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7年ASCO会议上,有关肺癌靶向治疗联合化疗的各临床试验结果分别揭晓。贝伐单抗(BEV)作为一种抑制血管生成的靶向治疗药物已用于临床,它与肺癌传统治疗(化疗/放疗)及其他靶向药物的高联合疗效及低毒性反应令人鼓舞。研究者正在进行扩大研究样本及统计总体生存期的临床试验,希望这种药物能使进展期肺癌患者的预后得到改善。 【中图分类号】R734.2 DOI:10.3779/j.issn.1009-3419.2009.02.15 Advances in Bevacizumab Therapy of Primary Lung CancerJun PEI,Baohui HAN Departmentofrespiration,ShanghaiChestHospital,Shanghai 200030,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Jun PEI,E-mail:windflower_pj@sohu.com 1贝伐单抗的特点 贝伐单抗(BEV)是一种对抗VEGF的单克隆抗体,它能使血管上皮生长因子无效,已获准用于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它也用于其他期别的非小细胞肺癌(二线,辅助)。贝伐单抗联合化疗的疗效存在年龄差异,但无性别差异,药物剂量及输注时间对疗效影响不大。BEV的直接毒性反应包括出血,创伤愈合延迟,内脏穿孔,高血压和血栓形成,这些毒副作用限制了它的使用[1]。 1.1年龄差异ECOG4599对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老年患者的试验表明,贝伐单抗联合卡铂/紫杉醇组(PCB)生存优势并不比单纯化疗组(PC)明显[1]。入组的850例患者中,26%(n=224)年龄≥70岁(1.6%≥80岁),中位年龄74岁,44%≥75岁。老年患者与年轻患者相比,男性比例更高(62%vs 52%,P=0.005)。PCB与PC组相比,老年患者缓解率更高(29%vs 17%,P=0.067),中位无进展生存期更长(5.9月vs 4.9月,P=0.063),但总体生存期无差异(PCB=11.3月;PC=12.1月;P=0.4)。老年患者3-4级骨髓毒性反应发生率PCB组87%,PC组61%(P<0.001),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6%vs 0.9%),蛋白尿(8%vs 0)和高血压(6%vs 0.9%)发生率PCB组均高于PC组。老年患者PCB组中性粒细胞减少,出血,蛋白尿,肌肉无力和运动神经病的发生率均高于年轻患者组。老年患者PCB组毒性增加可能是其较PC组缺乏生存期优势的原因[2]。 1.2性别差异在Ⅳ型非鳞型NSCLC的初治患者中,经Bv+化疗(CTx)的女性患者总体生存期OS获益不明显。为了研究其他临床试验中是否存在疗效的性别差异,Ramies等[3]对Bv治疗NSCLC的结果进行了分析。 1.4输注时间贝伐单抗(BEV)已改善了结直肠癌(CRC)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缓解率,对其他各种实体肿瘤也显示了良好疗效。Ⅰ期临床试验中,第1次,第2次及其后分别使用BEV给予标准的90 min,60 min,30 min注射,患者能够耐受;给予初始剂量,注射相关不良反应(AEs)发生率小于3%,3/4度不良反应0.2%。尽管注射相关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很小,但推荐的BEV输注速度维持不变。Saltz和其同事报道的最新数据支持缩短BEV输注时间用于CRC患者安全且耐受性好。为重复以往报道的缩短输注时间的BEV用于多种肿瘤的安全性,Hart等[5]进行了缩短输注时间,按体重计算剂量的贝伐单抗用于各种实体肿瘤的安全性评价。 入组的26例患者分别患有各种肿瘤类型包括:CRC,NSCLC,乳腺癌,卵巢癌,胰腺癌和脑癌。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发生于35%的患者[原发颅内(23%),转移性(12%)]。较多患者(19%)使用单药BEV治疗。9例初治患者初次使用缩短时间的输注,而16例患者由标准输注转为短时输注。利用短时输注完成的77例总剂量未发生输注相关不良反应。 这些结果支持既往数据,它们确认了短时输注BEV用于CRC患者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也报道了短时输注用于各种实体肿瘤的安全性。 1.5禁忌症及安全性BEV的直接毒性反应包括出血,创伤愈合延迟,内脏穿孔,高血压和血栓形成。ECOG4599对入组患者的排除标准分别为:脑转移。存在BEV禁忌症[1]:动脉血栓栓塞事件(心肌梗死,不稳定心绞痛,短暂性脑缺血,匝芤馔猓晃纯刂聘哐梗豢鼓瘟疲簧龉δ懿蝗幌灾猿鲅怀溲孕牧λソ撸谎“寮跎伲淮嬖谖从纤?lt;font face="Verdana">伤/溃疡。PS评分不佳;饮用酒精/含酒精的饮料;肝功能不良;痴呆(无法签署知情同意书);发生其他侵袭性肿瘤。Sandler等[6]进行了一项基线临床风险因素(年龄、性别、ECOG评分、是否手术、是否放疗)的队列分析,在AVAiL,E4599,AVF0757g这三项临床试验的1 142例使用贝伐单抗的患者中,仅21例发生肺出血(1.8%)。基线临床风险似乎与肺出血的早期发生(从最初治疗起<150 d)无关。 Archer等[7]评价了E4599和AVAiL试验中发生脑转移和继发脑出血的风险,发现在病情进展出现脑转移的患者中,贝伐单抗与对照组相比并不增加颅内出血的风险。AVAiL研究中,贝伐单抗治疗组的脑转移发生率甚至更低。 MO19390(SaiL)[8]是一项评价贝伐单抗联合标准一线化疗安全性的研究,大约包括2 000例患者。数据截止时超过1 000例患者接受含贝伐单抗治疗,有74.4%患者基线进行并发症治疗。没有证据表明贝伐单抗治疗的患者其抗高血压治疗受到影响。到目前为止,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中未发现安全风险因素。 2联合化疗 2.1 ECOG 4599 2005年ASCO报道了ECOG的一项随机临床Ⅲ期试验(E4599)。ⅢB期和Ⅳ期NSCLC病人被随机分配接受一线化疗药物(卡铂的AUC为6,紫杉醇的剂量为200 mg/m2,每21天1次,共6个周期)联合或不联合贝伐单抗(15 mg/kg每3周1次,持续至1年)。研究发现,贝伐单抗在治疗NSCLC中有重要作用。在贝伐单抗治疗组中,有效率(27%vs 10%)、PFS和稳定期(OS)都显著优于对照组。总生存期从10.2个月提高到12.5个月。Dowlati等在2006年的ASCO会议上公布了预后因素研究结果,提出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对预后有显著影响,治疗前ICAM基础值低者较基础值高者预后更好,两者的疾病缓解率分别是29%和13%(P=0.03),一年生存率分别是65%和25%(P=0.04),进而提出ICAM基础值低者更能从贝伐单抗联合化疗中获益。 2.2紫杉醇+卡铂+贝伐单抗纳米白蛋白结合紫杉醇(nab-紫杉醇)的发明预防了许多与紫杉醇标准溶剂(克列莫佛)相关的输液反应。Reynolds[9]进行了一项开放的Ⅱ期试验:纳米白蛋白结合紫杉醇(nab-紫杉醇),卡铂,和贝伐单抗作为进展期非鳞型NSCLC患者的一线治疗。 2005年10月-2006年4月期间共50例患者入组。给予他们静脉注射nab-紫杉醇300 mg/m2,卡铂静注AUC=6,贝伐单抗15 mg/kg,d1,每21天为一疗程。有效患者接受至少4周期治疗,如患者疾病进展或无法耐受药物毒性则终止治疗。主要研究终点是以RICIST为标准的缓解率。患者中位年龄67岁;80%为白种人,56%为女性。患者中位疗程数4周期(1-6)。初步疗效PR 30%,SD 48%;未发现CR。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7.1月(1-10.6);3-4度治疗相关毒性反应为中性粒细胞缺乏(52%);乏力(19%);神经病变(15%);血小板减少(10%);呼吸困难(6%),食欲减退、便秘、发热性粒缺、咯血、恶心和/或呕吐(以上发生率各4%)。64%患者仍存活。32例患者于完成4周期治疗前终止研究,原因分别为疾病进展(12%),药物副作用(10%),研究者要求(8%),猝死(6%)以及患者不同意继续用药(2%);16例患者照常完成研究(完成4周期治疗)。 纳米白蛋白结合紫杉醇(nab-紫杉醇),卡铂,和贝伐单抗联合用药患者耐受性好,发生中度中性粒细胞缺乏。药物副反应易控制[6]。该研究的初步分析提示这种联合方案对初治非鳞型NSCLC患者疗效较好。 2.3培美曲赛+含铂药物+贝伐单抗培美曲赛联合卡铂对NSCLC疗效较好,副反应能耐受。以下试验联合培美曲赛/卡铂+贝伐单抗治疗进展期NSCLC。培美曲赛用药前给予叶酸,维生素B12和糖皮质激素预处理。 此类临床试验[11]的入组标准多为进展期(ⅢB/Ⅳ期)非鳞型NSCLC,PS 0-1,无中枢神经系统转移[10],无肉眼可见的咯血,无接近大血管的肿瘤,无未控制的高血压,未行抗凝治疗。 培美曲赛500 mg/m2静注大于10 min,卡铂AUC 6静滴大于30 min,贝伐单抗15 mg/kg静滴大于30 min-90 min,21 d为一疗程持续6周期。疗效SD或PR患者给予培美曲赛500 mg/m2和贝伐单抗15 mg/kg维持治疗[10],也有单用贝伐单抗维持治疗(15 mg/kg)[11]。21 d为一疗程直至病情进展或无法耐受毒性。未发现4度血液学毒性。3度血液学毒性为贫血和中性粒细胞缺乏。最常见的3/4度非血液学毒性包括蛋白尿,静脉血栓,感染,憩室炎[7],恶心/呕吐和鼻衄[11]。一例憩室炎患者发生肠穿孔,需要进行外科手术。试验暂时中止,对发生憩室炎的患者组进行单独分析。唯一确定的危险因素为既往憩室炎病史[10]。 贝伐单抗加培美曲赛/卡铂联合方案安全性好,能很好耐受并显示良好抗癌活性。既往有憩室炎病史应列为排除标准,直至这一观察结果能得到进一步研究[10]。该方案未出现脱发,神经病变或关节痛/肌痛,且给药方便[11]。Heist等[12]进行了一项奥沙利铂,培美曲赛和贝伐单抗用于复治进展期NSCLC的Ⅱ期试验。在这项Ⅱ期试验中,给予患者培美曲赛(500 mg/m2),奥沙利铂(120 mg/m2)和贝伐单抗(15 mg/kg),d1,每21天1周期,共持续6周期或直至疾病进展。入组标准包括PS 0-1,非鳞癌,既往至少化疗1周期。经过治疗的脑转移患者也能入组。主要研究终点为缓解率,次要研究终点为TTP,PFS和OS。 3/4度毒性反应包括:心脏缺血,神经病变,呼吸困难,贫血,便秘,乏力,结肠炎,面部疼痛,高血糖,转氨酶升高。在6例经过治疗的脑转移患者中,无患者发生脑出血。 这一数据[9]表明联合使用奥沙利铂,培美曲赛和贝伐单抗患者可以耐受,缓解率较好。 同样,Waples等[13]也进行了奥沙利铂/培美曲赛联合贝伐单抗治疗进展期非鳞型NSCLC的Ⅱ期试验。这项Ⅱ期,开放,非随机研究的目的是评价奥沙利铂/培美曲赛联合贝伐单抗作为NSCLC一线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 入组患者年龄大于18岁,组织学/病理确诊为ⅢB/Ⅳ期非鳞型NSCLC,给予6周期奥沙利铂(120 mg/m2),培美曲赛(500 mg/m2)和贝伐单抗(15 mg/kg)d1,每21天1疗程。6疗程后,每21天单独给予患者贝伐单抗直至疾病进展或毒性不可耐受。 最常见的3度毒性反应为中性粒细胞缺乏,呼吸困难,乏力,血小板减少,高血糖,恶心和呕吐。4度毒性反应为呼吸困难,高血糖,衰弱,血小板减少,中性粒细胞缺乏和肺栓塞。3例患者死亡:2例死于疾病进展,1例死于缺氧(与研究药物无关)。 初步结果表明奥沙利铂/培美曲赛联合贝伐单抗作为ⅢB/Ⅳ期NSCLC的一线治疗安全性较好[13]。有关这个联合方案的疗效结论需等待进一步的治疗数据。 2.4多西紫杉醇+卡铂+贝伐单抗联合使用贝伐单抗,紫杉醇和卡铂能增加初治,转移性,非鳞型NSCLC患者的缓解率和生存期。FDA最近已批准该指征。但是关于贝伐单抗联合其他已广泛使用于NSCLC的化疗方案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数据不足。因此,William等进行了一项单组,开放,Ⅱ期试验研究贝伐单抗联合多西紫杉醇/卡铂治疗NSCLC患者。 20例患者(12例女性)入组。基本特点:平均年龄66岁(37岁-77岁),PS 0(6例)或1(14例)分,ⅢB期(1例)或Ⅳ期(19例)。评价了19例患者的疗效和毒性反应。严重不良事件包括:4例患者发生中性粒细胞减少症(2例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2例轻微咯血(经放疗),1例腹膜穿孔(有憩室史),1例肺栓塞,1例3级高血压。RECIST疗效评价:14例患者疗效PR(74%),5例SD(26%)。4周期治疗后疾病控制率(PR+SD)达到100%。9/20例患者结束治疗(3例进展,5例SAEs,1例最大获益)。贝伐单抗联合多西紫杉醇/卡铂作为转移性NSCLC一线治疗有效且可耐受[15]。 尽管贝伐单抗联合化疗改善了进展期NSCLC患者的疗效和生存期,但对早期NSCLC及作为单药治疗数据有限。Rizvi等进行了一项单药贝伐单抗和贝伐单抗联合多西紫杉醇/顺铂作为可切除ⅠB-ⅢA期NACLC的诱导治疗的研究。 可切除ⅠB-ⅢA期NACLC患者入组。腺癌患者(1组)给予术前贝伐单抗和多西紫杉醇/顺铂(DC)。组织学证实鳞癌,中央型肺癌或最近咯血患者仅给予DC诱导治疗(2组)。1组患者给予贝伐单抗(15mg/kg),2周后CT检查以评价单药贝伐单抗疗效。随后每3周给予多西紫杉醇(75 mg/m2)和顺铂(75 mg/m2);第2及第3周期DC治疗期间再另外给予贝伐单抗2周期(术前共给予3次贝伐单抗剂量)。2组患者仅给予DC化疗,随后手术。两组都给予贝伐单抗辅助治疗一年。研究终点包括单药贝伐单抗的疗效,疾病降期与否,安全性和生存期。 计划入组70例患者,已完成19例(11例1组,8例2组)。1组患者中,有2例临床分期ⅡB和9例ⅢA期患者。给予单药贝伐单抗治疗后,2周后(通过双径测量)观察到6/11例患者肿瘤缩小超过10%(-20%,15%,16%,13%和20%)。给予贝伐单抗+DC治疗后,有6/10(60%)患者疗效PR,DC完成率96%。6/10例患者进行了R0切除,1例R2切除,2例患者不可手术切除。1例患者术前发生咯血,1例患者术后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未观察到和贝伐单抗相关的手术并发症。5/9例患者诱导治疗后疾病降期。3例患者接受辅助贝伐单抗治疗(中位周期数=5.7)。8例患者进入2组治疗(3例ⅠB期,1例ⅡB期,4例ⅢA期)。所有8例患者进行R0切除。DC化疗完成率94%,有6/8例PR。观察到5/8例患者疾病降期,6/8例接受贝伐单抗辅助化疗(中位周期数=6.7)。 贝伐单抗单独使用2周后能使肿瘤缩小。目前为止,作为新辅助治疗和辅助治疗,贝伐单抗用药较为安全。术前化疗也能较好耐受,全剂量给药率超过90%[16]。 3联合放疗 3.1放疗后巩固治疗PS 0-1的ⅢB和Ⅳ期不可手术的NSCLC患者通常以化疗(CH)+/-靶向药物治疗(TT),总体生存期(OS)得到改善。完成治疗后,治疗标准是观察。患者最终在9-12个月内疾病进展。如PS评分仍好,他们将进行补救性化疗或靶向治疗;否则,就接受姑息治疗。Mclaughlin等[17]研究者评价了12例初始治疗PR的患者,发现他们残存一或二处小病灶(SVRD),然后对其进行cyberknife放疗(CRS)局部巩固治疗。 中位随访期65 d后,所有可评价患者仍存活,并且无临床或放射学(CT/PET)证实的CRS放射野内/外病灶进展证据。治疗能被良好耐受,无3-5度并发症。所有患者PS评分仍为0-1。 进展期NSCLC患者得益于全身治疗,症状得到控制,生活质量和总体生存时间改善。完成治疗后,现有治疗标准是观察。PS评分良好且SVRD能很好耐受CRS巩固治疗的患者可能获益于症状得到进一步控制,TTP甚至OS得到改善。 4联合靶向药物 2006年的ASCO会议上报道了一项Ⅱ期探索性临床研究,比较贝伐单抗联合厄洛替尼、贝伐单抗联合化疗(与培美曲塞或多西他赛)以及单药化疗(培美曲塞或多西他赛)分别对复发NSCLC患者的治疗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贝伐单抗联合厄洛替尼组以及贝伐单抗联合化疗组患者的PFS分别为4.8个月和4.4个月,较单用化疗组(3.0个月)明显延长。该研究还表明,贝伐单抗联合厄洛替尼组的不良事件较其他两组少。 对进展期NSCLC,E和B无论单独使用(E)或联合化疗(B)使用都能延长生存期。靶向药物的联合使用可能较化疗更加有效,副反应更易耐受。Groen等[18]进行了厄洛替尼(E)和贝伐单抗(B)治疗初治ⅢB/Ⅳ期NSCLC患者的Ⅱ期试验。 这是一项多中心2阶段的Ⅱ期试验(Simon's最佳设计;p0=40%,p=60%,α=0.05,β=0.20)。主要研究终点为6周后通过CT和FDG-PET确认疾病无进展(NPR)。如果16例患者中7例或少于7例患者疾病无进展,研究将结束。如果24/46患者6周治疗后疾病无进展,将宣布药物有充分抗癌活性,能进一步研究。进展期非鳞型NSCLC初治患者(PS 0-2),给予E(150 mg/d)加B(15 mg/kg每21天)直至疗效PD或无法耐受副反应。 2006年1月30日-2006年12月8日间,38例患者入组;33例患者可评价安全性,32例患者可评价疗效。男/女为17/16;中位年龄59岁(34岁-80岁);ⅢB/Ⅳ期为8/25;PS 0/1/2为16/13/4;吸烟情况:最近/以往/从未吸烟为12/17/4。治疗相关不良反应(所有级别)为:皮疹(32%);腹泻(18%);出血(2.6%);高血压(2.7%)和血栓形成(2.7%)。3/4级不良反应为皮疹(9.9%);血栓形成(1.8%);腹泻(0.9%)和高血压(0.9%)。6例患者研究初期即退组:2例由于毒性反应(血栓形成和粘膜炎);2例由于死亡(1例死因不明,1例死于肺炎);2例退组原因与治疗无关。6例患者因毒性反应而减少E剂量。5例患者接受B治疗前有少于2周的延迟用药。6周后NPR发生率为75%(24/32)。中位随访时间:6.3个月(95%CI 3.5-9.2)。中位TTP:5.5个月(95%CI 1.9-9.2)。截至分析时22/33例患者存活,17例患者未发生PD。E+B方案耐受性好,3/4度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无预期外毒性反应。 5.1 MALDI-TOF MS蛋 白组学分析过去曾有研究者发现一种血清基质辅助的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MALDI-TOFMS)的蛋白组学分析(VeriStrat)能可靠预测经厄洛替尼或吉非替尼治疗患者的生存期结果(Taguchi,JNCI 2007)。Salmon等[19]对厄洛替尼联合贝伐单抗治疗NSCLC患者的独立数据(Ⅰ/Ⅱ期多中心研究,Herbst,et al.JCO 2005),以VeriStrat模型明确其疾病进展时间和总生存期。结果发现35例患者样本的所有276份质谱都检测到可重复性和变异性。其中26例患者归类为“良好”结局,9例患者被归类为“不良”结局。对此类环者应用盲法,使用log-rank检验发现VeriStrat能准确预测OS(P=0.004)和PFS(P=0.003)。因此使用MALDI-TOF MS蛋白组学分析厄洛替尼+/-贝伐单抗治疗前血清能明确蛋白/多肽的表达模式。 5.2分子成像预测疗效对进展期NSCLC,E和B或者作为单药(E),或者联合化疗(B)都能改善生存期。联合使用靶向药物治疗进展期NSCLC可能有效,并且较化疗更易耐受。通过RECIST标准测定疗效可能低估靶向药物治疗的生物学活性。Boogaart等[20]进行了一项Ⅱ期试验,该试验按照Simon's优化设计进行(p0=40%,p1=60%,α=0.05,β=0.20 with early stopping rule作为早期试验终止依据)。以每3周B 15 mg/m2及每天E 150 mg治疗进展期初治NSCLC患者直至病情进展。主要终点为病情6周后无进展。如24/46患者6周后病情无进展,将宣布治疗充分有效,可进行进一步研究。次要终点是客观有效率(ORR),疾病进展时间(TTP)和总体生存期(OS)。进行动态18FDG-PET,H215O-PET和DCE-MRI扫描作为基线评估的检查,时间分别为3周后及6周后。计算18FDG-PET的标准吸收值(SUV),H2150-PET的肿瘤灌注(F)和DCE-MRI的内皮传输常数(Kps)。 从2001年6月-2003年7月共47例患者入组,男/女为23/24;中位年龄60岁(范围34岁-80岁);期别ⅢB/Ⅳ为11/36;PS 0/1/2为22/19/6。中位随访时间15.2个月。6周后NPR达75%,26%患者有客观疗效。中位TTP为4个月,中位OS为6.9个月。3/4度副反应(>5%),包括皮疹(10%)。E+B能被良好耐受。75%的NPR证明可进行Ⅲ期试验用其治疗初治非鳞型NSCLC。SUV和F值的下降对预测较长TTP有意义,在Kps则呈负相关。18FDG-PET,H215O-PET和DCE-MRI似乎是监测E+B治疗NSCLC早期疗效的有力生物指标。 6小细胞肺癌 80%的SCLC表达VEGF。化疗联合BEV对进展期NSCLC,乳腺癌和结肠癌有效。但对SCLC的治疗缺乏临床资料。因此CALGB 30306试验[21]得以进行。这是一项顺铂(C),伊立替康(I)和贝伐单抗(B)治疗初治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的Ⅱ期试验。C 30 mg/m2,I 65 mg/m2,d1,d8天加用B 15 mg/m2,d1,每21天为1疗程直至6周期,用于治疗初治的ES-SCLC,PS 0-2,脏器功能健全者。入组条件:无显著出血,无未控制的高血压,无脑转移或其他B治疗危险因素。密切随访最初10例患者的安全情况以评价意外/严重毒性。治疗前采集静脉血以供分析生物指标。统计设计:主要终点1年生存率>57%(中位生存期≥15个月)。 7小结 老年患者因联合用药毒性反应增加,生存优势不明显。贝伐单抗的疗效性别差异未得到证实。探索性的剂量分组试验结果提示7.5 mg/kg可能取代目前的15 mg/kg。短时输注BEV用于各种实体肿瘤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较好。几项大样本临床研究证实贝伐单抗引起肺出血,脑转移颅内出血的风险很小。 以上临床试验将治疗NSCLC最常用的几种含铂化疗方案与贝伐单抗联合用于进展期NSCLC。由于贝伐单抗本身的毒性反应,该组合目前大多用于非鳞型NSCLC。虽然大多为Ⅱ期临床试验,研究样本小,但初期结果显示贝伐单抗联合含铂化疗疗效较佳,耐受性好。贝伐单抗联合厄洛替尼治疗将因其高疗效和低毒性成为进展期NSCLC的推荐疗法。MALDI-TOF MS蛋白组学分析及分子成像能预测贝伐单抗疗效。贝伐单抗用于SCLC的尝试值得进一步开展研究。 2 Ramalingam SS,Dahlberg SE,Langer CJ,et al.Outcomes for elder advanced stage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patients(pt treated with bevacizumab(B)in combination with carboplatin(C)an paclitaxel(P):Analysis of 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ECO 4599 study.J Clin Oncol,2008(1):60-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