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性疫苗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免疫治疗新概念,旨在打破机体的免疫耐受,提高机体特异性免疫应答,清除病原体或异常细胞,使疾病得以治愈。治疗性疫苗主要应用于病毒感染、肿瘤等疾病的治疗。治疗性乙肝疫苗的应用针对慢性乙肝患者或HBV携带者,可由高纯度和高含量的抗原和免疫佐剂组成增强其免疫原性,并通过不同途径呈递乙肝抗原,打破机体的免疫耐受,有效诱导免疫应答,达到清除乙肝病毒的目的。乙肝治疗性疫苗是治疗慢性乙肝的重要措施,本文就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 治疗性疫苗的研制 1.1 蛋白疫苗 蛋白质抗原是最重要的一类抗原,HBV中多以衣壳蛋白和HBc抗原设计为主;其中前S蛋白有很高的免疫原性,可以强化同存的S蛋白。 1.1.1 基因工程蛋白疫苗 包括HBsAg或HbsAg、PreS1、preS2、S蛋白任一组合构成的亚单位疫苗。研究表明,分别应用商业化的PreS2/S疫苗(GenHevac BR○,PasteurMerieux)或S疫苗(RecombivaxR○,Merck)对CHB病人进行治疗,证实亚单位疫苗能够减低HBV的复制,但疗效仍有限。PasteurMerieux的GenHevacB疫苗(含HBsAg和PreS2蛋白)曾被单用或者和干扰素序贯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明显下降者和阴转者共达44%~50%。但GenHevac B接种不能有效降低免疫耐受儿童血清中病毒DNA 拷贝数,且无清除或降低肝细胞内cccDNA 含量的证据,因此,GenHevac B的治疗效果仍不确定。此外,增加preS成分的新型疫苗Hepacare虽提高了应答率和增强了预防效果,仍不是理想的治疗性疫苗。 1.1.2 免疫原性复合物(immunogenic complex,IC)疫苗 对HbsAg的免疫耐受是引起CHB发病的重要原因,多数疫苗通过提高其抗原的免疫原性而使机体易于发生免疫应答,发挥其治疗作用。闻玉梅等验质的免疫复合物型疫苗是通过改变对HBsAg的呈递方式来诱生有效的免疫应答,消除免疫耐受性。应用足量HBsAg和高效价抗人HBIg复合物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满意,但能否有效降低、清除肝细胞内cccDNA,达到彻底清除肝细胞内病毒的目的尚待证实。此类疫苗也存在不足,即对细胞免疫应答的激发远高于对体液免疫应答的激发,因此需要进一步优化。 1.1.3 表位疫苗 由于蛋白质抗原不是通过完整的分子发挥作用的,抗原分子表位的研究是近年来新的研究趋势——有效的保护取决于一组表位的组合与搭配。通过对蛋白质抗原的B细胞表位、Th细胞表位、CTL细胞表位、NK细胞表位及MHC限制位等有利于免疫识别表位的深入研究,为设计新一代高效、高特异性疫苗奠定了基础。针对CTL表位的脂肽疫苗:此种疫苗的理论基础是基于抗原分子表位水平的研究。由于蛋白质抗原通过表位来体现其免疫特异性,有效的保护性免疫有赖于一组表位的搭配与组合。已知HBcAg中的多肽1827是HLAA2组织相容性抗原,可被CTL识别而产生免疫应答。将其和Th细胞多肽表位(破伤风类毒素的T细胞表位肽,TT830843)以及脂质分子共价结合后制成了TheradignHBV疫苗,提高了CTL多肽的免疫原性,诱导产生特异性CTL而有清除HBV的作用。有报道采用CY21899 T细胞表位疫苗治疗慢性乙肝患者,发现其体内产生的CTL应答明显低于急性HBV感染者所测得的结果,这种低水平的CTL应答是不能清除病毒的。此外,这种疫苗不仅裂解内源性抗原肽,同时也裂解感染的肝细胞,若应答过强会导致肝功能恶化,且它具有严格的HLAA2限制性,应用范围有限。多表位疫苗:由于MHC 限制性及毒株间抗原性差异,单表位疫苗的保护作用和应答人群均十分有限,多表位疫苗,尤其是高度保守、免疫原性强、人群应答范围广的,含有多个结构蛋白或病原体表位的多特异性表位疫苗可能是具有实用价值的短肽疫苗研究关键。Ishioka等研究发现,HBV/HIV多表位基因疫苗能同时激活各表位特异性CTL应答,并增强部分表位免疫原性,显示了多表位疫苗研究的可行性。 1.2 核酸疫苗 DNA疫苗是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新的疫苗形式,是一种含抗原基因的表达质粒,诱导细胞免疫应答为主的免疫应答,尤其是TCL 应答,在治疗性疫苗研究中占重要位置。一般认为,DNA疫苗在体内持续表达抗原并反复刺激免疫活性细胞,是其诱导强烈免疫应答的关键,细胞内、尤其局部APCs 细胞内表达的抗原通过MHCI类途径提呈后诱导Th1应答,激发CTL应答为主的细胞应答。研究表明,DNA疫苗可诱发以IgG2a型抗体为主的体液应答(IgG1/IgG2a<0.3)和CTL应答,呈Th1型应答,抗体滴度高,维持时间长。此外,DNA疫苗构建简单、制备方便,且可采用多种方式接种,如肌注、口服和黏膜免疫等,并均能诱导Th1极化,如口服接种pRc/CMVHBs也能打破HBsAg转基因小鼠耐受状态,激发Th1型应答,诱导高活性CTLs和高滴度IgG2抗体,降低肝组织HbsAgmRNA及HbsAg水平,表现出抑制肝细胞内病毒复制和清除病毒cccDNA作用。因此,DNA疫苗是治疗性疫苗研究重点之一。DNA疫苗的制备包括:(1)编码某种蛋白质抗原的基因片段的扩增,包括HBsAg、HBcAg和HBeAg等基因均可作为目的基因;(2)插入真核细胞表达载体以构建重组质粒,可供插入目的基因的载体包括逆转录病毒载体、腺病毒载体和纯化的裸DNA载体。机体接种疫苗后,宿主细胞摄取质粒并表达抗原蛋白,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 1.2.1 单价核酸疫苗 治疗性疫苗是通过激活特异性CTL应答来清除CHB患者体内的HBV,所以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与激发CTL活性相关的HBs、preS1、preS2和HBc基因上。Davis等在小鼠中应用含编码HBsAg和PresS基因和真核细胞启动子的重组质粒DNA(裸DNA疫苗)免疫后,可诱导CTL和抗HBs的产生,效果较理想。如HBc/HBe DNA疫苗,用这两种质粒DNA免疫小鼠,可有效地产生特异性抗体,重要的是产生非常强烈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类限制性CTL应答,但对CHB患者的治疗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疫苗发展中心(1999)采用基因枪轰击皮肤方法接种编码HBsAg 的DNA疫苗,剂量0.25 mg/次,共2次,6位志愿者中1人在接种一次以后血液中即出现高滴度抗HBs抗体,在其余5人未检测到HBs,抗体阳转的志愿者以前曾有HBV接触史,说明HBsAg 的DNA疫苗能在人体诱生回忆性免疫反应,但低剂量不能诱生初级(primary)免疫应答。2000年美国PowerJect 疫苗公司,用基因枪轰击皮肤方法接种编码HBsAg 的DNA疫苗,剂量1、2或4 mg/次,共3次,每剂量组4位志愿者,结果每位志愿者均产生了保护水平的抗体(至少10 mIU/ml)和CD+4、CD+8T细胞免疫应答,且T细胞免疫应答主要表现为Th1型,尤其在HLAA2阳性志愿者能诱生强的表位(HBsAg 335343)特异性CTL反应,说明DNA疫苗具有可靠的安全性,被接种者能较好耐受。但是DNA疫苗应用于较大体重的动物时,要求质粒的有效剂量也越大,而且,抗体持续时间短暂,可见DNA疫苗对大型动物的免疫效果尚不理想。 1.2.2 多价核酸疫苗 无论是同种多价核酸疫苗(如HBVHCV DNA疫苗)还是异种多价核酸疫苗(如HBVHIV DNA疫苗)都能在大动物水平上产生针对不同病毒的较高滴度抗体,但效价不如蛋白疫苗高。同时还可诱导以CTL为主、Th1为辅的细胞免疫,这对扩大免疫范围,减少免疫次数,发展多价DNA疫苗,具有良好的研究和应用前景。由于质粒DNA可在体内长期稳定地表达抗原蛋白,所以用这种将多病毒抗原构建在一个质粒中的嵌合载体技术来研制多效价疫苗有着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它也有不足,由于DNA疫苗的实验多来自动物,用于人体的安全性(疫苗的DNA可与宿主基因组整合而诱发抑制癌基因的灭活和原癌基因的活化,注射疫苗后机体可产生抗DNA抗体和自身抗体,诱导机体产生特异的免疫耐受和潜在对感染肝细胞强烈的细胞毒反应)和有效性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此外,DNA免疫经肌肉注射所需的DNA量大,免疫注射技术要求严格。 1.3 其他 利用病毒载体如牛痘活腺病毒表达HBsAg接种黑猩猩的实验提示,其诱导产生的抗体效价明显低于亚单位疫苗。Vical公司使用带有HBcAg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注入HBV持续感染的黑猩猩体内,能在肝细胞表面表达HBcAg并诱导产生HBcAg特异的CTL,但同时并未发生HBV标志的变化。 2 免疫途径 接种方式包括皮内注射和肌肉注射两种途径。DNA疫苗应用时使用的基因枪,是种无针头的皮肤粉末推注器。在氦气冲击下,可将HBV DNA疫苗无痛注入皮内。黏附在显微金粉颗粒上的HBV DNA质粒在表皮细胞内和金粉分离,表达目的抗原。此法可大大节省DNA疫苗的接种剂量,而且皮内注射的免疫途径能诱生更强的HBV特异性免疫应答。这是由于树突状细胞在皮肤组织中分布密度高,更有利于抗原的摄取和呈递。但存在需特殊设备、难于推广等缺陷。Raz 等报道,直接给小鼠经皮内注射编码流感病毒核蛋白基因的质粒DNA,可诱生能持续大于68~70 w的抗核蛋白特异性抗体和CTL。而皮上划痕法效果较差,可能与操作中DNA量不易控制有关。如能进一步证实皮内直接接种可诱发持久有效的保护性免疫应答,则有可能通过皮内或皮下注射等常规途径进行DNA疫苗接种,使DNA 疫苗更易于被接受和推广。 3 结 语 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疾病,主要危害在于感染后变为慢性肝炎或病毒携带者,对此类患者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故常导致患者病情迁延不愈,部分患者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HCC) 。乙肝治疗性疫苗具有费用低、安全、疗效好等的特点,从发展趋势来看,乙肝治疗性疫苗将成为本世纪对慢性HBV携带者治疗研究领域的热点。但是这些新型乙肝疫苗大多处于研究阶段,虽各有优点,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DNA疫苗能诱导强烈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可打破特异性CTL耐受,但其安全性和标准化问题尚待深入研究。多表位基因疫苗或多表位短肽疫苗为多价疫苗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并以独特优点成为疫苗研究新的热点,可能有新的突破点,但在表位选择、疫苗设计等领域尚处于探索阶段,无成熟的理论,且需克服表位疫苗固有的免疫原性弱的缺陷。 |
乙肝治疗性疫苗的研究现状简介:
治疗性疫苗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免疫治疗新概念,旨在打破机体的免疫耐受,提高机体特异性免疫应答,清除病原体或异常细胞,使疾病得以治愈。治疗性疫苗主要应用于病毒感染、肿瘤等疾病的治疗。治疗性乙肝疫苗 ... 责任编辑:admin
|
最新文章更多
推荐文章更多
热点文章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