停用所有抗糖尿病药物,在空腹状态下接受GLP-1或安慰剂。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组相比,连续输注GLP-1,4小时内血糖水平明显降低。GLP-1先是增加胰岛素分泌,但是随着血糖接近正常浓度,尽管继续输注GLP-1,胰岛素的分泌持续减少,证明这种胰岛素分泌是葡萄糖依赖的。在有高血糖的时候,GLP-1可抑制胰高糖素浓度。但是,随着血糖接近正常水平,尽管继续输注GLP-1,胰高糖素浓度则恢复到基线水平,表明在血糖正常和低血糖的情况下,GLP-1不抑制胰高糖素。

  库杜斯(Quddusi)等研究发现,长时间GLP-1输注,在有和无2型糖尿病的个体中,均可以增强第一时相的胰岛素反应,但短时间单独用GLP-1,第一时相的胰岛素释放无明显增多。

  赞德(Zander)的一项安慰剂对照研究证实,2型糖尿病患者长期持续输注GLP-1,对血糖控制、体重、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都有改善作用,胰岛素敏感性也显著升高。

  动物实验和人体研究均证实,GLP-1能提高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量,并改善其对葡萄糖的反应性。动物研究还表明, GLP-1 可以抑制β细胞减少,促进β细胞再生。

  GLP-1的药理作用及其不足

  对啮齿类动物研究显示,皮下注射GLP-1后,GLP-1的血浆浓度迅速降低。由于GLP-1在体内经肾脏迅速清除,还被DPP-4快速灭活,清除半衰期仅1~2分钟,须持续给药才有效,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这样的慢性疾病非常不便,因此,该特性限制了其对糖尿病的治疗价值。

  解决办法是研发具有GLP-1功能, 但又不被DPP-4降解的肽链(艾塞那肽)或延长内源性GLP-1活性的药物, 比如DPP-4抑制剂。


首个人工合成GLP-1受体激动剂:艾塞那肽

图1 2型糖尿病患者 β细胞功能随时间而进行性减退
    图2 在肠促胰素作用下释放的胰岛素可占分泌总量的60%

    图3 GLP-1 在人体中的多重作用
    图4 艾塞那肽治疗亚洲2型糖尿病患者的HbA1c和体重变化

    图5 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艾塞那肽治疗3年的HbA1c变化
    图6 艾塞那肽与甘精胰岛素对比试验终点时患者的HbA1c变化

  艾塞那肽可结合并激活GLP-1受体,与GLP-1不同,艾塞那肽不被DPP-4降解,其作用与内源性 GLP-1相似,且代谢途径及代谢产物明确。研究显示,艾塞那肽在循环中滞留的时间长于GLP-1。

  艾塞那肽主要适用于单用二甲双胍、磺脲类,以及二甲双胍合用磺脲类降糖药物,血糖仍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

  在会上,Trautmann博士和Holcombe博士分别与参会者分享了全球临床数据,高妍教授和郭晓惠教授则报告了艾塞那肽亚洲临床试验结果。

  艾塞那肽带给2型糖尿病患者的益处

  改善 β 细胞功能 餐后胰高血糖素升高是造成餐后血糖升高的一个重要因素。科尔特曼(Kolterman)等实施一项研究,在20例血糖控制不满意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分别给予单一剂量艾塞那肽(0.1 μg/kg)和安慰剂注射,15分钟后进食标准餐 (流质饮食)。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艾塞那肽可显著抑制餐后血糖的异常升高,且抑制了餐后胰高血糖素的水平,从而减轻患者β细胞负担。

  研究显示,艾塞那肽可恢复2型糖尿病患者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增加β细胞反应,固定剂量治疗超过3年可获得持续的血糖控制,且仅在需要时才促进胰岛素释放,减轻β细胞负担。还有动物实验显示,艾塞那肽每日1次,治疗2周后,糖尿病小鼠胰岛体积增加。

  卓越持久地控制血糖 在艾塞那肽3期临床试验中,1446例经二甲双胍、磺脲类,以及二甲双胍合用磺脲类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分别接受艾塞那肽与安慰剂注射治疗,结果显示,艾塞那肽5 μg 2次/天、10 μg 2次/天,治疗30周,可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HbA1c水平,并且可显著降低患者餐后血糖。

  艾塞那肽在亚洲人群中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显示(图4),与安慰剂组相比,艾塞那肽10 μg,2次/天,治疗16周,可显著降低患者的HbA1c水平(P<0.001)。在HbA1c达标率方面,如果按照美国糖尿病学会(ADA)标准(HbA1c≤7.0%),艾塞那肽治疗组达标率为47.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6.5%,如果按照亚太地区和中国的标准(HbA1c≤6.5%),艾塞那肽治疗组达标率为24.5%,亦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

  在艾塞那肽的开放标签延伸期研究中,艾塞那肽治疗30周和130周的数据均显示,与基线HbA1c<9%的患者相比,基线HbA1c≥9%患者的HbA1c水平下降幅度较大。

  艾塞那肽治疗3年的相关研究显示(图5),基线HbA1c水平为(8.2±0.1)%的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艾塞那肽治疗12周时,其HbA1c水平及空腹血糖就有明显下降,在接受治疗满3年时,其HbA1c水平下降(1.0±0.1)%[95%可信区间(CI):(-1.1~-0.8)%,P<0.0001],46%的患者达到HbA1c≤7%标准,当标准定为HbA1c≤6.5%时,患者的达标率为30%。

  巴尼特(Barnett)等实施了一项随机开放标签的2期交叉研究,对艾塞那肽与甘精胰岛素降低HbA1c水平的疗效进行比较。研究共纳入263例口服二甲双胍或磺脲类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分为2组,分别给予艾塞那肽与甘精胰岛素治疗16周,口服降糖药治疗继续。结果显示,在口服二甲双胍或磺脲类的患者中,艾塞那肽与甘精胰岛素降低HbA1c水平的疗效相似(图6)。

  Nauck等实施一项为期52周的开放标签研究,对艾塞那肽与预混胰岛素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图7),两组患者在治疗终点 HbA1c水平变化方面无显著差异(95% CI:-0.32~-0.01),在HbA1c达标率方面,艾塞那肽组患者达到HbA1c≤7%比例为32%,显著高于预混胰岛素组的24%。

  智能调控,低血糖风险小 Barnett等对比艾塞那肽与甘精胰岛素疗效及安全性的研究还显示,在口服二甲双胍患者中,加用艾塞那肽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2.6%)明显低于加用甘精胰岛素者(17.4%)。而且,在甘精胰岛素治疗期间,有3例患者出现了8次严重低血糖发作,艾塞那肽治疗期间则没有观察到严重低血糖发生。此外,研究还提示,与甘精胰岛素治疗组相比,艾塞那肽治疗组的总体低血糖发生率以及夜间低血糖发生率更低(P<0.05与P<0.001)。

  降低体重 艾塞那肽3期临床试验显示,艾塞那肽可显著改善以HbA1c水平降低为基础的高血糖控制,并且可显著降低患者体重,这种体重减轻与艾塞那肽剂量无关(无论是5 μg还是增加到10 μg)。

  艾塞那肽亚洲人群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显示,生理盐水对照组患者的体重下降了0.18 kg,而艾塞那肽组患者体重下降了1.19 kg,两者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01)(图4)。

  Barnett等对艾塞那肽与甘精胰岛素疗效及安全性的比较研究显示,在艾塞那肽治疗期间,第一阶段患者体重平均下降(2.0±0.4)kg,第二阶段患者体重平均下降(2.2±0.4)kg。与之相反,甘精胰岛素治疗期间,第一阶段患者体重平均增加了(1.0±0.4)kg,第二阶段则增加了(2.3±0.4)kg。研究还显示,从基线到治疗终点,两组患者体重的变化有显著差异(P<0.001),其中艾塞那肽组患者体重平均下降了(1.6±0.3)kg,甘精胰岛素组体重平均增加了(0.6±0.3)kg。

  艾塞那肽临床试验的开放标签延伸期研究也显示,患者接受艾塞那肽治疗超过3年,其体重持续降低。共有217例患者完成艾塞那肽治疗156周的试验,其基线体重为(99.3±1.2 )kg,当3年治疗完成时,体重下降(5.3±0.4)kg (95% CI:-6.0~-4.5,P<0.0001)。

  固定剂量,起始方便,治疗简单 艾塞那肽有5 μg 和10 μg 两种预充笔,每枝笔有1个月的用量。艾塞那肽的起始剂量为5 μg 每次,每天2次,持续1个月, 第2个月开始10 μg每次,并一直保持在这个剂量。每天给药2次,给药时间为2顿主餐前1小时内 (两餐之间至少间隔6小时)。患者无须根据进餐量或运动量调整剂量,无须额外监测血糖(图8)。

  艾塞那肽安全性数据

  艾塞那肽注射液在国外上市已有4年时间,共开出处方740万张,6年的临床应用经验证实,其安全性良好。

  对艾塞那肽3期临床试验的综合分析显示,该药物常见的不良事件为恶心、低血糖、腹泻、呕吐、头痛及不安感,其中以恶心最为常见。通常情况下,恶心为轻度到中度, 在患者开始治疗和增加剂量时发生频率高。但恶心是一过性的, 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而减轻或消失。在与二甲双胍合用时,艾塞那肽不会增加低血糖的发生率,但是,在接受磺脲类药物治疗患者群中加入艾塞那肽,则可增加低血糖的发生率。
    新型糖尿病治疗药物将登陆中国

    礼来研发的新型糖尿病治疗药物百泌达(Byetta,艾塞那肽注射液),获得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进口药品许可证批准,预计今年下半年正式在中国上市

     -- 帮助糖尿病患者既降血糖又控体重,将为2型糖尿病患者带来新的曙光

-- 全新、突破性的2型糖尿病治疗方案,第一个也是唯一获批上市的 GLP-1 肠促胰素类似物药品


    上海2009年6月2日电 /美通社亚洲/ -- 用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效果不佳,是否就需要开始注射胰岛素 -- 答案是不一定。2009年5月,美国礼来公司正式宣布,其研发的新型糖尿病治疗药物百泌达(Byetta,艾塞那肽注射液),获得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进口药品许可证批准,预计今年下半年正式在中国上市。这将为成千上万服用口服降糖药效果欠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带来新的曙光。

    -- 开创2型糖尿病新疗法

    饮食和运动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两大基石,但也常用口服降糖药使得血糖得到更好的控制。然而随着糖尿病病程继续发展,过去的治疗方案是当口服药物已经不能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时就需要加用胰岛素。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第六人民医院贾伟平教授说,在我们临床的患者中有一部分吃口服药控制不好血糖却又不愿意打胰岛素,百泌达就给了这些患者一个新的选择。注射百泌达这种新药虽然对于我们中国老百姓来说还比较陌生,但自从它2005年首次登陆美国后,就造福了成千上万的2型糖尿病患者,不但帮助他们改善了血糖水平,而且连体重都跟着降下来了。

    此外,这种新疗法还能够帮助患者慢慢恢复胰岛素分泌的第一时相功能,不会使进食后的血糖迅速攀升。众所周知,胰岛素是人体内调节糖代谢、降低血糖的激素,由胰腺中的胰岛 Beta 细胞所分泌。在健康状况下,进餐后,胰岛素会随着血糖水平的升高逐渐增多,在20-30分钟达到高峰,这一阶段就被称为“胰岛素分泌的早期相”。而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在患病初期就已经丧失了这种反应能力。

    可见,百泌达(艾塞那肽注射液)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既能降低血糖,还能改善正在丧失功能的分泌胰岛素的 Beta 细胞机能。

    -- 新疗法源于降糖新机制

    “血糖高不高、控制得好不好其实并不只是胰岛素多少的问题。因为血糖的稳态调节不仅仅靠胰腺分泌的胰岛素,而是综合整体的、多途径、多器官的过程。”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副院长、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翁建平教授说,“比如我们吃了东西以后,小肠也会分泌出一种叫肠促胰素的激素,可别小看这种肠促胰素效应,它到达血液以后,会作用于众多参与血糖调节的器官,从而帮助调节我们机体的血糖水平。”

    而在小肠分泌的肠促胰素中,最重要的莫过于胰高糖素样肽-1(GLP-1)了。研究人员发现 GLP-1跟胰岛素一直协同合作,根据血糖水平的不同,GLP-1可以增强胰岛素的分泌,但是它又有很好的自控能力,能阻止过多的胰岛素分泌从而引起的低血糖。实验证实,GLP-1能刺激胰岛细胞的再生和修复,从而增加 Beta 细胞数量,无疑减缓了糖尿病病情的恶化。

    此外,GLP-1还能让大脑在我们进食后很快意识到“吃饱了”,同时帮助调节胃排空的速率,使摄入的营养物质不会很快被吸收到血液中。这样的好处是一来不会让患者吃得过多,二来避免餐后血糖迅速升高。

    -- 新药研发缘起美国大蜥蜴

    GLP-1的作用在上世纪60年代就被发现了,虽然有众多优势,但它唯一的缺点就是进入人体2分钟以内就会被机体降解,这也阻碍了将 GLP-1发展成糖尿病药物的可行性。

    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美国年轻的内分泌学家 John Eng 博士在美国希拉巨蜥的唾液浓缩样本中发现了一种新的多肽激素,这种激素被证实与人类的胃肠激素相似,不但能够降低血糖,而且还能改善正在丧失功能的制造胰岛素的 Beta 细胞的机能。最重要的是这种激素有较长时间的活性,在人体内能维持几个小时,这使得艾塞那肽最终成为药物研发的可能。

    在此基础上,美国礼来公司和 Amylin 制药公司共同研制出全球首个治疗糖尿病的新药艾塞那肽注射液(百泌达),它是肠促胰素类似物家族的第一个成员,经人工合成的多肽类化合物,可以模拟自然状态下分泌的 GLP-1在体内的生理行为。

    -- 新疗法“再简单不过了”

    虽然这种新疗法也通过注射进行,但是不要与注射胰岛素相混淆。百泌达专门针对的是那些通过口服降糖药已经无法维持良好的血糖控制水平又尚未开始使用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病人。

    贾伟平教授说,百泌达需要1天两次皮下注射,分别在早餐和晚餐前1小时内注射。它的使用方法很简单,通过一个简便易用的笔型装置就可以注射。但是它的剂量与胰岛素不同,每一次给药剂量都是固定的,不需要根据血糖水平而随时作调整。

    除了改进血糖控制水平之外,这种疗法还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了它的另一个功效,即帮助糖尿病患者减轻体重。而体重偏高,正是多数患者感到头疼的问题。

    临床研究专家坎代尔说道:“80%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超重,而且更不幸的是,现有的治疗方法大都会导致体重增加。百泌达不仅可以降低血糖,还能控制体重,这实在是患者的福音。”

    -- 国际认可,患者青睐

    2005年4月,百泌达获得美国食物和药品管理委员会 (FDA) 批准上市。2006年11月,百泌达获得了欧盟的销售许可。此外,百泌达在俄罗斯、阿根廷等其他一些国家也获得了销售许可。截止至今,百泌达在全球已经有740多万张医生处方。百泌达的治疗方案也已列入 ADA/EASD2型糖尿病的治疗共识。在这些国家,常规的服用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磺酰脲类等治疗,仍有部分患者不能很好地控制血糖,给予百泌达以后,血糖控制达标率大大提高,体重也得到了减轻,延缓病程将有助于降低或推迟并发症的发生。

    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的 EASD 42届年会上发布的研究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接受两年的百泌达(艾塞那肽注射液)治疗,其血糖控制水平和 Beta 细胞功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并伴随着体重的下降。这些病人之前应用二甲双胍,或磺脲类药物,或两者联用并没有达到血糖控制的目标。此外,这次年会上还有报告显示百泌达(艾塞那肽注射液)治疗组的患者比甘精胰岛素治疗组低血糖发生率低。

   FDA再次警告艾塞那肽注射液的急性胰腺炎风险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最近发布有关艾塞那肽注射液(Exenatide,商品名:Byetta)的安全性信息,称自2007年10月发布致医务人员的信警告与艾塞那肽注射液相关的急性胰腺炎风险以来,FDA收到了6例使用该药发生出血性或坏死性胰腺炎的病例。

 这6名患者均需要住院治疗。报告时,两名患者死亡,另外4名患者正处于恢复期。6名患者均停止使用了艾塞那肽注射液。

 艾塞那肽注射液是一种用于辅助治疗成人2型糖尿病的皮下注射剂,常见的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和上腹部不适。

 FDA曾收到30例使用艾塞那肽注射液出现急性胰腺炎的上市后报告。其中27例具有至少一个风险因素,如胆结石、严重的高甘油三酯血症以及饮酒史。当艾塞那肽注射液的剂量从5微克(每日两次)增加到10微克(每日两次)时,6名患者的胰腺炎症状开始出现或者加重,21名患者住院治疗。但没有发现出血性或坏死性胰腺炎的报告。尽管如此,仍有5名患者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包括脱水、肾衰竭、可疑性肠梗阻、蜂窝织炎和腹水。23例报告表明,患者在停止使用艾塞那肽注射液后症状有所好转。3例报告表明,患者再次使用艾塞那肽注射液后又出现急性胰腺炎的症状。这其中两名患者出现恶心和呕吐;第3名患者出现腹痛,并在完全停药后症状减轻。FDA要求艾塞那肽注射液的生产商Amylin制药公司在产品说明书中加强有关急性胰腺炎的警示信息。

 FDA提醒医务人员应注意使用该药可能发生急性胰腺炎的症状和体征,包括持续性严重腹痛,并可放射到背部,或伴有恶心和呕吐。急性胰腺炎主要确诊指标为血清淀粉酶和/或脂肪酶水平升高,以及有放射影像学指征。如果怀疑出现胰腺炎,应立即停药。如果已确诊是胰腺炎,不要再使用艾塞那肽注射液,除非有其他病因学解释。FDA建议,使用艾塞那肽注射液的患者当出现无法解释的严重腹痛,伴随或未伴随恶心、呕吐时,应及时就诊


   新药“GLP-1受体激动剂百泌达(艾塞那肽注射液)中国上市

   如果你是一位二型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已控制不好血糖,必须注射胰岛素时,你会为监测血糖、频繁调整剂量带来极大不便而感到紧张;尤其剂量调整不好,出现血糖波动、低血糖等不良后果时更会恐惧。而今天宣布正式引进中国内地的新药“GLP-1受体激动剂百泌达(艾塞那肽注射液)将解除你的这些忧虑。

    中国糖尿病治疗专家潘长玉教授称,这一创新性治疗药物为“那些服用口服药控制不好血糖、又不愿注射胰岛素的患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选择”。它能帮助人体在适当的时候产生适量胰岛素,从而更好控制血糖水平和病情;且无需频繁调整剂量,同时还可帮助患者降低体重。 

    潘教授指出,血糖控制得好不好,不单靠胰腺分泌的胰岛素,而是多器官、多途径的综合整体的过程。人摄入食物后,小肠会分泌一种叫肠促胰素的激素,它作用于包括胃、肠、胰岛、脑等众多参与血糖调节的器官,从而帮助调节机体的血糖水平。肠促胰素中最重要成分就是胰高糖素样肽(GLP-1)。实验证实,它通过改善β细胞功能帮助患者自行调节血糖,减缓病情的恶化。

    潘教授透露,该物质的这一作用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已被发现,但直到九十年代初,才被美国内分泌学家从一种巨蜥的唾液中发现与人类的胃肠激素相似的多肽激素(艾塞那肽)。它不但能够降低血糖,而且还能改善正在丧失功能的制造胰岛素的β细胞的机能。美国礼来公司的科研人员利用这一机理,在全球首先研制出这种可模拟自然状态下分泌的受体激动剂艾塞那肽。

    据知,该药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新一类别的治疗糖尿病药物,目前在全球超过六十个国家被批准使用,其治疗方案被列入美国糖尿病协会和欧洲糖尿病学会列入型糖尿病治疗共识,成为医生在口服药物治疗不达标时为病人提供的首选药物。 从本月底开始,该药品将进入中国重点城市的综合医院。

在国内已经上市了,有现货,。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
美国FDA再次警告艾塞那肽注射液的急性胰腺炎风险
新型药物百泌达(Byetta,艾塞那肽注射液)即将中国上市
百泌达治疗2型糖尿病新的起点
百泌达注射液-糖尿病患者新选择
百泌达(艾塞那肽注射液)
百泌达(艾塞那肽注射液)
两种新型降糖药物获准在中国使用
百泌达-全球唯一被SFDA批准上市的长期控制血糖新药
百泌达(艾塞那肽注射液)
百泌达(艾塞那肽注射液)
艾塞那肽注射液|Byetta(Exenatide Injection)
 

最新文章

更多

· ABASAGLAR(甘精胰岛素注...
· TOUJEO SOLOSTAR(甘精胰...
· TOUJEO SOLOSTAR(insuli...
· Victoza(liraglutide [r...
· KOMBIGLYZE(复方沙格列...
· Lusefi tab(Luseogliflo...
· Invokamet(canagliflozi...
· JUVISYNC(sitagliptin a...
· Bydureon(艾塞那肽缓释...
· TRESIBA FlexTouch(长效...

推荐文章

更多

· ABASAGLAR(甘精胰岛素注...
· TOUJEO SOLOSTAR(甘精胰...
· TOUJEO SOLOSTAR(insuli...
· Victoza(liraglutide [r...
· KOMBIGLYZE(复方沙格列...
· Lusefi tab(Luseogliflo...
· Invokamet(canagliflozi...
· JUVISYNC(sitagliptin a...
· Bydureon(艾塞那肽缓释...
· TRESIBA FlexTouch(长效...

热点文章

更多

· TOUJEO SOLOSTAR(insuli...
· TOUJEO SOLOSTAR(甘精胰...
· ABASAGLAR(甘精胰岛素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