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进食刺激下由肠道细胞分泌的激素,肠促胰素可调节胰岛素对进食的反应,而且其促胰岛素分泌效应约占餐后胰岛素分泌总量的60%,在血糖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肠促胰素的存在,正常人体存在肠促胰素效应,即与静脉注射葡萄糖相比,口服葡萄糖所刺激的胰岛素分泌更显著。而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肠促胰素效应明显减弱。因而,如何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肠促胰素水平,从而有效刺激胰岛素分泌成为人们探索的新领域。 GLP-1和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GIP)是两种主要的肠促胰素,其中前者在2型糖尿病患者(甚至是糖耐量受损人群)中分泌明显减少,因而成为重要的治疗靶标。对GLP-1生理作用的研究显示,其不仅可增强β细胞反应,还能通过作用于α细胞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进而减少肝糖输出,以及作用于进食中枢和胃,抑制食欲并减缓胃排空,从而降低β细胞负荷,直接与间接地保护β细胞。动物或体外试验显示,GLP-1可减少β细胞凋亡,增加β细胞再生,促进胰岛素生物合成。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赞德(Zander)等的研究也显示,持续输注6周GLP-1可使患者C肽水平显著升高,胰岛素敏感性升高77%,具有改善β细胞功能的作用。 正是由于GLP-1的降糖作用,其可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如Zander等的研究在证实GLP-1保护β细胞的同时,也显示其可以显著降低HbA1c。而且,由于GLP-1对胰岛素分泌的刺激作用呈葡萄糖浓度依赖性,保障了其降糖的安全性。这种葡萄糖浓度依赖性降糖效应表现为,当葡萄糖水平明显升高时,GLP-1的促胰岛素分泌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作用增强,从而降低血糖,当葡萄糖水平接近正常时,GLP-1以上作用均减弱,不再进一步降低血糖,使其维持的正常范围,减少低血糖的发生。 以上GLP-1的独特作用机制保障了其降糖安全性、有效性和持久性。但是,由于GLP-1在体内迅速被二肽基肽酶4(DPP-4)降解,限制了其作用时间,不适于直接用于临床。因此,目前以GLP-1为主改善血糖控制的方法包括外源性模拟GLP-1作用及延长内源性GLP-1活性的药物。其中,艾塞那肽是首个GLP-1受体激动剂,能抵抗DPP-4灭活并模拟GLP-1糖代谢调节效应,基于其临床研究证据和实践经验,已获准在我国使用,成为2型糖尿病治疗的新选择。 |
认识GLP-1-开辟糖尿病治疗新领域简介:
作为进食刺激下由肠道细胞分泌的激素,肠促胰素可调节胰岛素对进食的反应,而且其促胰岛素分泌效应约占餐后胰岛素分泌总量的60%,在血糖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肠促胰素的存在,正常人体存在肠促胰素 ... 关键字:GLP-1;糖尿病;GIP
责任编辑:admin |
最新文章更多推荐文章更多热点文章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