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名称】 丁苯酞软胶囊 【英文名】 Butylphthalide 【商品名】 恩必普 【药理】 作用机制 NBP通过阻断缺血性脑卒中所致脑损伤的多个病理环节起作用的,能改善线粒体功能,抑制神经细胞凋亡,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和抑制脂质过氧化而阻断氧化损伤,抑制谷氨酸释放,降低细胞内钙浓度,降低花生四烯酸含量,提高脑血管内皮NO和PGI2的水平。 【药代动力学】 中国健康男性受试者单次口服不同剂量丁苯酞软胶囊的Ⅰ期药代动力学研究:口服100mg,200mg,400mg丁苯酞软胶囊后,丁苯酞血浆平均达峰时间为0.88,1.25和1.25小时;平均峰浓度分别为78.7±115.8,204.7±149.0和726.6±578.7ng/ml;平均消除半衰期分别为12.46±2.50,11.84±4.09,7.52±1.32小时,平均AUCo-t分别为93.2±114.0,323.8±201.0,1314.2±965.7ng·hr/ml。 食物影响丁苯酞的吸收。 中国健康男性受试者多次口服丁苯酞软胶囊的Ⅰ期药代动力学研究:每天口服四次丁苯酞软胶囊,每次200mg,共服药13次,结果显示:在第1天和第5天第一次口服200mg丁苯酞软胶囊后,丁苯酞的血浆平均达峰时间分别为1.25±1.07和0.88±0.75小时,平均消除半衰期分别为8.47±1.81和16.42±8.03小时;平均峰浓度分别为273.5±278.4和209.7±129.1ng/ml;平均AUCo-t分别为429.8±376.9和628.9±410.0ng·hr/ml。在连续给药共13次后,平均观察积累比为0.98±0.52,平均稳态积累比为1.18±0.83,这表明在达到预期的稳态浓度时丁苯酞只有轻微蓄积。 试验结果显示人体药代动力学参数个体间有明显差异。 【适应症】 轻、中度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用法与用量】 根据现有临床研究的用药方法,本品应与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应用。空腹口服,一次两粒(0.2g),一日四次,十至十二天为一疗程,或遵医嘱。 【不良反应】 本品不良反应较少,少数为转氨酶轻度升高,偶见恶心、腹部不适、轻度幻觉等。根据部分随访观察的病例,停药后可恢复正常。 【禁忌症】 1、对本品或芹菜过敏者禁用。2、有严重出血倾向者禁用。 【注意事项】 1、餐后服用影响药物吸收,建议餐前服用。2、肝、肾功能受损者慎用。3、用药过程中注意肝功变化。4、因本品尚未进行出血性脑卒中临床研究,故不推荐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使用。5、有幻觉的精神症状者慎用。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本品用于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的安全性尚不明确。 【药物相互作用】 与其它药物是否有相互作用尚缺乏研究资料。 【规格】 0.1g 【贮藏】 遮光,在阴凉处密封保存。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20050299 |
序号 | 药品名称 | 通用名称 | 生产企业 | 规 格 | 单位 | 零售价(元) |
8841 | 恩必普 | 丁苯酞软胶囊 | 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 | 0.1g*24粒 | 瓶 | 2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