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小儿出血性疾病中较常见的一种。病因尚未完全明了,目前认为它可能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免疫系统产生了抵抗自己的血小板的抗体,使血小板数量减少,从而导致出血。
根据发病快慢可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
急性型——较多见,发病年龄较小,多数患者在发病前1-3周有病毒感染史,如上呼吸道感染、风疹、水痘、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等 起病急骤,以自发性皮肤、粘膜出血为突出表现。父母会发现这些孩子并没有跌伤或碰伤,皮肤却出现青紫斑或针尖至米粒大小的瘀点,可遍布全身,但以四肢较多。鼻子、牙龈会突然出血。偶然会发现血色小便。青春期少女可能会有月经过多、月经不容易干净等症状。这样的患者做化验时会发现血小板明显减少,常低于20×10(×9)/L。病情常可自行缓解,只有少数患儿死于颅内出血。
慢性型——约占20%,以年长儿多见,女孩较多。起病缓慢,出血症状较轻,仅抓挠皮肤时,才会在伤处发现瘀点、青紫斑。严重时也会自行出现皮肤瘀斑、鼻出血、血尿等。病情时轻时重,或时好时坏,病程往往迁延数年,约30%-50%会自己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