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巴金联合利培酮治疗伴精神运动性兴奋的精神分裂症的效果
2010-03-05 17:36:22 作者: 新特药房 来源: 互联网 浏览次数: 82 文字大小:【 大】【 中】【 小】
简介:
[摘要] 目的观察利培酮联合德巴金治疗伴精神运动性兴奋的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方法 将6O例符合 CCMD-3诊断标准的伴精神运动性兴奋的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利培酮合并德巴金(合并组)和 ...
[摘要] 目的观察利培酮联合德巴金治疗伴精神运动性兴奋的精神分裂症的效果。 方法 将6O例符合 CCMD-3诊断标准的伴精神运动性兴奋的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利培酮合并德巴金(合并组)和单用利培酮(单用组)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4、8周末采用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 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 结果 治疗8周后,合并组疗效好于单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H 一5.96,P<0.05),两组病人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 结论德巴金合并利培酮可作为治疗伴精神运动性兴奋的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较好方法。 [关键词] 德巴金;利培酮;精神运动性兴奋;精神分裂症
德巴金作为抗癫痫药物治疗癫痫的效果及安全性已得到肯定。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和阳性症状皆有较好的疗效,但对一些伴精神运动性兴奋症状的精神分裂症病人治疗比较困难。为了探讨更好的治疗方法,本文比较了利培酮合并德巴金和单用利培酮治疗伴精神运动性兴奋的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及分组 伴精神运动性兴奋的精神分裂症病人6O例,均为男性,年龄17~55岁,为我院2004年12月~ 2006年1月期间的住院病人。诊断均符合CCMD一 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Ⅲ ,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6O分。入院前1周内未服用抗 精神病药物或1月内未注射长效抗精神病药物。排 除躯体和脑器质性疾病者、乙醇和药物依赖者及自 杀企图严重者。随机分为利培酮合并德巴金组(合 并组)和利培酮单用组(单用组),各3O例。合并组 病人年龄17~54岁,平均(37.5±13.2)岁,病程 (9.8±4.O)年。单用组病人年龄18~55岁,平均 (36.9±12.3)岁,病程(10.1士3.0)年。两组年龄、 病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基线 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给药方法利培酮初始剂量1 mg/d,一般于7d内可加至246 mg/d,平均终末剂量为(4.6±2.4)mg/d。德巴金初始剂量0.5 g/d,一般于7 d 内加至1.0~1_5 g/d,以后1月内可根据病情调整药物剂量,最大剂量不超过2.0 g/d,平均终末剂量为(1_6±0.4)g/d。疗程8周,观察期间不用其他抗 精神病药物。但可根据病情需要,夜间使用唑吡坦或苯二氮革类药物改善睡眠,出现锥体外系副作用 时可合用盐酸苯海索或普萘洛尔等药物对症处理。1.2.2 疗效评定 两组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8周末同时进行PANSS评分并评定疗效: PANSS减分率≥75 痊愈’,5O ~74为显著好 转,25 ~49为好转,<25 为无效l_1]。以副反应 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并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 4、8周末分别做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和心脑电图 检查。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及PANSS评分比较合并组痊愈25例,显著好转2例,好转3例,无效0例;单用组痊愈16例,显著好转3例,好转6 例,无效5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H 一 5.96,P< 0.05)。两组治疗后2、4、8周PANSS的总分及各因子分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差异均有 显著性(£一4.648~12.006,P<0.05),合并组与单用组之间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t一2.492~8.533, P<0.05)。见表1。 2.2 两组副反应比较 两组副反应多在用药初期出现,一般较轻,病人均可以耐受,经相应处理后副反应减轻或消失。合并组与单用组的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3.33 (13/ 30)和36.67 (11/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一0.28,P> o.o5) 表1 两组治疗前后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比较( 士s) 3 讨 论 德巴金是丙戊酸钠缓释片,其中含丙戊酸钠和丙戊酸等成分。其抗癫痫机制与丙戊酸钠相同,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脑内抑制性神经递质7一氨基丁 酸(GABA)的浓度升高有关。丙戊酸钠作为情感稳定剂已为大家所共知,故德巴金同样也有稳定情感作用。伴精神运动性兴奋的精神分裂症病人常突然出现冲动及攻击、破坏行为,无法防御,好挑衅,易激惹,且在其他阳性症状如幻觉、妄想支配下,使得这种破坏和冲动行为更为严重和频繁,用单一品种的抗精神药物往往很难有效快速地控制其急性期症状。有人认为,病人在出现冲动、破坏、攻击行为的同时,伴有脑内相应脑区的异常放电,德巴金正是通过抑制这种异常放电来达到控制病人冲动行为的效果。1996年,纽约心理卫生诊室对5937例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病人中的28应用了丙戊酸盐辅助治疗,平均剂量为1400 mg/d,结果显示丙戊酸盐能 够控制易激惹、敌意和攻击行为l_2]。国内最近研究 也表明,丙戊酸盐联合抗精神病药能够改善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攻击行为l_3]。德巴金为缓释片,能较好地保持丙戊酸钠及丙戊酸的有效血药浓度稳定性,可以避免丙戊酸钠峰浓度过高,对孕产妇也是相对安全的l_4]。德巴金与利培酮合用,一方面通过情感稳定作用控制病人的兴奋躁动;另一方面,利用其增强抗精神病药物的作 用加强对精神分裂症典型症状的治疗作用。另外,在德巴金合并利培酮治疗过程中,药物副作用主要 表现为锥体外系副作用和体质量增加,肝功能检查 中偶有一过性转氨酶增高,与单用利培酮组的副作 用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综上所述,德巴金与利培酮合并治疗伴精神运 动性兴奋症状的精神分裂症较单一应用利培酮治疗效果要好很多,能使冲动、破坏、攻击行为较快得到 控制,对于精神分裂症典型症状的治疗也有加强作用,使这种临床上比较棘手的问题得以较好地解决。可见,德巴金合并利培酮治疗伴精神运动性兴奋症 状的精神分裂症疗效好,副作用少,病人依从性高,更易取得临床上的治疗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