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德巴金联合碳酸锂治疗双相躁狂的疗效。德巴金与碳酸锂联合用于治疗双相躁狂避免了单用碳酸锂所引起的消化道症状、肢体震颤及对肝肾功能的影响等不良反应,8周总有效率83.8%,于对照组81.1%无明显差异。不必担心锂盐用量过大引起锂中毒,证实德巴金联合碳酸锂治疗双相躁狂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选取确诊的双相躁狂症男性患者74例,患者最近一个月内未使用过任何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或情感稳定剂。将患者随机分入德巴金联合碳酸锂组(A组)和单用碳酸锂组(B组)。其中A组37例,年龄18—54岁,平均(32.24±8.43)岁;病程2—18周,平均(9.86±5.21)周。B组37例,年龄19~56岁,平均(33.34±8.63)岁;病程2—15周,平均(9.75±4.88)周。以上各项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两组碳酸锂起始量均为0.5/d,一日2次口服,A组同时服用德巴金0.5/d,一日1次,根据病人的耐受情况于1O天内加至治疗量,A组碳酸锂最大用量为1.O/d,德巴金最大用量为2.O/d,均分2次口服;B组碳酸锂最大用量为2.O/d,分2次口服。疗程共8周。短期内(1周)可与苯二氮革类药合并使用。 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8周末分别采用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不良反应量表(TESS)进行评分。将BRMS评分下降25%以下、25%-50%、50%-75%和75%以上分别定义为无效、进步、显著进步和痊愈,以减分率≥50%定义为有效。在人组时和疗后每周末分别检测血生化、血尿常规、心电图及血锂浓度1次。 结果:治疗第8周末,A组有效率为83.8%(31/37),其中,痊愈2l例,显著进步l0例,进步3例;B组有效为81.1%(30/37),分别为l9例,11例,4例。两组有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时点的BRMS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两组的BRM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第4周末,A组减分值为(18.55±2.29)分,B组为(17.74±3.1O)分;治疗第8周末,A组减分值为(21.13±4.92)分,B组为(20.64±4.53)分。 治疗过程中,A组有不良反应3例(8.1%,6例次),B组有11例(29.7%,20例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不良反应为食欲不振、恶心、便秘6例,肢体震颤7例,白细胞增多2例,肝功能异常2例,心电图异常改变4例(实性心动过缓、过速、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T波低平、电轴右偏)。上述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均为轻至中度。两组病人的血、尿、常规和血生化检查等数据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大约40%双相躁狂病人在单一心境稳定剂治疗无效,有时联合1种抗精神病药也不能获得满意效果,特别是发作严重的躁狂、快速循环或混合发作。因此,国内外的双相障碍治疗指南提出了在适当的情况下可以将两种心境稳定剂联合使用,即所谓的双重稳定剂的概念。 碳酸锂和丙戊酸钠分别是美国FDA批准的用于双相障碍的两种经典心境稳定剂。德巴金是丙戊酸钠缓释片,其中含丙戊酸钠和丙戊酸等成分,故德巴金同样也有稳定情感作用。有人认为,病人在出现冲动破坏攻击行为的同时,伴有脑内相应脑区的异常放电,德巴金正是通过抑制异常放电来达到控制病人的冲动行为。国内外均有研究表明德巴金对控制兴奋、冲动、敌意和激惹等行为有效。 本文资料显示,德巴金与碳酸锂联合用于治疗双相躁狂避免了单用碳酸锂所引起的消化道症状、肢体震颤及对肝肾功能的影响等不良反应,且有效性与单用碳酸锂无明显差异。其次,本研究中尚未发现德巴金与碳酸锂联用可导致转相的现象。这样,既减少了病人服药的痛苦,增加了依从性,又较安全,不必担心锂盐用量过大引起锂中毒而查血锂浓度。综上所述,德巴金联合碳酸锂治疗双相躁狂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德巴金联合碳酸锂治疗双相躁狂的疗效简介:
导读:德巴金联合碳酸锂治疗双相躁狂的疗效。德巴金与碳酸锂联合用于治疗双相躁狂避免了单用碳酸锂所引起的消化道症状、肢体震颤及对肝肾功能的影响等不良反应,8周总有效率83.8%,于对照组81.1%无明显 ... 责任编辑:admin |
最新文章更多
推荐文章更多
热点文章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