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T还有较强的止痛作用,尤其是骨痛。肌肉骨骼疼痛是骨质疏松症、肿瘤骨转移等常见的症状。
骨质疏松引起的疼痛是多元的,从原理上讲是破骨细胞溶骨、骨超微结构破坏、多发椎体变形及骨折的结果,也有人认为是内源性物质异常刺激下局部化学反应的结果。
肿瘤骨转移时癌细胞浸润压迫神经、神经根或脊髓,导致的疼痛持续时间久,程度严重,一般镇痛药物不能缓解,另外也不乏骨组织损害、炎性反应、骨吸收增强等原因。
CT通过作用于中枢痛觉感受区的特异性受体影响痛觉的传递、抑制炎性介质前列腺素的合成、升高内源性镇痛物质血浆β-内啡肽的含量、抑制骨吸收阻止溶骨等多重作用发挥其镇痛效果。
尤其可贵的是,其止痛效果不受纳络酮的破坏;降钙素与吗啡联用其止痛作用有协同效应;除此之外,CT还用来治疗创伤性急性骨萎缩引起的疼痛。
二、CT的应用不仅能缓解这些疾病引起的肌肉骨骼痛,且能抑制某些癌细胞生长、诱导其凋亡。
这取决于降钙素受体在某些肿瘤组织中的选择性分布。
“赵丽”等观察了鲑鱼降钙素在体外对乳腺癌细胞系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结果显示乳腺癌细胞的数量减少,透射电镜观察到凋亡小体,DNA电泳出现梯状条带,细胞凋亡率由3.72%升高至23.37%,G2期细胞比例由0.88%升高至4.13%。
因此得出结论,鲑鱼降钙素体外能抑制人乳腺癌细胞生长,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和调节细胞周期。
虽然降钙素在临床的应用不断得到突破,但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如降钙素口服制剂的研制,降钙素如何调节成骨细胞活性而促进骨形成,如何消除降钙素的“脱逸现象”,不影响正常用药,从而提高破骨细胞对降钙素的敏感性等。
随着上述问题的解决,降钙素将发挥更大的临床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