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肝硬化是由慢性肝炎发展至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一个病理过程,预后不佳,而早期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则可改变预期。笔者采用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早期肝硬化5O例,并与常规西药保肝治疗的5O例进行对比观察,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全部100例均为本院2005年7月-2007年7月住院及门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O例。治疗组中男4O例,女10例;年龄29-74岁,平均48岁。对照组中男38例,女12例;年龄32~70岁,平均47岁。病因为乙型肝炎88例,丙型肝炎12例。诊断标准依据2000年9月(西安)《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的早期肝硬化诊断标准,中医证候符合气阴亏虚、瘀血阻络型,症见胁肋隐痛,面色晦暗,腹胀,乏力,食欲不振,肝掌,蜘蛛痣,舌质暗绛有瘀点,苔薄腻,脉弦细。 治疗方法:治疗组服用复方鳖甲软肝片(由鳖甲、莪术、赤芍、当归、三七参、党参、黄芪、紫河车、冬虫夏草、板蓝根、连翘等组成,内蒙古福瑞中蒙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出品),每次5片,每日3次,6个月为1疗程。对照组常规服用一般西药保肝药。 疗效标准参照中华肝脏病学会肝纤维化组讨论修订的《肝纤维化诊断及疗效评估共识》拟订。显效:症状、体征治疗后积分较前下降≥60%;肝硬化B超评分较治疗前减少3~4分;HA、IN、PC-Ⅲ及Ⅳ-C4项中治疗前2项异常,检测值水平治疗后下降≥4O%。有效:症状、体证治疗后积分较治疗前下降3O%~59%;矸硬化B超评分较治疗前减少1~2分;HA、LN、PC-Ⅲ及Ⅳ-C4项中治疗前2项异常,治疗后下降≥30%。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 治疗结果:治疗组5O例中显效18例,有效2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O%;对照组50例中显效10例,有效16例,无效24例,总有效率5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B超结果肝硬化B超评分治疗组治疗前7.25±2.34,治疗后6.22±1.75,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7.47±1.65,治疗后7.02±1.57,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差异(P>0.O5);两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门静脉直径分别是1.34士0.25cm、1.21±0.16cm,对照组治疗前后门静脉直径分别是1.31±0.15cm、1.29土0.18cm,两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脾脏厚度分别是4.92±0.91cm、4.35±0.72cm,对照组治疗前后脾脏厚度分别是4.89±0.83cm、4.72±0.79cm,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 早期肝硬化是慢性肝病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进一步发展可导致失代偿期肝硬化及肝癌,病人多死于多种并发症及肝功能衰竭,且死亡率极高。早期肝硬化发展至失代偿期肝硬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进行有效的防治,可以控制疾病发展,提高病人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早期肝硬化可以从中医“胁痛”、“肝积”进行论治。复方鳖甲软肝片具有软坚散结、化瘀解毒、益气养血之功效,可用于早期肝硬化属瘀血阻络,气血亏虚,兼热毒未尽之证。经临床观察,口服复方鳖甲软肝片6个月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显示对早期肝硬化有明显阻断作用,具有明显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增殖和转化之功能,同时还可以促进过度沉积的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和吸收。活血化瘀药可改善肝脏血液循环及肝细胞代谢;软坚散结药可抑制结缔组织增生,提高胶原酶活性,从而抗肝纤维化;益气养血药可提高机体免疫力。临床结果证明复方鳖甲软肝片能降低肝纤维化程度,软肝缩脾,改善门静脉高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