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前语:2010年1月10日,2009“中华医学会健康大讲堂”第四讲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小礼堂举行,主题为“防慢病 促健康”。特邀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高妍教授就“糖尿病预防与自我管理”专题进行演讲。 糖尿病是一个全球性的疾病。2010年,印度糖尿病患病人数将有5000万,居世界第一位,中国居第二位,有近4300万糖尿病患者。20年后,印度的糖尿病患病人数要超过8000万,估计中国将在6000万人左右。这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社会问题,将给社会和家庭造成沉重的负担。 对糖尿病的预防,实际上包括了对代谢综合征特别是腹型肥胖的预防。在中国部分医院门诊高血压患者的调查中发现,高血压患者中87%的人可能有糖代谢异常。以腹型肥胖为主的人群,容易出现血糖、血脂、血压异常,这一人群中患冠心病、中风、高尿酸血症的人数比较多。 那么,如何诊断代谢综合征呢?如果具有下面四项中的三项就说明存在代谢综合征:第一,肥胖或超重,体重指数是按身高和体重计算得出,中国人的体重指数如果达到25就是超重,达到28就是肥胖;第二,空腹血糖在6.1毫摩尔/升或者110毫克每分升;第三,糖尿病病人的血压最好控制在130/80以下;第四,代谢综合征血脂紊乱最常见的是甘油三酯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代谢综合征患者脂代谢异常的特点是甘油三酯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数不变。 早期血糖控制减少并发症发生 治疗和预防的目的是减少糖尿病的合并症。糖尿病微血管的病变是肾脏损害和眼底病变,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是中风、冠心病、心肌梗塞。大血管及微血管病变共同导致了糖尿病的下肢病变,比如脚部的溃烂或者坏死,甚至需要截肢。 上海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曾经做过地区性调查,发现糖尿病患者有合并症者的花费大大超过没有合并症的患者。对于一个心肌梗塞病人,由于治疗方法大大改进,可以使很多病人的生命得到挽救,但这些病人在心肌梗塞时的血糖水平明显影响了他们的预后。血糖超过正常范围越多,他们近期和远期的死亡率越高。要减少合并症的发生必须控制血糖,已经有合并症的病人,通过治疗使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可以减少死亡率,使患者可以正常生活。 早期血糖控制可以控制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1997年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结束时,使所有糖尿病终点事件减少12%,使视网膜病变减少25%。空腹血糖应该控制在4.4~6.1毫摩尔,餐后血糖应控帛在4.4~8.0毫摩尔/升,糖化血红蛋白低于6.5%。 谷类食物提供的热量占每餐总热量的50% 中国的膳食方式以粮食为主,粮食应该是各式各样的,不要只吃太精致的细粮,多吃蔬菜,适量的蛋、肉、鱼,烹调时减少用油、用盐。在膳食宝塔中,最基础的底座是占总热量50%以上的谷类食物。第二部分是蔬菜,还包括一定的水果。糖尿病患者什么都可以吃,只是有些食物不可多吃。再次我们应该吃肉类和蛋类,相对比较,鱼要比肉好一些。我们主张每餐肉类不要超过一个鸡蛋的大小。早上吃了一个鸡蛋,中午的鱼可以量大一些,肉可以少一点,也可以用适量的豆制品替代。每天要喝一杯牛奶,在保证营养的同时有足够的钙量。 在膳食中增加粗纤维的东西比如荞麦、燕麦等,这些粗纤维可减少一些热量物质的吸收,对控制血糖和肥胖有好处。肥肉、蛋黄属饱和脂肪酸,容易使低密度脂蛋白升高,这些饱和脂肪酸在黄油和肥肉中比较多。不饱和脂肪酸包括橄榄油、菜籽油、花生油等。 小贴士 调查数据显示,糖尿病患者患心脏病和脑血管病的危险度比非糖尿病患者高4倍;高血压患者如伴有糖尿病,死亡率比不伴有糖尿病患者高7倍;终末期肾衰患者中糖尿病肾病占40%;糖尿病患者低位截肢的危险度比非糖尿病患者高40%。 国际糖尿病联盟、美国内分泌医师协会都在强调对于糖尿病和糖代谢受损的预防,生活方式是非常重要的。达到理想体重后,如果还不能够控制血糖,就应该应用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比较知名的干预叫做STOP-NIDDM的研究,无论病人的年龄、性别还是胖瘦,用拜糖停干预都可减少糖尿病的发生。因此我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将拜糖停即阿卡波糖用到糖耐量受损人群。 |
早期控制血糖减少合并症和病死率简介:
编前语:2010年1月10日,2009“中华医学会健康大讲堂”第四讲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小礼堂举行,主题为“防慢病 促健康”。特邀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高妍教授 ... 责任编辑:admin |
最新文章更多推荐文章更多热点文章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