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联合5%咪喹莫特乳膏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门诊65例瘢痕疙瘩患者分成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组(A组)和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联合5%咪喹莫特乳膏组(B组),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1个月、2个月、3个月进行症状评分、观察疗效和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的症状积分逐渐下降;在治疗1个月时两组的症状积分和临床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2个月、3个月时两组的症状积分和临床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1,B组优于A组;治疗结束时两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局部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联合外用5%咪喹莫特乳膏是治疗瘢痕疙瘩的安全有效方法。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皮肤病与性病科杨顶权
关键词: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 咪喹莫特乳膏 瘢痕疙瘩 瘢痕疙瘩是良性增生性疾病,目前治疗方法很多, 如加压包扎、硅酮的应用、激光、冷冻治疗、手术等,但疗效不佳,目前用长效皮质类固醇激素局部封闭治疗是最常用的保守方案之一。近3年来我们采用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得宝松,每毫升含5mg和二丙酸倍他米松和2mg倍他米松磷酸钠,上海先灵葆雅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联合5%咪喹莫特乳膏(明欣利迪,四川明欣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治疗瘢痕疙瘩获得很好的临床疗效。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共收集瘢痕疙瘩65例,分为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组(A组)和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联合5%咪喹莫特乳膏组(B组)。A组31例,男20例,女11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39.7岁;病程1-15年,平均4.6年;共有瘢痕疙瘩96块;发病部位:头颈部6块,胸部43块,肩背部30块;四肢部17块;皮损长径小于2cm 36块,2-4cm 42块,大于4-6cm 18块。对照组34例,男26例,女8例;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35.8岁;病程2-12年,平均3.8年;共有瘢痕疙瘩83块;发病部位: 头颈部3块,前胸部39块, 肩背部29块,四肢部12块;皮损长径小于2cm 32块,2-4cm 38块,大于4cm 23块。两组之间性别、年龄、病程、皮损分布部位和皮损大小,均无明显差异,P<0.05。 1.2、纳入标准: 1) 临床或病理确诊为瘢痕疙瘩患者。 2) 入选前2个月未接受治疗。 3) 年龄18岁-65岁,男女不限。 4) 皮损长径不超过6cm。 5) 同意参加观察,并能在观察中密切配合的患者 1.3、排除标准: 1) 高血压、糖尿病及其他有类固醇激素禁忌症患者。 2) 不满18岁未成年及年龄高于65岁的老年患者。 3) 妊娠及哺乳期女性。 4) 未控制的系统病毒、细菌、真菌感染患者。 5) 局部皮损感染或溃疡患者。 6) 对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和咪喹莫特乳膏有严重不良反应的患者。 2、方法: 2.1、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的使用方法: 用5ml注射器抽取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1ml,取下针头,换上1ml注射器针头,瘢痕组织坚硬,这种方法有利于减轻注射阻力。常规皮肤消毒,震荡药液,使药液充分混合均匀。厚度超过1cm 的皮损分上、中、下部三层注射,厚度0.5cm -1cm 的皮损分上、下二层注射,厚度小于0.5cm的皮损中部注射。注射时不要注入皮下及基底部,避免引起正常组织萎缩。进针后推药,左手拇食指固定瘢痕疙瘩,右手持注射器将混合液均匀注入瘢痕组织内,每个注射点可完成直径4cm的皮损,注射剂量为0.2ml/cm2,以皮损稍隆起色泽变白,边界超出皮损1mm为宜,每次用量不应超过1ml,每隔3-4周注射1次,1月为一个疗程。拔针后用无菌棉签压迫针眼5分钟左右,外涂红霉素眼膏。 2.2、5%咪喹莫特乳膏使用方法: 每周使用三次,隔日使用,临睡前用药,取适量药膏,均匀涂抹于皮损表面,轻轻按摩直到药物完全吸收,并保留6-10小时,晨起将药物用洗去,用药后轻度红斑时,可继续使用,如果出现局部明显水肿、糜烂、疼痛时可停药,1个月为一个疗程。 2.3、观察周期和观察指标: 观察3个疗程,根据症状分级量化,采用4级评分法,以0-3分计算,0=无,1=轻度或明显改善,2=中度或中度改善,3=重度或轻度改善,主要观察皮损厚度、生长速度、瘙痒指数、疼痛指数等指标,并进行评分,见表1。
表1、症状积分的评分标准
积分 |
皮损厚度 |
生长速度 |
瘙痒指数 |
疼痛指数 |
0 |
恢复正常 |
停止生长 |
无 |
无 |
1 |
明显改善 |
明显改善 |
轻度 |
轻度 |
2 |
中度改善 |
中度改善 |
中度 |
中度 |
3 |
轻度改善 |
轻度改善 |
重度 |
重度 |
2.4、效应判断标准: 根据客观症状的皮损厚度、生长速度和自觉症状的瘙痒和头痛的综合积分改善程度分为痊愈、显效、有效、无效4级。⑴痊愈:痛痒症状消失,皮损全部变平,症状积分改善90%以上;⑵显效:痛痒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 大部分皮损变软变平, 症状积分改善70%以上;⑶有效:痛痒症状部分消失,部分皮损变软变平,症状积分改善50%以上;⑷无效:痛痒症状有所减轻或无变化, 皮损变化不明显,症状积分改善不到50%;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病例总数×100%。 2.5、不良事件: 记录可能由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引起的皮肤萎缩、多毛、毛细血管扩张等副作用;记录可能由5%咪喹莫特乳膏引起的瘙痒、红斑、烧灼感、刺激、触痛、溃疡、糜烂和疼痛等副作用。 2.6、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输入微机,用dBASE数据库管理,数据分析用SPSS10.0软件。分类资料用X2 检验(Chi-Square Tests),等级资料用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 Test),计量资料用t检验。 3、结果 3.1、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的两组积分:两组治疗前积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两组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后交治疗前积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两组治疗有效;随着疗程的增加,积分不断下降,症状持续改善;治疗后1个月,两组积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两组的疗效相似;治疗后2个月、3个月,两组积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B组的疗效优于A组;见表2。
见表2、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的两组积分
组别 |
治疗前 |
1个月 |
2个月 |
3个月 |
A |
10.14±1.23 |
6.05±2.15 |
4.62±1.54 |
2.67±1.78 |
B |
10.68±0.97 |
5.76±1.84 |
2.89±1.12 |
1.54±1.03 | 3.2、两组治疗后1个月时的临床疗效:
两组治疗1个月时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两组的疗效相似,见表3。
见表3、两组治疗后1个月时的临床疗效
组别 |
例数 |
痊愈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有效率(%) |
A |
31 |
5 |
8 |
11 |
7 |
41.9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