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角质细胞生长因子(KGF)是皮肤表层的细胞因子,已证明有二种类型即KGF-Ⅰ和KGF-Ⅱ。能促进角质细胞增生、保护黏膜细胞和肝细胞。重组新型人角质细胞生长因子变构体K102经基因工程改造而成,由大肠杆菌重组表达和制备,能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分化,而天然KGF不具备此作用。实验目的在于评价K102对实验性肝纤维化的预防和逆转治疗作用。
一、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重组新型人角质细胞生长因子异构体(代号K102)冻干粉针(1.0mg/支)由重庆富进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提供。羟脯氨酸测定试剂盒购于南京建成生物试剂公司。健康合格一级Wistar大鼠购自重庆医科大学试验动物中心。
2. 实验方法:Wistar大鼠84只,雌雄各半,体重200~230g,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预防给药空白对照组、预防给药 0.5、2.0mg/kg剂量组、治疗给药空白模型组、治疗给药0.5、2.0mg/kg剂量组共7组,每组12只。四氯化碳(CC14)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按文献,具体为50% CC14按1:1与玉米胚芽油配制,依1.0ml/kg灌服,每周2次。实验分二部分:(1)预防给药:给予CC14的同时,皮下注射K102(0.5、2.0mg/kg),每日1次,连续8周。(2)治疗给药:给予CC14 6周,在肝纤维化形成后停用CC14再给予同上剂量的K102 6周。空白对照组为不含K102的10mmol/L柠檬酸三钠(pH4.0)和40mg/ml甘露醇溶液。实验结束后,取血和肝脏组织检测肝功能、羟脯氨酸含量、病理和胶原特殊染色。统计学处理用t检验。
二、结果
1. K102对血浆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影响:K102给药8周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血中ALT和AST水平低50%左右,显示K102对肝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见表1。
2. 对肝组织羟脯氨酸的影响:大剂量K102组动物肝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明显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