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观察安达芬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 方法: 慢性乙型炎病人74例分成两。对照组予甘利欣200mg加入10%葡萄糖液250ml中 静脉滴注每日一次。治疗组予安达芬5MIU隔日肌肉注射一次, 同时应用胸腺肽100mg加入10%的葡萄糖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两组病人基础治疗相同为VitE、复方丹参、齐墩果酸等。3mo为一个疗程。结果:治疗组HBsAg 阴转率21.62%,HBV- DNA阴转率13.29%,HBeAg阴转率18.91%。 结论 :安达芬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较好。且优于单一干扰素治疗。 1.1 一般资料 74例慢性乙型肝炎系住院病人, 符合1995年北京第5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诊断分型标准。分为两组,治疗组37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34岁(17~53岁);对照组37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35岁(19~56岁)。全部病例都是HBV单一感染,均非母婴传播感染,至少有两个以上HBV血清标志物阳性(HBsAg+、HBeAg+、HBc+、HBV-DNA+)。且近3mo内未接受任何抗病毒及免疫调节药物治疗。两组病例均无黄疸。治疗组ALT83u/L±65u/L, 对照组ALT177u/L±u/L,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使用VitE、复方丹参、齐墩果酸等一般基础治疗。 治疗组予安徽安科生物高技术有限责公司α-2b 干扰素即安达芬每次5MIU隔日肌肉注射,长春市北方制药厂生产小牛胸腺肽(吉卫药准96第130732号)每次100mg加入10%的葡萄糖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三个月为一疗程。对照组予甘利欣200mg加入10%葡萄糖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两组病例治疗前各查1次肝功能、HBV-M及HBV-DNA。治疗期间每二周化验1次肝功能,每四周检测血清HBV-M及HBV-DNA1次,随时观察记录疗效及反应。 2 结 果 2.1 肝功能变化情况,治疗前2组均肝功能异常,治疗组ALT183u/L±65u/L,对照组ALT177u/L±81u/L。3mo后,治疗组32例恢复正常, 复常率86.49%;对照组33例恢复正常,复常率89.19%。 2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意义(P>0.05)。 2.2 HBV标志及HBV-DNA变化情况(见附表) 附表 HBV标志及HBV-DNA变化情况(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从表1看,HBsAg阴转,HBV-DNA阴转,HBeAg 阴转经统计学处 理差异显著。 3 讨 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由于机体免疫调节功能失调,不能有效清除病毒,使HBV在体内持续复制导致病情不断发展恶化,因此,抗病毒及免疫调节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重要方法,目前干扰疗法为最常用的抗病毒疗法, 它与干扰素受体结合刺激肝细胞产生3种抗病毒蛋白抑制病毒复制;干扰素有免疫调节活性,它可以增强抗原提呈细胞的作用,可以增强细胞毒性T细胞感染的肝细胞的作用,还可以增强NK细胞活性。胸腺肽具有诱导T细胞分化成熟,增强细胞免疫的功能,并能增加γ-干扰素及淋巴毒素的生成, 本文采用安达芬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mo后治疗组HBsAg阴转率21.62%,HBV-DNA阴转率70.27%, HBeAg阴转率67.56%;对照组HBsAg阴转率0,HBV-DNA阴转率13.29%,HBeAg阴转率18.91%。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说明安达芬联合胸腺 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较好,且高于文献报告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HBsAg和HBV-DNA阴转率为30%~40%,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汪俊韬.各类病毒性肝炎治疗方案的选择.临床肝胆病杂志,1995,1( 10):1-4 2 姚光弼,费国忠,等.基因工程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研究. 中华消化杂志,1991,11:133-136 3 林秀玉,苏盛,等.病毒性肝炎防治研究,北京:北京出版社,1993, 5:1-365 4 王阁,胡大荣,郝飞.干扰素治疗各型病毒性肝炎的比较.国外医学流行病传染病分册,19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