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易患慢性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由于病程长,反复发作,需要持续使用外用药物治疗,而所用的药物多为皮质类固醇激素,长期使用会导致一些不良反应的发生。如何提高药物疗效,降低激素的副作用,是值得深入探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应用复方氟米松软膏(商品名:奥深)和复方乳酸软膏(商品名:干彼美)交替治疗老年皮炎湿疹70例,取得了较好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1.1 病例选择 70例均为我科2007年4月至2008年4月的门诊病人,采用数字编码随机对照方法,将患者分为2组,各35例。70例患者中男33例,女37例;年龄60~85岁,平均71.5岁;病程6个月~20年,平均3.8年;其中慢性湿疹18例,裂纹性湿疹18例,神经性皮炎13例,小腿瘀积性湿疹10例,慢性阴囊湿疹5例,慢性女阴湿疹6例。皮损主要分布于颈项、躯干、四肢、手足部及外阴部。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及病情程度上无显著差异(P>0.05)。 1.1.2 排除病例 合并感染如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的患者;治疗前2 w内曾内服或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非甾体抗炎药或抗组织胺药物;皮损广泛且合并严重的内科疾病;对治疗药物有过敏反应者;不能按规定用药、不能定期随诊者或自动终止治疗者。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实验组:复方氟米松软膏和复方乳酸软膏早晚交替涂于患处;对照组:复方氟米松软膏涂于患处,每日2次。1 w为1疗程,每周随访1次,共观察4 w。治疗期间禁止使用其他抗过敏药物。 1.2.2 评分标准 治疗前及治疗4 w后,按4级评分法,即0=无,1=轻度,2=中度,3=重度。根据症状(瘙痒)和体征(包括红斑、丘疹、浸润、鳞屑及苔藓化)以及皮损的面积改变等评分。症状与体征积分下降指数=(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 1.2.3 疗效判定标准 ①痊愈:积分值减少≥95%;②显效:积分值减少60%~95%;③有效:积分值减少20%~59%;④无效:积分值减少<20%。痊愈加显效例数的百分率合计为有效率。 1.3 统计学方法 定量资料采用t检验,定性资料采用Ridit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本组所选病例均为老年易发生的慢性皮肤病,其皮损特征为红斑、丘疹、浸润、鳞屑、苔藓样变,均伴不同程度的瘙痒。此类疾病需长期坚持用药治疗方能痊愈。外用药是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常用的药物多为糖皮质激素类软膏,在治疗过程中弱效的糖皮质激素疗效会逐渐降低,而高效糖皮质激素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如皮肤萎缩、色素沉着、毛细血管扩张及痤疮样皮疹〔1〕,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类外用药还会发生激素依赖性皮炎,如大面积应用则可导致经皮吸收而出现全身性反应。 复方乳酸软膏的主要成分为尿素和乳酸,二者都是角质蛋白的溶解剂,尿素可增加角质蛋白的水合作用,使角质软化或溶解;乳酸是一种α羟基酸,通过抑制离子键形成酶,降低角质细胞间的内聚力(主要是影响新形成的角质深部细胞间的内聚力),使过度增厚的皮肤角质层脱落、溶解、变薄。由尿素和乳酸组成的复方制剂能协同作用,增强治疗效果。 复方氟米松软膏的主要成分为氟米松和水杨酸,其中氟米松是一种中等强度的局部用甾体药物,是合成的二氟糖皮质激素,具有明显的抗炎、抗过敏、收缩血管和抗组织增生等作用,氟米松很低的浓度即可产生药效。水杨酸具有角质分离和脱屑作用,此外还有轻度抗细菌和抗真菌作用,水杨酸的加入可促进糖皮质激素渗透到角质的深层,同时还可加快和增强糖皮质激素的药效。 |
复方氟米松软膏与复方乳酸软膏交替治疗老年皮炎湿疹35例疗效观察简介:
老年人易患慢性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由于病程长,反复发作,需要持续使用外用药物治疗,而所用的药物多为皮质类固醇激素,长期使用会导致一些不良反应的发生。如何提高药物疗效,降低激素的副作用,是值 ... 责任编辑:admin
|
最新文章更多
推荐文章更多
热点文章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