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宣布在中国正式上市的密固达是用于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双膦酸类药物。 其实早在2008年密固达就被美国FDA批准用于绝经后骨质疏松治疗的双膦酸类药物。5mg唑来膦酸(密固达®),只需要一年一次静脉注射给药。临床前以及临床研究的结果均证实密固达该药物在绝经后骨质疏松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这些结果,以及唑来膦酸5mg(密固达®)独特的给药方法,预示着其在绝经后骨质疏松治疗的潜力以及重要影响。 作用机制:唑来膦酸(密固达®)是含双氮双膦酸类药物,具有强大的抗骨吸收作用,与同类其它药物一样,通过与骨矿盐的羟基磷灰石结合而进一步抑制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吸收过程。 药物结构与活性关系:唑来膦酸(密固达®)的独特含双氮化学结构是其独特临床疗效的保证。其双氮侧链结构主要决定着药物抗骨吸收能力,以及作用时间。体外研究表明,唑来膦酸(密固达®)与羟基磷灰石的结合力最强,并且具有强大的抗骨吸收能力。临床前研究以及动物实验均证实了唑来膦酸(密固达®)在骨质疏松治疗的卓越效果。 药代动力学:输注唑来膦酸(密固达®)后,血浆浓度在输液结束时达到峰值。在最初24小时,(密固达®)给药剂量的39±16%以原形形式出现在尿中,而剩余药物主要与骨骼组织结合。唑来膦酸(密固达®)活性成份非常缓慢地从骨骼组织释放入全身循环系统中,经肾脏以原形排出,其血浆清除半衰期是146小时。在每28天多次给药后,血浆中未发现唑来膦酸(密固达®)活性成份蓄积。由于唑来膦酸(密固达®)肾脏清除与肌酐清除具相关性,因此肌酐清除率<35ml/min的患者不建议使用本品。 适应症:目前在国际上唑来膦酸5mg(密固达®)已经得到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男性骨质疏松症,髋部骨折后再发骨折预防以及变形性骨炎的适应症批准,在中国密固达在变形性骨炎的适应症在2008年已经获得批准,密固达在绝经后骨质疏松适应症也于今年(2009年)已经获得批准。其中变形性骨炎治疗方法为5mg单次给药,根据患者病情随访决定第二次用药时间,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推荐治疗方法为一年一次静脉滴注15分钟以上。 不良反应:与其他静脉使用双膦酸药物一样,本品(密固达®)最常见的用药后症状包括:发烧、肌痛、流感样症状、关节痛、头痛,绝大多数出现于用药后3天内。这些症状大多数为轻到中度,并在出现上述不良事件后3天内缓解。之后再使用唑来膦酸(密固达®)时,这些症状的发生率显著下降。用药后短时间内给予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可显著降低此类一过性不良反应发生率。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多中心临床试验中,肾脏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安慰剂组间无差异。给药(密固达®)后约0.2%患者出现给药后血钙水平降低,但临床未观察到血钙降低的症状。在Paget病研究中,约有%的患者会出现低血钙症状。因此用药(密固达®)前,应服用足量的钙剂和维生素D减少低钙血症发生率。有关骨坏死(主要是颌骨)最早的报道出现在癌症患者接受双膦酸药物包括唑来膦酸的治疗中(不常见)。大多数报告为肿瘤患者在拔牙或牙科手术后。在绝经后骨质疏松临床研究中,与安慰剂组间无差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