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爱维治—防治鼻咽癌化放疗口腔黏膜炎理想药。爱维治明显降低鼻咽癌化放疗患者口腔Ⅱ级~Ⅳ级黏膜炎的发生率以及Ⅱ级~Ⅲ级疼痛的发生率,显著改善病人在治疗期间的生活质量,达到预防性治疗黏膜炎的目的。
近年来,临床上对中、晚期鼻咽癌的治疗多采用放化疗综合治疗方法,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放疗、化疗综合治疗会加重急性放射反应,尤其是口腔及咽喉黏膜炎,使Ⅲ级~Ⅳ级黏膜炎发生率增加,常常导致病人口腔及咽喉疼痛、进食困难,生活质量下降,严重者可诱发系统性感染,导致治疗中断,影响治疗效果。爱维治能促进皮肤和黏膜溃疡愈合。冯惠霞等应用爱维治防治综合治疗鼻咽癌病人所致急性口腔黏膜炎取得较好疗效。
选取154例确诊的Ⅱ期~ⅣA期(92'分期)鼻咽癌病人,年龄l8岁~70岁,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预防组49例,男38例,女11例;治疗组53例,男41例,女12例;对照组52例,男36例,女16例;3组病人在性别、年龄、病理类型、T分期、N分期以及临床分期方面均呈均衡性分布,具有可比性。
全部病人均接受根治性放射治疗,放射源为直线加速器6MV~8MV光子线和8MeV~12MeV电子射线,放疗技术采用常规放射治疗或调强放射治疗。鼻咽剂量66Gy~70Gy,颈部治疗剂量60Gy~64Gy,预防剂量50Gy~54Gy。全部病人均接受同期化放疗±诱导化疗,诱导化疗采用PF或TP方案。PF方案为:顺铂(DDP)80mg/m2~100mg/m2加人生理盐水500mL中静脉输注,第1天注射;氟尿嘧啶750mg/m2,第l天~第5天化疗泵持续l20h灌注。
TP方案为:紫杉醇(泰素)135mg/m2加入5%葡萄糖中静脉输注,第1天注射;卡铂AUC=6加入5%葡萄糖中静脉输注,第1天注射。诱导化疗每3周为l个疗程,共2个疗程。同期化疗采用单药DDP80mg/m2,于放疗第1天、第22天使用。
口腔黏膜炎防治方法:采用爱维治注射液防治口腔黏膜炎。用法:将爱维治注射液30mL加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输注,每天1次,每周5d,直至放疗结束。预防组于放疗第1天开始用药,治疗组于放疗至出现Ⅱ级口腔黏膜炎时开始用药,对照组在整个放疗疗程中均不使用爱维治。
全部病人在放疗期间每天使用氯己定溶液漱口。当出现Ⅱ级口腔黏膜反应时,加用超声雾化口腔吸入,雾化液配方为a-糜蛋白酶5mg、庆大霉素8×104U和薄荷水30mL,当出现Ⅲ级口腔黏膜反应时,静脉使用抗生素或激素。
结果,3组病人急性口腔黏膜炎发生情况为:预防组49例患者中发生急性口腔黏膜炎I级12例,Ⅱ级22例,Ⅲ级14例,Ⅳ级1例;治疗组53例患者中发生急性口腔黏膜炎的相应对应值分别为:0、33、19、1;对照组对应值为:4、19、26、3。3组病人口腔疼痛程度情况(见表2)。
急性放疗化疗毒性反应比较显示,除急性黏膜反应外,在皮肤毒性、骨髓抑制、肝功能、肾功能异常及体重下降等方面,3组之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及预防组的全部病人均未出现发热、恶心、呕吐等不良药物反应。治疗结束时,行CT/MRI复查评价原发灶及颈淋巴转移灶的总疗效,结果显示3组间的总CR和PR率无统计学意义。
目前对放射治疗引起的口腔黏膜炎多采用局部用药(如含漱、口腔雾化等)的方式,但对下咽、喉部甚至更为深在部位的食管和胃肠道的黏膜炎,局部用药往往达不到有效的药物浓度,难以奏效。而采用静脉注射的方法,则可使这些深在部位的黏膜组织得到均匀和有效的药物浓度,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爱维治是采用新生6个月以内的小牛血,用膜过滤技术制成分子量小于6000D的去蛋白血液提取物。这种去蛋白血液提取物只含生理成分,包括寡糖、核苷酸、低分子多肽、糖脂类及糖和脂类代谢的中间产物、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一系列有机和无机化合物。临床上主要用它来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皮肤及黏膜溃疡、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和缺氧缺血性脑病等,但用于治疗放射性黏膜炎的报道却很少。
本研究全部采用同期化放疗±诱导化疗的方法。与对照组比较,预防组能明显降低口腔Ⅱ级~Ⅳ级黏膜炎的发生率以及Ⅱ级~Ⅲ级疼痛的发生率。预防组与治疗组比较,虽然两组均能促进Ⅱ级黏膜炎向I级黏膜炎转变,降低Ⅲ级~Ⅳ级黏膜炎的发生率,但预防组可显著推迟和减少Ⅱ级黏膜炎的发生,更有利于改善病人在治疗期间的生活质量,达到预防性治疗黏膜炎的目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