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疮是皮肤科门诊常见多发病之一,目前国外学者多认为痤疮不仅是皮肤病,更是一种与心理因素有着密切关系的疾病,如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等.此外,发现不良的情绪与痤疮的治疗转归有着密切的关系[1].我科应用四步到位立体综合疗法(中医药疗法辨症施治;现代医学调理内分泌;特殊针清疗法;生活、心理指导)治疗痤疮取得十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92例痤疮患者均来自我院门诊,其中男55例,女37例;平均25岁(12~38岁);平均病程4年(2周~22年);痤疮类型为:Ⅰ型15例,Ⅱ型36例,Ⅲ型24例,Ⅳ型17例,伴皮脂溢出者72例;92例患者均无药物、食物过敏史,无肝、肾、心脑血管病史,严格按照痤疮诊断标准入选[2],采用本治疗后禁用其他药物及物理疗法。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严格按照四步到位立体综合疗法进行. 中药:女性口服逸逗消痤丸(宝鸡华西制药有限公司) ,一次30丸,一日3次。男性丹参酮(河北兴隆希力药业有限公司),一次4粒,一日3次。 配合西药: 异维A酸胶丸胶囊(商品名:特维丝, 上海中洋海洋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东海制药厂)1粒/次,3次/d,连用6周; Ⅱ型以上局部采用特殊的三菱针清除皮脂储留物和炎性结节及囊肿,配合TDP照射,每次30min,一周1次,连用4次。 Ⅳ型加服美满霉素胶囊(惠氏-百宫制药有限公司原苏州立达制药有限公司)每次50mg,早晚饭后各口服1次,连服6周. 同时外用: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商品名: 每佳,江苏中丹制药有限公司),阿达帕林凝胶(商品名: 每宜 江苏中丹制药有限公司)早晚用温水洗净面部擦干后薄涂凝胶于患部皮肤,外用6周。 四型痤疮均在治疗同时了解痤疮患者心理受影响的程度和一些相关因素积极运用心理干预治疗,配合去斑除痕.巩固治疗全疗程三个月. |
1.2.2 疗效观察及评估 观察治疗时及治疗2、4、6周后症状、体征变化和不良反应。不良反应记录内容:红斑、刺痒、干燥、脱皮、灼痛、口干、恶心、腹泻、皮肤过敏及焦虑、易怒和不自信。疗效评估标准:优越:心理症状,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75%~100%;显效:心理症状,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50%~74%;有效:心理症状,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25%~49%;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0~24%,且性格变异。同时分别作0个月,一个月,三个月,半年,一年,三年为回访和心理评估周期.
2 结果
92例患者治疗6周后疗效优越18例,显效67例,有效7例,显效率92.4%,总有效率100%。治疗初及治疗2周时均未出现不适症状和不良反应。治疗4、6周时仅12例有轻度口干、皮肤干燥脱皮,停药后不良反应消失。90例三个月后完全能自行心理调节,自信心明显加强.2例由于回访中断未能跟踪治疗,92例半年内均未复发, 回访1年3例出现Ⅰ型痤疮,总复发率3.3%.3年后17例,总复发率18.5%。
3 讨论
痤疮是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主要发于面、胸背等处,形成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和囊肿等损害。其发病机制复杂,主要与雄性激素分泌旺盛及皮脂腺功能亢进、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毛囊皮脂单位中微生物的作用、炎症反应等因素密切相关[3].。吴艳,毛越苹,曾凡钦报道对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武汉5个城市共2331例门诊痤疮患者采用APSEA量表进行问卷式调查结果显示痤疮影响了部分患者的心理健康,表现为焦虑、易怒和不自信.甚至干扰了他们的生活、影响择业.参与影响痤疮患者生活质量的可能因素是痤疮的严重程度、患者的文化程度[4].
基于上述发病机制,我们局部采用特殊的三菱针清除皮脂储留物和炎性结节及囊肿,配合TDP照射,利用维甲酸类抑制毛囊漏斗部角化增殖及皮脂腺分泌[5].;美满霉素胶囊具有杀灭痤疮杆菌、葡萄球菌作用;中药可减少皮脂合成及分泌抗雄性激素作用,中西结合配合物理治疗可提高疗效[7][8][9];阿达帕林凝胶具有抗痤疮杆菌、角质溶解和降低皮脂内游离脂肪酸作用[6].。但是对准备生育的青年男女,应停服维甲酸类药物6个月后再生育,以免女性出现不孕、畸胎,男性精子减少等副作用发生。同时我们坚持心理干预治疗,对减少痤疮的复发去斑去痕,增强对疾病的治疗信心比王亚美,刘源同期报道治疗完成后6周治疗组累计复发率(25.00﹪)要低[10].
本疗法辨症施治清除体内热毒,消炎杀菌、调理内分泌;疏通毛孔,彻底清除炎性分泌物;心理,生活指导去斑去痕从而改善人体微循环,激活人体自身免疫系统,减少肌体代谢的有害产物,建立血液屏障,彻底防治痤疮,增强美感和提高生活质量,且既经济又疗效佳,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谷玉琴 , 孙月吉.心理因素与痤疮。中华皮肤科杂志,2006年02期
2. 王光超。皮肤病及性病学。科学出版社,2002,679-682.
3. 杨国亮,王侠生。现代皮肤病学。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6,735-738.
4. 吴艳,毛越苹,曾凡钦,马杰民,朱学骏等 寻常痤疮对患者心理的影响。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4年06期
5. 朱学骏,顾有守,沈丽玉。实用皮肤病性病治疗学,第2版.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404-407.
6. 赵辨。临床皮肤科学,第3版,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935-938.
7. 张晓丽 刘耐温,中西医结合治疗痤疮1000例观察,宁夏医学杂志 ,2004年,第12期
8. 6孙银生 姜存 ,高继军中西医结合治疗痤疮600例疗效观察,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2003年,第02期
9. 王元康,余跃平,中西医结合加物理疗法治疗寻常性痤疮50例疗效观察,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03年01期
10. 王亚美,刘源,李红艳,卞苏环,阿达帕林凝胶联合护理干预治疗轻度痤疮的临床观察,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2006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