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3例如下:
例1 慢性乙型肝炎的肝外病变—腹泻,踝关节肿痛积液
李×,男,16岁,中学生,于10年前因患左内踝关节疼痛,肿胀,行走不便,纳差,腹泻,每日4-10次不等,大便稀,有黏液,大便前腹痛,到××医院儿科就诊,经检查,诊断为风湿性关节炎,细菌性痢疾,按此二种病治疗,无效,一月后往上海××医院就诊,诊断为结核性关节炎,用抗结核药治疗,病情更加加重,患者日渐消瘦,不能行走,一个多月后来我科就诊,当时患儿消瘦明显,巩膜不黄,肝在肋下1.5cm,质地中等,有压痛,肝区扣击痛(+),脾未扪及,腹水征(-),左内踝关节明显肿胀,不红,有压痛及波动感,实验室检查HBsAG,抗-HBe,抗-HBc均(+),ALT轻度升高,其他如踝关节X线摄片、胸部X线摄片、抗链球菌溶血素“O”均无异常。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考虑为慢性乙型肝炎引起的肝外病变——踝关节炎和肠炎,于是按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主要是护肝药,未用抗病毒药,停用抗风湿药和抗结核药,病情逐渐减轻,半年后才趋于稳定,继续治疗共一年,症状体征消失,小儿入学,身体状况逐渐改善,生长发育一如正常儿童。于今年3月份又出现右内踝关节轻度肿痛,大便次数增多,不成形,无黏液,查血清乙型肝炎指标,仍为HBsAG,抗-HBe,抗-HBc均(+),ALT、AST轻度升高,即用卵磷脂片300mg一日3次,一个月后踝关节肿痛消失,大便转为正常,饮食正常,ALT、AST下降接近正常,现仍在继续用卵磷脂片治疗。
例2 高脂血症、糖尿病、脂肪肝
于××,男,67岁,医生,于1995年12月1日体检发现血甘油三酯9.69mmol/L,胆固醇正常,ALT88U/L,AST78U/L,血糖8.08 mmol/L,B型超声波回声一致性增多,肝后份回声衰减,于1995年12月8日查CT,肝CT值为10.77HU,脾CT值为43.12HU,血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病原学指标均为阴性。确诊为高脂血症、糖尿病、脂肪肝,即严格控制饮食,进低脂、低糖饮食,并用卵磷脂片600mg一日2次。于1996年5月13日复查肝脾CT值,肝CT值为63-66HU。至6月6日复查甘油三酯2.05mmol/L,ALT30U/L,AST28U/L,血糖5.4mmol/L,结果与肝脾CT值结果一致,表明脂肪肝已明显减轻,接近正常。
关于肝脾CT检查,正常时肝CT值为50HU,脾CT值为40HU左右,即正常的肝内脂肪含量比脾脏少,肝脏密度较脾脏为高;脂肪肝时则相反,脾CT值高于肝CT值。此项检查无主观成分,在诊断和观察病情中有很大参考价值,因此,本例的诊断有可信性,治疗有满意的效果。
例3酒精性肝炎
陈××,男,40岁,干部。因纳差、疲乏和发热,在当地医院治疗,经半月无效,转合肥某医院住院,体检中有中度黄疸,中度肝肿大,实验室检查ALT>1,000U/L,血清甲型、乙型、丙型肝炎病原学指标均为阴性,即按亚急性重型肝炎和感染治疗,在住院期间曾作肝胆胰B型超声波、血培养、X线胸片、肥达氏反应等检查均无异常。住院治疗20多天无效,经会诊,询问病史发现有5年以上每天饮高度白酒一斤至一斤半的酗酒史,结合一系列检查和病情无明显恶化,不符合亚急性重型肝炎病情发展规律,因而考虑为酒精性肝炎伴有不明原因的发热,后者可能为酒精性肝炎的症状之一,立即停止原来的治疗方案,改为每日卵磷脂片900mg,并用头孢曲松静脉注射以及一些支持疗法,如复方氨基酸葡萄糖液,人体白蛋白等。一个月后,症状明显改善,复查ALT逐渐下降,发热也逐渐减退,停用抗生素,继续用卵磷脂片治疗。3个月后,各种症状体征全部消失,ALT恢复正常。患者于发病后即不能饮酒,并嘱其今后一定要坚决戒酒。
以上3例病因不同,临床表现各异,但总的来说,均有肝损害。在肝病发病中,无论生物因素,免疫因素还是物理化学因素,都是先损害肝细胞膜,然后才使肝细胞坏死。例1是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免疫机制损害肝脏基础上,发生关节和肠道病变。关节病变是由于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血管壁所致;乙型肝炎患者的肠黏膜水肿、充血、溃疡也是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免疫机制有关。卵磷脂片有保护、修复和稳定肝细胞膜以及免疫调节的作用,故用卵磷脂片治疗,可获得较好的疗效。例2则为血脂、血糖增高,伴有肝脏损害,不是单纯高脂血症或糖尿病,治疗上不仅要治疗高血脂和高血糖,同时要治疗受损的肝脏,卵磷脂片可减轻肝脂肪浸润,加饮食的严格控制,改善了脂类和糖代谢障碍,二者相辅相成,使高脂血症、糖尿病和与之密切相关的脂肪肝得到理想的疗效。例3是由于长期酗酒,致肝细胞膜的磷脂含量减少,从而肝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受到破坏,肝细胞受损,口服卵磷脂片后,磷脂主要在肝脏积聚,并结合到肝细胞及其细胞器的膜系统,取代膜上磷脂,在膜代谢过程和细胞再生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因而使受损的肝细胞得以改善和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