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探讨中医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临床思路,依据临床经验的总结,从中医药为主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中医药配合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中医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并发症三方面论述中医的病机、治法和用药。以对该病的中医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中医中药;临床治疗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以浆细胞恶性增生,分泌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并伴有正常免疫球蛋白减少以及广泛溶骨病变和骨质疏松为特征的肿瘤。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故西医治疗模式,不主张大剂量化疗,以常规化疗为主要手段,一般情况下,化疗持续一年,患者进入平台期,此时疾病无进展,但继续化疗可继发MDS 或急性白血病,不继续化疗会复发,致使重新治疗。还有一些患者在初治过程中仍发生疾病进展,或尽管处于稳定状态,但对诱导治疗无反应,继用原方案仍发生疾病进展者,称为原发耐药;还有一些患者浆细胞快速增长,不断复发,造成恶化,生存期缩短。鉴于上述情况,如何有效的控制病情,使MM 及早进入平台期,且较长时间处于稳定状态,是我们重点研究的问题。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有些患者常规化疗并不能有效的控制浆细胞及减轻骨损害和骨痛症状,我们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法,利用个体化疗方案杀伤骨髓瘤细胞的同时,采用益气解毒补肾活血中药,协同化疗作用控制浆细胞的反弹,使之稳定在平台期,并有效地控制溶骨病变,促使成骨细胞的产生。使骨病症状得以缓解。同时解毒活血中药还可抑制白介素-6 等促骨髓瘤细胞生长因子,从另一个途径使止痛细胞分化生长,同时具有免疫调节作用。通过如法治疗,临床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大部分患者获得长期缓解,并能迅速控制骨痛等症状,使患者生存质量得到提高。
1 中医药为主治疗多发性骨髓瘤
由于本病多发于60 岁以上老年人,部分病人伴有高血压、心脏病、高粘滞综合征、反复感染、肾功能损害等并发症,有些病人难以承受化疗,这部分病人我们采取中医药为主,结合反应停、干扰素等西药治疗。
1.1病因病机 本病属中医“腰痛”、“骨痹”、“虚劳”等范畴。临床表现为骨痛、贫血、发热等。其病因病机主要由于六淫、饮食、情志、房劳等因素使阴阳气血失调,脏腑亏损,致气血失和,痰瘀互结,热毒内蕴而成。痰瘀搏结,痹阻经络,经脉筋骨失于濡养而致骨痹、周身痛;老年人肾精亏虚,或病
久气血不足,肝肾失调,脏虚毒瘀,故腰痛、贫血;热毒内蕴,耗伤气血亦可致发热、贫血。
1.2治法用药 本病中医治疗以益气补肾、解毒活血通络为法,药用:太子参、黄芪、西洋参、黄精、生苡仁、生山药、炒杜仲、川牛膝、补骨脂、骨碎补、透骨草、白花蛇舌草、半支莲、黄药子、浙贝母、水红花子、桃仁、红花、全蝎、穿山甲等,根据病情灵活选用。
1.3辨证治疗原则 本病临证,首当辨别虚实,虚责之肝肾、气阴,实则热毒、痰凝、血瘀、络阻。临床往往虚实夹杂,当分清孰轻孰重,决定补肾、益气养阴,解毒、化痰、祛瘀、通络等药物用药多少及用量大小;其次肾虚的辨证中,多以肾阴虚为主,伴有阳虚者,治疗本阴中求阳原则,补肾益阴同时佐温阳散寒药物,肝肾同源,治疗中应兼补肝阴、调肝气、补肝血;再次解毒化痰祛瘀药物,有一定的毒性及付作用,临证当根据病人的体质情况,佐益气、健脾药物。另应根据症状的不同,适当加减用药,如合并两胁疼痛者,当配合理气止痛药元胡、川栋子、九香虫、制香附、素馨花、玫瑰花等;若面色萎黄,乏力可加鸡血藤、白芍、旱莲草、女贞子、枸杞子、仙鹤草等;纳食不香,脘腹胀满可加焦楂曲、炒谷麦芽、炒莱菔子、炒枳壳等;合并肺部感染加鱼腥草、金荞麦、杷叶、川贝等。
2 中医药配合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
本病骨髓检查浆细胞较高,贫血、骨痛症状明显,无明显其他脏器并发症,身体一般情况较好者,多以化疗为主治疗,化疗基本药物由烷化剂、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其他化疗药物联合组成,临床多采取VAMP、VMCP、改良VAD 等化疗方案,通过化疗可使病情缓解,血细胞恢复,骨痛症状得以控制。为提高疗效,在临床我们多采取化疗与中医药结合的方法治疗,可见于以下情况。
2.1 中医药配合化疗:即化疗期间配合中医药治疗,此法可增强化疗的效果,减少化疗的毒付作用,恢复骨髓造血功能,提高免疫机能,此阶段中医治疗以补气阴、健脾为主,活血化痰为辅,基本处方为:太子参、黄芪、女贞子、枸杞子、五爪龙、金鹊根、灵芝、绞股蓝、浙贝、丹参、当归、半夏、生苡仁、山甲珠。或配合苦参硷、六神丸、犀黄丸等。
2.2化疗间期配合中药:有些病人化疗期间胃肠反应较大,不宜服用中药,应在骨髓恢复后积极配合中药治疗,此期间中药的作用旨在不间断的打击骨髓瘤细胞,消灭残存的骨髓瘤细胞,不让其死灰复燃。此阶段中医药以解毒祛瘀为主,益气养阴补肾为辅,基本处方为:白花蛇舌草、猪殃殃、水红花子、狗舌草、冬凌草、鳖甲、三七、全蝎、桃仁、红花、西洋参、黄芪、女贞子、旱莲草、麦冬、天冬、炒杜仲、川牛膝、薏苡仁、生山药。并可配合反应停、维甲酸、干扰素等应用。
3 中医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并发症
3.1 骨痛、骨质疏松:病机为肾虚邪毒瘀阻,经脉失养所致,治以补肾解毒祛瘀、强筋壮骨。用药原则:偏于肾阳虚者应选用温肾补阳之品,如补骨脂、鹿角霜、狗脊、细辛、杜仲、巴戟天;偏于肾阴虚者应选用滋阴补肾泻热之品,如生熟地、龟板、鳖甲、枸杞子、女贞子、石斛、青蒿、白薇;两种类型均可加用强筋壮骨之品,如千年健、川断、桑寄生、五加皮、鹿含草。还应加入化痰活血通络之品,如僵蚕、胆南星、全蝎、穿山甲、地鳖虫、姜黄、五灵脂、牛膝、骨碎补、血竭、马钱子等。
3.2 蛋白尿:其病机为脾肾亏虚、封藏失职所致,治以调补脾肾、益气固摄。常用药物:人参、黄芪、紫河车、肉苁蓉、巴戟天、菟丝子、桑椹子、枸杞子、怀山药、山芋肉、莲子、金樱子、玉米须等,脾气健运,统摄有权,肾气充沛,精关得固。若蛋白尿经久不消,缠绵难愈,可加用三七、益母草、白芨等。伴有血尿者,可加白茅根、藕节、仙鹤草、茜草、苎麻根;伴尿素氮、肌酐升高可加滑石、车前草、扁蓄、石苇、大黄、土茯苓、泽兰等。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