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药品说明书与价格首页 >> 综合药讯 >> 通心络防治AMI介入后心肌无再流研究

通心络防治AMI介入后心肌无再流研究

2009-08-04 17:58:23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浏览次数:113  文字大小:【】【】【
简介: 左旋硝基精氨酸(L-NNA)可促进血管内膜增殖,使管腔面积缩小,从而促进了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发生。我们的研究显示,L-NNA可抵消通心络对微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 1. NOS抑制剂抵消通心络减少梗死和无再流 ...
 左旋硝基精氨酸(L-NNA)可促进血管内膜增殖,使管腔面积缩小,从而促进了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发生。我们的研究显示,L-NNA可抵消通心络对微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

    1. NOS抑制剂抵消通心络减少梗死和无再流面积的作用

    心肌声学造影(MCE)和病理染色图像(图1)显示,安慰剂组心肌缺血面积、无再流面积和梗死面积均较大且病变严重;通心络组缺血面积、无再流面积和梗死面积均很小且病变非常轻微;通心络+L-NNA组缺血面积、无再流面积和梗死面积均很大且病变非常严重,伴显著出血。这说明,通心络对AMI再灌注无再流心肌的保护作用可被L-NNA阻断。提示通心络主要是通过改善内皮功能而发挥心肌保护作用的。

    2. NOS抑制剂抵消通心络降低中性粒细胞浸润程度的作用

    我们通过高倍电镜观察各组心肌组织炎症细胞浸润情况(图2)。结果显示,与心肌正常区相比较,安慰剂组再灌注区和无再流区均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而通心络组仅有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 通心络+L-NNA组中性粒细胞浸润增多。这说明,通心络降低粒细胞浸润程度的作用被L-NNA所阻断。通心络可有效对抗炎症反应,保护血管内皮细胞。

    图1 各组梗死和无再流心肌面积病理染色图像

    图2 各组心肌组织中性粒细胞浸润高倍电镜图像

    图3 各组血管内皮钙黏附分子表达的免疫荧光图像  

    3. NOS抑制剂抵消通心络增加血管内皮钙黏附分子的表达

    细胞表面黏附分子和内皮细胞间连接蛋白是反映内皮细胞结构完整的指标,其表达水平可反映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炎症细胞浸润程度。我们采用免疫荧光检测各组再灌注区和无再流区钙黏附蛋白和β-肌动蛋白(β-actin)的表达(图3)。结果显示,当发生AMI再灌注无再流时,对照组再灌注区和无再流区心肌细胞间钙黏附蛋白水平降低,通心络组钙黏附蛋白水平显著升高,通心络+ L-NNA组钙黏附蛋白水平降低。这说明,通心络升高再灌注区和无再流区钙黏附蛋白水平的作用被L-NNA所阻断。这提示,通心络通过提高钙黏附蛋白水平,发挥保护微血管内皮细胞结构完整的作用。

    (四)预试验:通心络改善AMI患者室壁异常节段恢复率

    112例AMI患者介入治疗后被随机分为通心络组(通心络+常规西药组)和常规西药组,在不同时间点接受多普勒二维超声心动图(2-DE)检测室壁异常节段恢复率。结果显示,通心络治疗6个月总恢复率为70.0%,明显高于西药组的51.7%和《美国心脏病杂志》报道的52.0%,通心络组室壁异常节段恢复高峰比常规西药组提前150天(均P<0.05)。

    三、通心络防治AMI介入后心肌无再流临床试验

    (一)课题承担单位

    组长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参加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朝阳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辽宁省人民医院、山东省临沂市人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

    (二)研究终点

    主要研究终点:AMI再灌注治疗后心肌无再流发生率及无再流面积的变化。

    次要研究终点:AMI再灌注治疗后心室重构和心脏功能的近远期变化。

    (三)研究方案

    1. 试验设计和随机分组

    试验设计为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方法。

    多中心:在9家医院同时进行。

    随机:采用分段随机的方法,运用SPSS统计软件,按参加单位的病例分配数及随机比例生成随机数字分组表。

    安慰剂: 由申办者提供外观、口味等与观察药物完全一致的模拟胶囊。

    2. 样本量计算

    根据Iwakura K, Ito H等报告,使用心肌声学造影(MCE)检测AMI急诊PCI术后心肌无再流的发生率为39.7%,而目前对于通心络(超微粉剂)在减少心肌无再流发生率方面的疗效却没有可供参考的临床资料。

    假设经通心络(超微粉剂)治疗后AMI急诊PCI术后无再流发生率为19%,则当统计学显著性水平为0.05,单侧把握度为90%时,每组所需例数为98例,2组共需例数196例。考虑最大允许脱落率20%及随机块长度,该研究共需随机入选246例患者。

    3. 入选标准

    年龄为18~75岁的男性或女性患者,心肌缺血症状≥30分钟,梗死性胸痛发作在12小时以内,ST段在两个或两个以上肢体导联升高≥0.l mv,ST段在两个或两个以上胸前导联升高≥0.2 mv,Killip分级属Ⅰ~Ⅲ级者,愿意接受急诊介入检查和治疗,自愿参加本研究,并已经签署知情同意书。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
通心络防治AMI介入后心肌无再流研究(三)
 

最新文章

更多

· 无水酒精注射液(DEHYDR...
· DEHYDRATED ALCOHOL(无...
· 除铁能注射剂DESFERAL(D...
· ALBUMINAR IV SOLUTION(...
· Dantrium Intravenous I...
· Bunavail(盐酸丁丙诺啡...
· Dyloject(diclofenac so...
· THAM SOLUTION(trometha...
· THAM Injection SET(Tr...
· 首个基因新药Glybera注射...

推荐文章

更多

· 无水酒精注射液(DEHYDR...
· DEHYDRATED ALCOHOL(无...
· 除铁能注射剂DESFERAL(D...
· ALBUMINAR IV SOLUTION(...
· Dantrium Intravenous I...
· Bunavail(盐酸丁丙诺啡...
· Dyloject(diclofenac so...
· THAM SOLUTION(trometha...
· THAM Injection SET(Tr...
· 首个基因新药Glybera注射...

热点文章

更多

· 除铁能注射剂DESFERAL(D...
· DEHYDRATED ALCOHOL(无...
· 无水酒精注射液(DEHYD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