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常见病,我国的肿瘤治疗模式有西医和中医两种,中西医结合是中国特色的肿瘤治疗模式,长期的实践表明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是现阶段治疗大多数肿瘤的较好方案。因此,科学、公正地评价中西医两种肿瘤治疗模式的优缺点及正确认识中西医结合治疗模式的理论基础对于肿瘤的治疗是十分重要的,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肿瘤的治疗效果。
1.肿瘤的治疗模式
1.1 西医治疗模式
(1)手术治疗
理论依据:肿瘤是一类以"局部肿块病变"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因此,从理论上讲,手术切除局部肿块可以起到治疗肿瘤的作用,也应作为治疗肿瘤的主要手段。临床实践也证明了这两点:对于大多数肿瘤来说,手术常是目前的主要治疗手段;手术确能治愈部分病例。
适应证:早期、中期和局限性肿瘤的根治性治疗,晚期肿瘤的姑息治疗。
优缺点:手术是一种机械手段,局部病变治疗彻底,不存在化疗耐药、放射抗拒等问题。缺点是创伤性较大,有些部位手术难度大,对于亚临床转移灶无效。
失败原因:局部扩散;潜在转移;绝大多数肿瘤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局部治疗手段有其局限性。
评价:手术治疗肿瘤的疗效较为确切,对于大多数癌症来说,如果无手术禁忌症,应首先选取用手术,然后再辅以其它治疗。
(2)化学治疗
理论依据:肿瘤是一类细胞增殖、分化异常的疾病,化疗药有"细胞毒"和促进分化等作用,可以杀死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繁殖和促进肿瘤细胞的分化等,从而可以治疗或治愈肿瘤。
适应证:中、晚期肿瘤,转移性肿瘤,亚临床转移灶。
优缺点:化疗是一种全身性治疗手段对原发灶、转移灶和亚临床转移灶均有治疗作用。缺点是化疗药物的选择性差,在取得治疗效果的同时,常出现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化疗是否抑制病人的免疫功能,需视肿瘤的生物学行为、用药的种类、时间等不同,不能一概认为化疗能抑制免疫功能,对于许多肿瘤,有效的化疗通过杀死肿瘤细胞,还可以提高病人的免疫功能。
失败原因:肿瘤细胞耐药(原发性和/或继发性耐药);一级动力学杀伤,不能杀死所有的肿瘤细胞,残存肿瘤细胞常常会复发、转移;药物不能进入肿瘤组织内;肿瘤生长比例低,G0期细胞多。
评价:近年来,随着新的化疗药物的出现和化疗的不断进展,许多肿瘤的化疗效果得到明显提高,有些肿瘤如淋巴瘤、睾丸肿瘤等化疗可以治愈,因此化疗作为一种全峰性治疗手段,在癌症的综合治疗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可以预言:人类最终征服癌症是要通过内科治疗。
(3)放射治疗
理论依据:肿瘤细胞对于放射线具有一定的敏感性,放疗作为治疗癌症的一个重要手段,对于许多癌症可以产生较好效果。
适应证:区域敏感性肿瘤。
优缺点:对于有些肿瘤疗效较为确实,毒性相对较小。缺点是远期毒性反应;剂量限制性毒性;
失败原因:放射抗拒(原发或继发);扩散和转移;亚临床转移灶。
评价:放疗作为一种局部治疗手段,主要用于癌症局部肿块的控制,对于许多肿瘤具有一定效果,在肿瘤的综合治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4)生物学治疗(Biological Reaction Modifiers,BRMs)
理论依据:机体内既存在着基因突变、发生肿瘤的可能性,同时又存在着消除基因突变、肿瘤发生的机制和免疫能力,肿瘤的发生发展和播散是由于肿瘤与机体防御之间的动态平衡破坏的结果,生物学治疗就是着眼于提高肿瘤病人的抗肿瘤免疫能力,起到治疗、控制肿瘤的效果和目的。
适应症:某些与免疫功能相关的肿瘤,如毛细胞性白血病;肿瘤残存,少于106-107个细胞;局限性肿瘤。
优缺点:全身性治疗手段。缺点是目前使用的BRMs大多数都有一定的毒副反应。
失败原因:肿瘤的免疫原性太低或丧失;肿瘤病人免疫功能降低的原因和分子机理不清楚,临床试用的治疗大多数是属于盲目性治疗。
评价:除少数肿瘤外,疗效尚不确切,基本上处于试验治疗阶段。
(5)基因治疗
理论依据:肿瘤是一类"多基因病",目前认为其基本的发病学机理是由于基因表达调控异常、生长因子分泌功能失常、信号传导异常、使细胞发生恶性增殖而发生的。因此,从理论上分析,从基因水平调控细胞的基因表达过程是治疗肿瘤较为理想的手段和途径,近年来,基因治疗已经开始用于肿瘤的治疗。
适应证:试用于某些肿瘤的实验治疗,如恶性黑色素瘤,肺癌等。
优缺点:还有待今后的观察才能总结。
评价:目前还处于实验研究阶段,疗效尚不确切。
1.2 中医治疗模式
中医中药治癌对于减轻癌症病人的症状和痛苦,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命,降低癌症的死亡率,都有其重要的意义。中医中药治癌有五大特点:
1、具有较强的整体观念。肿瘤虽然是生长在身体的某一局部,但实际上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对多数的肿瘤病人来说,局部治疗是不能解决根治问题的,而中医由于从整体观念出发,实施辩证论治,既考虑了局部的治疗,又采取扶正培本的方法,对于改善患者的局部症状和全身状况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2、可以弥补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的不足。手术固然能切除癌肿,但还有残癌、或区域淋巴结转移、或血管中癌栓存在等,运用中医中药术后长期治疗,可以防止复发和转移;放、化疗治疗对消化道和造血系统有相当的副作用,运用中医中药治疗既能减轻放、化疗的副作用,又能加强放、化疗的效果,对于晚期癌症患者或不能手术和放、化疗的可以采用中医中药治疗,因此我国治疗癌症比外国多了一条中医中药的途径。
3、不影响劳动力。癌症患者在局部状况好转的同时,全身状况也得到改善,甚至能胜任日常的工作。
4、副作用小。没有骨髓抑制方面的副作用,对消化道也不会有严重的影响。
5、经济上比较便宜,服用又方便。
(1)辨证治疗
① 扶正培本
理论基础:中医理论认为虚证是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和病机,正气不足,气血虚弱,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因而出现气滞、血瘀、湿聚、痰结等一系列病理变化,最终形成肿瘤。临床实践也充分证明了扶正培本可以缓解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降低放化疗的毒副作用等,对于某些肿瘤可能会降低复发率、提高治愈率的作用。因此扶正培本是中医预防、治疗肿瘤的特色和优势。
适应证:主要适应于晚期肿瘤。
具体措施:滋阴,补气,补阳,养血。
② 祛邪
理论基础:中医理论认为外邪是肿瘤发生发展的一个因素。由于长期饮食不洁、情志失调、过度劳伤等引起机体阴阳平衡失调、脏腑功能失调、外邪乘虚而入,引起气滞血瘀、邪毒聚结等一系列病理变化,最终形成肿瘤。因此,祛邪也是中医治疗肿瘤的一大治则,具有较好的疗效。
适应证:早期肿瘤和体质较好的病人。
具体措施: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软坚散结,化痰祛湿,以毒攻毒等。
评价:证是一类西医尚未认识的基本病理过程,中医辨证治疗是中医治疗疾病的特色和优势,辨证治疗通过调整病人的阴阳平衡、提高病人的免疫能力等可以起到治疗肿瘤的效果,中医辨证治疗虽然主观疗效较好,但客观疗效较差,肿瘤的体积变化常不显著。
(2)辨病治疗
理论基础:现代医学对于疾病过程的认识是"病",由于现代医学诊断技术的发展使得机体各个部位发生的肿瘤都可以得到明确诊断,这是现代医学诊治疾病的重大优势。近年来,中医在治疗疾病时也吸纳了西医这种辨"病"治疗模式,因此,现代中医治疗肿瘤的原则是在辨证治疗的基础上,还常选用一些具有一定抗癌作用的中草药进行辨病治疗,实践表明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治疗肿瘤具有较好疗效。
1.3 综合治疗模式
理论依据:由于癌证发生发展过程的复杂性和异质性,目前对肿瘤的发病学机理尚不明了,也无特效的根治办法,因此,根据病人的全身情况和肿瘤的局部情况,将现有各种对癌症有效的治疗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合理地选择使用,从理论上分析可以最大幅度地提高肿瘤的治疗效果,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适应证:几乎是全部肿瘤。
优缺点:疗效较好,是现阶段首选的治疗模式。缺点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恶性程度较高,综合治疗的远期效果仍不理想。
失败原因:肿瘤的生物学行为了解不够,对个体的预后评价缺乏有效的办法;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治疗方案选择不当。
(1)常规治疗模式:手术 + 术后化疗、放疗、生物学治疗、中医中药治疗
(2)新辅助治疗模式:化疗和/或放疗 + 手术 + 化疗、放疗、生物学治疗、中医中药治疗
(3)放疗 + 化疗 + 生物学治疗 + 中医中药治疗
评价:综合治疗是现阶段治疗肿瘤的较好方案,是目前绝大多数肿瘤治疗的基本原则,但肿瘤的综合治疗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科的密切协作和配合才能搞好。综合治疗的含义是:根据病人的机体情况、肿瘤的病理类型、侵犯范围和发展趋势,有计划地、合理地应用现有的治疗手段,以期最大限度地提高治愈率、提高病人生存质量。
2.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的理论依据
1.1 西医治疗模式
(1)手术治疗
理论依据:肿瘤是一类以"局部肿块病变"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因此,从理论上讲,手术切除局部肿块可以起到治疗肿瘤的作用,也应作为治疗肿瘤的主要手段。临床实践也证明了这两点:对于大多数肿瘤来说,手术常是目前的主要治疗手段;手术确能治愈部分病例。
适应证:早期、中期和局限性肿瘤的根治性治疗,晚期肿瘤的姑息治疗。
优缺点:手术是一种机械手段,局部病变治疗彻底,不存在化疗耐药、放射抗拒等问题。缺点是创伤性较大,有些部位手术难度大,对于亚临床转移灶无效。
失败原因:局部扩散;潜在转移;绝大多数肿瘤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局部治疗手段有其局限性。
评价:手术治疗肿瘤的疗效较为确切,对于大多数癌症来说,如果无手术禁忌症,应首先选取用手术,然后再辅以其它治疗。
(2)化学治疗
理论依据:肿瘤是一类细胞增殖、分化异常的疾病,化疗药有"细胞毒"和促进分化等作用,可以杀死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繁殖和促进肿瘤细胞的分化等,从而可以治疗或治愈肿瘤。
适应证:中、晚期肿瘤,转移性肿瘤,亚临床转移灶。
优缺点:化疗是一种全身性治疗手段对原发灶、转移灶和亚临床转移灶均有治疗作用。缺点是化疗药物的选择性差,在取得治疗效果的同时,常出现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化疗是否抑制病人的免疫功能,需视肿瘤的生物学行为、用药的种类、时间等不同,不能一概认为化疗能抑制免疫功能,对于许多肿瘤,有效的化疗通过杀死肿瘤细胞,还可以提高病人的免疫功能。
失败原因:肿瘤细胞耐药(原发性和/或继发性耐药);一级动力学杀伤,不能杀死所有的肿瘤细胞,残存肿瘤细胞常常会复发、转移;药物不能进入肿瘤组织内;肿瘤生长比例低,G0期细胞多。
评价:近年来,随着新的化疗药物的出现和化疗的不断进展,许多肿瘤的化疗效果得到明显提高,有些肿瘤如淋巴瘤、睾丸肿瘤等化疗可以治愈,因此化疗作为一种全峰性治疗手段,在癌症的综合治疗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可以预言:人类最终征服癌症是要通过内科治疗。
(3)放射治疗
理论依据:肿瘤细胞对于放射线具有一定的敏感性,放疗作为治疗癌症的一个重要手段,对于许多癌症可以产生较好效果。
适应证:区域敏感性肿瘤。
优缺点:对于有些肿瘤疗效较为确实,毒性相对较小。缺点是远期毒性反应;剂量限制性毒性;
失败原因:放射抗拒(原发或继发);扩散和转移;亚临床转移灶。
评价:放疗作为一种局部治疗手段,主要用于癌症局部肿块的控制,对于许多肿瘤具有一定效果,在肿瘤的综合治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4)生物学治疗(Biological Reaction Modifiers,BRMs)
理论依据:机体内既存在着基因突变、发生肿瘤的可能性,同时又存在着消除基因突变、肿瘤发生的机制和免疫能力,肿瘤的发生发展和播散是由于肿瘤与机体防御之间的动态平衡破坏的结果,生物学治疗就是着眼于提高肿瘤病人的抗肿瘤免疫能力,起到治疗、控制肿瘤的效果和目的。
适应症:某些与免疫功能相关的肿瘤,如毛细胞性白血病;肿瘤残存,少于106-107个细胞;局限性肿瘤。
优缺点:全身性治疗手段。缺点是目前使用的BRMs大多数都有一定的毒副反应。
失败原因:肿瘤的免疫原性太低或丧失;肿瘤病人免疫功能降低的原因和分子机理不清楚,临床试用的治疗大多数是属于盲目性治疗。
评价:除少数肿瘤外,疗效尚不确切,基本上处于试验治疗阶段。
(5)基因治疗
理论依据:肿瘤是一类"多基因病",目前认为其基本的发病学机理是由于基因表达调控异常、生长因子分泌功能失常、信号传导异常、使细胞发生恶性增殖而发生的。因此,从理论上分析,从基因水平调控细胞的基因表达过程是治疗肿瘤较为理想的手段和途径,近年来,基因治疗已经开始用于肿瘤的治疗。
适应证:试用于某些肿瘤的实验治疗,如恶性黑色素瘤,肺癌等。
优缺点:还有待今后的观察才能总结。
评价:目前还处于实验研究阶段,疗效尚不确切。
1.2 中医治疗模式
中医中药治癌对于减轻癌症病人的症状和痛苦,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命,降低癌症的死亡率,都有其重要的意义。中医中药治癌有五大特点:
1、具有较强的整体观念。肿瘤虽然是生长在身体的某一局部,但实际上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对多数的肿瘤病人来说,局部治疗是不能解决根治问题的,而中医由于从整体观念出发,实施辩证论治,既考虑了局部的治疗,又采取扶正培本的方法,对于改善患者的局部症状和全身状况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2、可以弥补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的不足。手术固然能切除癌肿,但还有残癌、或区域淋巴结转移、或血管中癌栓存在等,运用中医中药术后长期治疗,可以防止复发和转移;放、化疗治疗对消化道和造血系统有相当的副作用,运用中医中药治疗既能减轻放、化疗的副作用,又能加强放、化疗的效果,对于晚期癌症患者或不能手术和放、化疗的可以采用中医中药治疗,因此我国治疗癌症比外国多了一条中医中药的途径。
3、不影响劳动力。癌症患者在局部状况好转的同时,全身状况也得到改善,甚至能胜任日常的工作。
4、副作用小。没有骨髓抑制方面的副作用,对消化道也不会有严重的影响。
5、经济上比较便宜,服用又方便。
(1)辨证治疗
① 扶正培本
理论基础:中医理论认为虚证是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和病机,正气不足,气血虚弱,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因而出现气滞、血瘀、湿聚、痰结等一系列病理变化,最终形成肿瘤。临床实践也充分证明了扶正培本可以缓解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降低放化疗的毒副作用等,对于某些肿瘤可能会降低复发率、提高治愈率的作用。因此扶正培本是中医预防、治疗肿瘤的特色和优势。
适应证:主要适应于晚期肿瘤。
具体措施:滋阴,补气,补阳,养血。
② 祛邪
理论基础:中医理论认为外邪是肿瘤发生发展的一个因素。由于长期饮食不洁、情志失调、过度劳伤等引起机体阴阳平衡失调、脏腑功能失调、外邪乘虚而入,引起气滞血瘀、邪毒聚结等一系列病理变化,最终形成肿瘤。因此,祛邪也是中医治疗肿瘤的一大治则,具有较好的疗效。
适应证:早期肿瘤和体质较好的病人。
具体措施: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软坚散结,化痰祛湿,以毒攻毒等。
评价:证是一类西医尚未认识的基本病理过程,中医辨证治疗是中医治疗疾病的特色和优势,辨证治疗通过调整病人的阴阳平衡、提高病人的免疫能力等可以起到治疗肿瘤的效果,中医辨证治疗虽然主观疗效较好,但客观疗效较差,肿瘤的体积变化常不显著。
(2)辨病治疗
理论基础:现代医学对于疾病过程的认识是"病",由于现代医学诊断技术的发展使得机体各个部位发生的肿瘤都可以得到明确诊断,这是现代医学诊治疾病的重大优势。近年来,中医在治疗疾病时也吸纳了西医这种辨"病"治疗模式,因此,现代中医治疗肿瘤的原则是在辨证治疗的基础上,还常选用一些具有一定抗癌作用的中草药进行辨病治疗,实践表明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治疗肿瘤具有较好疗效。
1.3 综合治疗模式
理论依据:由于癌证发生发展过程的复杂性和异质性,目前对肿瘤的发病学机理尚不明了,也无特效的根治办法,因此,根据病人的全身情况和肿瘤的局部情况,将现有各种对癌症有效的治疗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合理地选择使用,从理论上分析可以最大幅度地提高肿瘤的治疗效果,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适应证:几乎是全部肿瘤。
优缺点:疗效较好,是现阶段首选的治疗模式。缺点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恶性程度较高,综合治疗的远期效果仍不理想。
失败原因:肿瘤的生物学行为了解不够,对个体的预后评价缺乏有效的办法;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治疗方案选择不当。
(1)常规治疗模式:手术 + 术后化疗、放疗、生物学治疗、中医中药治疗
(2)新辅助治疗模式:化疗和/或放疗 + 手术 + 化疗、放疗、生物学治疗、中医中药治疗
(3)放疗 + 化疗 + 生物学治疗 + 中医中药治疗
评价:综合治疗是现阶段治疗肿瘤的较好方案,是目前绝大多数肿瘤治疗的基本原则,但肿瘤的综合治疗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科的密切协作和配合才能搞好。综合治疗的含义是:根据病人的机体情况、肿瘤的病理类型、侵犯范围和发展趋势,有计划地、合理地应用现有的治疗手段,以期最大限度地提高治愈率、提高病人生存质量。
2.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的理论依据
中西医结合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肿瘤综合治疗模式。长期的实践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是目前治疗肿瘤的较好方案,特别是对于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西医西药杀死杀伤癌细胞的能力较强,近期疗效较好,但由于化疗药的毒副作用,对于大多数肿瘤,单用西药化疗并不能提高治愈率、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中医中药虽然杀死杀伤癌细胞的能力较弱,近期疗效较差,但中药可以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远期效果较好。有机地将西医治疗手段和中医中药治疗结合起来,不仅可以有效地杀灭肿瘤细胞,而且还能提高病人的免疫力、生存质量、降低化疗和放疗的毒副作用,降低复发率,提高生存率等。总的来说,目前肿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应以西医治疗手段为主、中医治疗方法相辅,二者相辅相成。
疾病的治疗可以分为病因学治疗和病理生理学治疗两类,病因学治疗是将引起疾病发生的病因作为治疗靶点,从病因学角度防治疾病,从根源上消除疾病的发生,这是现代医学治疗疾病的优势所在,如果引起疾病发生的病因单一而且明确,则病因学治疗较易显效,但如果疾病的病因较多或者不明确,病因学治疗则往往难以显效或无法进行病因学治疗。病理生理学治疗则是通过使用药物、生物反应调节剂等干扰、调节疾病过程中出现的病理生理变化而起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和效果,中药治疗疾病的基本机理大多是属于病理生理学治疗。
所有的疾病都是"基因病",可以分为单基因病、多基因病和获得性基因病三类,单基因病虽然种类较多,但其发生率很低,因此对人类生命健康危害较大的是多基因病和获得性基因病。在治疗常见的多基因病中,西药的作用机理常常较为明确,作用强度较强,但其作用靶点多是单一的。日益增多的科学证据表明;中药的作用靶点是多靶点、多环节的模式,中药的作用机理是多靶点、多环节地调节疾病过程中的病理生理变化而起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中药多靶点的治疗方式与西药单靶点的治疗模式相比较,在治疗多基因疾病和获得性基因病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和长处,实践也证明这一点,许多西医无法调治的慢性病和疾病状态用中医中药常可以取得良好效果。
肿瘤在病人体内引起的病理变化主要有两类:
(1)局部的病理解剖学结构病变-肿块及周围组织的反应性改变;
(2)全身性的病理生理学改变,即机体脏器的功能性变化,这类病理生理变化在中医理论中被归纳为"证"。根据现代医学理论,中医的证是属于现代医学理论中的病理生理过程,这是一类西医目前尚没有认识的基本病理过程,我们的理论研究和初步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中医的证(特别是指中医虚证和慢性实证)是一类由于细胞因子网络功能态异常的病理生理过程。因此中药的基本作用机理是调控细胞因子网络的功能状态,而起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的理论基础是:西医的手术、放疗、激光等是治疗局部肿块;化疗是全身性治疗,其治疗目的也是消除局部原发肿瘤和转移的肿瘤,而不在于调节肿瘤病人体内存在的病理生理变化;生物反应调节剂的种类较多(中药也可以归类到生物反应调节剂),虽然大多数生物反应调节剂的作用机理主要是调节病人的病理生理变化,提高病人的免疫能力,但由于免疫系统是由一系列的细胞参与、许多细胞因子等调节的过程,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异常都可以引起免疫功能下降,因此肿瘤病人免疫功能下降的原因和环节很多,而目前临床试用的生物学治疗尚不能对进行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治疗,盲目地对所有的病人施以一种固定的治疗药物和模式,显然这样治疗模式是难以取得良好效果的。中医辨证治疗的原理主要是调节病人体内出现的病理生理变化而起到治疗肿瘤的目的。由此可见,西医主要是治疗肿瘤的原发灶和转移灶,中医主要是调节病人体内出现的病理生理变化,因此,中西医结合具有治疗局部肿块和调节全身性的病理生理变化的双重作用,其疗效提高的机理和理论基础正在于此。
目前的研究认为:肿瘤的发生发展是一个由多种病因引起、多阶段的发生发展过程,是以基因表达调控异常和细胞恶性增生为基本特征的一类疾病,是一类典型的"多基因病"。
中医和西医防治肿瘤各有其优缺点:
西医:肿瘤的病因至今不明确,西医在预防肿瘤的发生方面缺乏有效的措施和办法,只是在控制某些与癌症发生的环境因素和相关疾病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在治疗方面,西医在防治肿瘤局部病变或由于肿块压迫造成的功能障碍等方面有较好效果,但对于肿瘤引起的病理生理变化常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
中医:中医按照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应用中药防治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已经取得了一些效果,如增生平、六味地黄汤预防食管癌的研究。在治疗方面,中医在消除肿块方面作用较差,但中药在防治肿瘤引起的病理生理变化具有较好作用,是目前西医达不到的作用。
因此,由于中、西医其理论体系和临床实践的差异,对肿瘤的治疗各有其特点和长处,正确地选用这两种手段可以起到相互增效、提高肿瘤治疗效果的目的和作用。
疾病的治疗可以分为病因学治疗和病理生理学治疗两类,病因学治疗是将引起疾病发生的病因作为治疗靶点,从病因学角度防治疾病,从根源上消除疾病的发生,这是现代医学治疗疾病的优势所在,如果引起疾病发生的病因单一而且明确,则病因学治疗较易显效,但如果疾病的病因较多或者不明确,病因学治疗则往往难以显效或无法进行病因学治疗。病理生理学治疗则是通过使用药物、生物反应调节剂等干扰、调节疾病过程中出现的病理生理变化而起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和效果,中药治疗疾病的基本机理大多是属于病理生理学治疗。
所有的疾病都是"基因病",可以分为单基因病、多基因病和获得性基因病三类,单基因病虽然种类较多,但其发生率很低,因此对人类生命健康危害较大的是多基因病和获得性基因病。在治疗常见的多基因病中,西药的作用机理常常较为明确,作用强度较强,但其作用靶点多是单一的。日益增多的科学证据表明;中药的作用靶点是多靶点、多环节的模式,中药的作用机理是多靶点、多环节地调节疾病过程中的病理生理变化而起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中药多靶点的治疗方式与西药单靶点的治疗模式相比较,在治疗多基因疾病和获得性基因病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和长处,实践也证明这一点,许多西医无法调治的慢性病和疾病状态用中医中药常可以取得良好效果。
肿瘤在病人体内引起的病理变化主要有两类:
(1)局部的病理解剖学结构病变-肿块及周围组织的反应性改变;
(2)全身性的病理生理学改变,即机体脏器的功能性变化,这类病理生理变化在中医理论中被归纳为"证"。根据现代医学理论,中医的证是属于现代医学理论中的病理生理过程,这是一类西医目前尚没有认识的基本病理过程,我们的理论研究和初步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中医的证(特别是指中医虚证和慢性实证)是一类由于细胞因子网络功能态异常的病理生理过程。因此中药的基本作用机理是调控细胞因子网络的功能状态,而起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的理论基础是:西医的手术、放疗、激光等是治疗局部肿块;化疗是全身性治疗,其治疗目的也是消除局部原发肿瘤和转移的肿瘤,而不在于调节肿瘤病人体内存在的病理生理变化;生物反应调节剂的种类较多(中药也可以归类到生物反应调节剂),虽然大多数生物反应调节剂的作用机理主要是调节病人的病理生理变化,提高病人的免疫能力,但由于免疫系统是由一系列的细胞参与、许多细胞因子等调节的过程,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异常都可以引起免疫功能下降,因此肿瘤病人免疫功能下降的原因和环节很多,而目前临床试用的生物学治疗尚不能对进行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治疗,盲目地对所有的病人施以一种固定的治疗药物和模式,显然这样治疗模式是难以取得良好效果的。中医辨证治疗的原理主要是调节病人体内出现的病理生理变化而起到治疗肿瘤的目的。由此可见,西医主要是治疗肿瘤的原发灶和转移灶,中医主要是调节病人体内出现的病理生理变化,因此,中西医结合具有治疗局部肿块和调节全身性的病理生理变化的双重作用,其疗效提高的机理和理论基础正在于此。
目前的研究认为:肿瘤的发生发展是一个由多种病因引起、多阶段的发生发展过程,是以基因表达调控异常和细胞恶性增生为基本特征的一类疾病,是一类典型的"多基因病"。
中医和西医防治肿瘤各有其优缺点:
西医:肿瘤的病因至今不明确,西医在预防肿瘤的发生方面缺乏有效的措施和办法,只是在控制某些与癌症发生的环境因素和相关疾病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在治疗方面,西医在防治肿瘤局部病变或由于肿块压迫造成的功能障碍等方面有较好效果,但对于肿瘤引起的病理生理变化常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
中医:中医按照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应用中药防治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已经取得了一些效果,如增生平、六味地黄汤预防食管癌的研究。在治疗方面,中医在消除肿块方面作用较差,但中药在防治肿瘤引起的病理生理变化具有较好作用,是目前西医达不到的作用。
因此,由于中、西医其理论体系和临床实践的差异,对肿瘤的治疗各有其特点和长处,正确地选用这两种手段可以起到相互增效、提高肿瘤治疗效果的目的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