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试验发现,在长效干扰素合并利巴韦林(RBV)治疗下加入蛋白酶抑制剂或聚合酶抑制剂,可提高丙肝患者的疗效,这种三合一疗法极有希望成为未来难治性丙肝患者的治疗选择。
联合治疗丙肝中,是用长效干扰素α-2a或2b(由制造商决定)和利巴韦林共同治疗的。干扰素是注射的,通常是一周一次。利巴韦林是口服胶囊,每日两次饭后服。
治疗时间的长短是由你的丙肝基因型决定的。如果你是2或3基因型,治疗需六个月。然而如果在三个月后,hcv-rna没有降低100倍(定量pcr法),或者pcr反应没有呈阴性,治疗就不需要再进行了。因为如果在头三个月中,治疗未能令病毒显著下降的话,最终获得持续的病毒学应答的机会就很小了。
如果你是1、4、5或6基因型,治疗需要长达一年。同样,如果在三个月后,hcv-rna没有降低100倍(定量pcr法),或者pcr反应没有成阴性,可能治疗就不需要再进行了。如果治疗到半年,而pcr测试仍是呈阳性的话,就要中止治疗了,因为最终获得持续的病毒学应答的机会就很小了。然而证据显示,治疗有助于减少病毒对肝脏的伤害,目前正在进行长期疗效方面的研究。长期治疗的费用科研方面不会负责,病人需要自己想办法支付延长疗程的费用。
由于干扰素和利巴韦林的副作用,并不建议某些身体状况不佳的病人使用联合治疗。我们会根据每个病人不同的情况来进行治疗,而那些具有以下“明确的禁忌征状”的人们如要接受治疗,的确会有着发展成为严重问题的高风险:
· 自身免疫功能的紊乱(由自身抗体产生的组织炎症和破坏)如严重的关节炎或不可控制的甲状腺疾病 · 自身免疫性肝炎 · 不可控制的糖尿病 · 心脏病 · 呼吸疾病 · 贫血(血红蛋白低水平)
PI(蛋白酶抑制剂) 1.Indinavir(茚地那韦,佳息患) 药理作用: —种特异性蛋白酶抑制剂,有效地对抗HIV-1。 药物剂型: 胶囊200mg,400mg。 药理作用: —种特异性蛋白酶抑制剂,有效地对抗HIV-1。半衰期:1.8小时。 药物剂型: 口服给药,胶囊400mg,200mg。 用法用量: 推荐剂量为每8小时800mg口服,治疗开始时必须从每天2.4g开始。 副作用: 恶心、腹泻、疲乏、肾结石、高胆红素血症、头痛、脂肪代谢障碍、高脂血症。
2.Saquinavir(沙奎那维) 药理作用: 是一种强效和高选择性蛋白酶抑制剂。与其他核苷酸衍生物不同,不需经过代谢而直接起作用。半衰期:13.2小时;脑脊液与血清浓度比为>90。 药物剂型: 胶囊200mg。 药物剂型: 1200毫克,每天三次。 注意事项: 空腹服药,每天饮水>2L,低脂肪高蛋白食物。 副作用: 腹泻、头痛、腹胀、高脂血症、脂肪代谢障碍。 3.Ritonavir(利托那韦) 药理作用: 是一种强效蛋白酶抑制剂。 半衰期:3-5小时。 药物剂型: 胶囊,l00mg。 用法用量: 600mg口服,每日两次,与食物同服,可增强耐受性。为减少不良反应,建议逐渐加量。从每日300mg用起。与ddi同服间隔2小时以上。 副作用: 腹泻、疲乏、集中力减退、高脂血症。 4.Nelfinavir(奈非那韦): 药理作用: 是一种蛋白酶抑制剂。通过抑制多聚蛋白gag-pol的裂解,从而产生无感染性的病毒。半衰期:3.5~5小时。 药物剂型: 片剂,250mg。 用法用量: 荐剂量,750mg每日三次或1250mg每日两次,与食物同服。 副作用: 腹泻、疲乏、集中力减退、高脂血症。 5.Amprenavir(安普那韦) 药理作用: 是一种蛋白酶抑制剂。通过抑制病毒编码的蛋白酶,导致处理gag和gag-pol无能,产生无功能病毒。 适应证: 治疗HIV感染。 禁忌证: 禁用于对其任何成分在临床上过敏的患者。 药物剂型: 口服给药,胶囊,50mg、150mg,口服液,15mg/m1。 用法用量: 有50mg和150mg两种,常规每次1200mg,每天2次。可与或不与食物一起同服,但不能与脂类同服。 副作用: 恶心、腹泻、腹胀、皮疹。
6.Kaletra(Lopinavir十Ritonavir) 药理作用: 为蛋白酶抑制剂。抑制细胞色素P450和糖蛋白蛋白转运系统。 药物剂型: 口服给药,胶囊,133.3mg Lopinavir十33.3mg Ritonavir。口服液,80mg Lopinavir十20mg ritonavir,适合儿童使用。 用法用量: 400mg Lopinavir十100mg ritonavir,每天两次,和食物一起服用。 注意事项: ①转氨酶升高。②高血糖。③脂肪重新分布和脂质代谢异常。④血友病患者服用容易引起出血。⑤口服液可以延缓酒精代谢。⑥虚弱无力。⑦其他副作用:恶心、呕吐、腹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