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以下简称内异症)是一种激素依赖性疾病,它的发生发展与内分泌功能状态有关。激素治疗主要依靠抑制卵巢功能,以诱发异位子宫内膜萎缩。 1 雌/孕激素假孕疗法及孕激素治疗 2 丹那唑(danazol) 1971年Greebett首次报道用丹那唑治疗内异症,20世纪80年代广泛用于临床。丹那唑是一种人工合成的17α-乙炔睾丸酮的衍生物,有弱雄激素作用,通过对垂体促性腺激素的抑制,使FSH、LH水平下降,从而抑制卵巢类固醇的产生,并可直接抑制产生卵巢类固醇的酶,从而抑制卵巢类固醇产生,造成持续性卵巢功能低落,出现闭经,异位子宫内膜亦出现萎缩而达到治疗作用。因FSH、LH呈低值,故称假绝经。常用剂量为400~800mg/d,自月经第2天开始连续服用6个月。症状缓解率90%以上,体征缓解率约70%~80%,妊娠率约50%左右,停药1年后复发率约23%~30%。主要副反应是低雌激素症状(潮热、出汗等),雄激素作用(体重增加、痤疮、声音低钝等)及肝功能损害(一般停药数周可恢复)。 3 内美通(三烯高诺酮,gestrinone,R2323) 1982年Continho首先报道用来治疗内异症,近年来较广泛用于临床。内美通为19-去甲睾酮衍生物,具有较强抗孕激素活性和中度抗雌激素作用,用药后排卵受抑制,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使异位内膜萎缩甚至吸收。常用剂量为2.5mg,每周2次,自月经第1天始服,6个月为一疗程。其疗效、妊娠率、复发率及副反应与丹那唑相似,但对肝脏影响较小,且用药方便。 4 三苯氧胺(tamoxifen,TAM) TAM为非甾体类抗雌激素药物,在女性具有弱雌激素和抗雌激素双重效应,其效应与体内雌激素水平有关,正常功能妇女服用起到抗雌激素作用,当卵巢功能低下时,TAM表现为弱雌激素作用。1987年Haber首先报道用TAM治疗2例内异症患者获得疗效,此后一段时间临床广泛应用。常用剂量为10mg,每日2次,6个月为一疗程,对缓解内异症疼痛有效。近年还发现,在取得疗效的同时,TAM也可诱发内异症,促进子宫内膜增生,甚至导致子宫内膜癌,内膜息肉,促进子宫肌瘤生长,卵巢增大等,故应选择病例并需密切随访。 5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 GnRH-a是天然十肽GnRH的衍生物,目前已合成了200多种类似物。长期持续给GnRH-a后引起垂体降调节作用,使垂体功能受到抑制,间接导致卵巢甾体激素分泌减少,引起一系列绝经期表现,称“药物性卵巢切除”,从而引起异位内膜萎缩。一般从月经第1天起注射GnRH-a 1支,每4周1次,连用6次以治疗严重的内异症。常用制剂有leuprolide,goserelin,triptorelin等。主要副反应是低雌激素血症引起的围绝经期症状及骨质丢失[1]。为纠正这种副反应而能长期治疗,近年提出反向添加治疗add-back[2],即性激素替代治疗与GnRH-a联合应用,以达到不降低疗效的同时减少副反应[3]。一般治疗超过3个月者需反向添加治疗,可加用低剂量雌激素、孕激素或雌孕激素。 6 米非司酮(mifepristone) 为人工合成19-去甲基睾酮的衍生物,具有强抗孕酮作用。1989年证实米非司酮抗早孕后,Baulieu就提出米非司酮可使孕激素依赖性肿瘤萎缩,近年来试用于治疗内异症,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4]。用药后产生闭经及无排卵状态,腹痛缓解,停药3~6周恢复正常月经,但停药后复发率较高。目前尚处于摸索阶段,多主张用低剂量长疗程治疗,从月经第2天开始服,10~25mg/d,连服6个月,主要副反应为抗糖皮质激素作用。 参考文献 1,Fogelman I,Feutiman I,Hamed H,et al.Goserelin and the skeleton.Brit Obstet Gynecol,1994;101(3):19 |
当前位置:药品说明书与价格首页 >> 综合药讯 >> 子宫内膜异位症激素治疗
子宫内膜异位症激素治疗简介:
子宫内膜异位症(以下简称内异症)是一种激素依赖性疾病,它的发生发展与内分泌功能状态有关。激素治疗主要依靠抑制卵巢功能,以诱发异位子宫内膜萎缩。临床上药物治疗主要用于轻、中度内异症或术后复发 ... 责任编辑:admin |
最新文章更多推荐文章更多热点文章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