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 喹 酮 片 使用说明书 【药品名称】通用名称:吡喹酮片 商品名称:普克虫片 英文名称:Praziquantel Tablets 汉语拼音:Bikuitong Pian 本品主要成分为吡喹酮。 C19H24N202 312.41 【性 状】本品为白色片。 【药 理】(1)药效学:吡喹酮是较理想的新型广谱抗绦虫和抗血吸虫药,能使宿主体内血吸虫(包括日本分体血吸虫、曼氏分体血吸虫、埃及分体血吸虫)向肝脏移动,并在肝组织中死亡。此外,对大多数绦虫成虫及未成熟虫体均有良效。加之,对动物毒性极小,是较理想的抗寄生虫药物。 近有实验证实,吡喹酮能被绦虫和血吸虫迅速吸收,首先使寄生虫发生瞬间的强直性收缩,然后使合胞体外皮迅速空泡形成,并逐渐扩大,最终表皮糜烂,终至溶解。当试管内药物浓度达到治疗血清浓度(约0.3ug/ml)后30秒即发生上述现象,但在体内则需15分钟。 皮层的空泡形成,绦虫仅发生于虫体前端部位,而血吸虫则发生于全部体表外皮,空泡形成只发生于合胞体层,随时间延长而扩大病变范围。皮层破坏后,影响虫体吸收与排泄功能,更重要的是其体表抗原暴露,从而易遭受宿主免疫攻击,促使虫体死亡。 除上述原发性变化外,吡喹酮还能引起继发性作用,使虫体表膜去极化,皮层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降低,以致葡萄糖的摄取受阻,内源性糖原耗竭。此外,吡喹酮尚可抑制虫体的核酸与蛋白质合成。 (2)药动学:多种动物应用吡喹酮的研究表明:内服后几乎全部迅速有消化道吸收。血药峰值时间:小鼠为5分钟,大鼠为15~30分钟,犬为30~120分钟,绵羊约2小时。吸收后药物广泛分布于所有组织器官,甚至能透过大鼠血—脑屏障,且能进入犬的胆汁。吡喹酮在动物组织器官内的广泛分布,奠定了对寄生于宿主的各器官内(肌肉、脑、腹膜腔、胆管和小肠)的绦虫幼虫和成虫的有效杀灭作用的基础。 吡喹酮主要在肝脏中迅速代谢灭活。 【适 应 症】抗蠕虫药。主用于动物血吸虫病,也用于绦虫病和囊尾蚴病。 【用法与用量】内服 一次量 每1kg体重 牛、羊、猪10--35mg 犬、猫2.5--5mg 禽10--20 mg 【不良反应】 (1)高剂量时,牛偶见血清谷丙转氨酶清度生高,部分牛会出现体温升高、肌震颤、臌气等。 吡喹酮片 200mg×100片×100瓶/件 瓶 46.40元。 是一种广谱驱虫药,对于血吸虫有强力驱杀作用。 60瓶起订 |
序号 | 药品名称 | 通用名称 | 规格 | 单位 | 零售价(元) | 生产企业 |
4506 | 普克虫片 | 吡喹酮片 | 200mg×100片 | 瓶 | 46.40 | 北京紫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