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肺癌的各种治疗方法中,手术治疗效果最佳,为首选治疗方法。近年来单独地采用手术治疗,即使手术方法不断创新改进,但治疗效果仍不能满意。因此必须采取综合性治疗,治疗前必须全面了解患者全身情况、肺癌的细胞学性质、肿瘤发展情况,再合理安排治疗方案。
对Ⅰ、Ⅱ期肺癌,病变较局部者,手术前后均可根据辨证分型给予中药治疗。手术后化疗和局部放射治疗,可以提高和巩固手术治疗效果。手术后中药治疗必须坚持多年,对防治术后复发有重要的意义。
估计手术无法切除,但是无放射禁忌的病人,应先行放射治疗,待肿瘤缩小局限后,再手术治疗。手术中发现肿瘤有区域淋巴结转移,而无远处转移者,不能彻底切除肿瘤组织,术后待伤口愈合后应尽早行放射治疗和(或)化学治疗,术前、术后均须服中药治疗。
(一)手术适应证
1.经各种检查确诊的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
2.病变局限于一侧胸腔能行根治性切除的部分Ⅲ期非小细胞肺癌。
3.临床高度怀疑肺癌或者不能排除肺癌的可能性,经各种检查方法不能确诊,估计病灶能切除者。
4. Ⅰ、Ⅱ期小细胞肺癌,术前化疗一疗程后,可行手术治疗,有纵隔淋巴结转移,化疗后病变完全缓解者亦应积极争取手术。
5.原无手术指征,经综合治疗,如放射治疗、化疗、中医中药等,病灶明显缩小,全身症状改善者,应争取手术治疗。
6.已确诊的非小细胞肺癌,病灶侵犯胸壁、膈肌、心包、大血管,但范围局限,技术上能行切除者。
(二)手术禁忌证
1.已经有远处转移,如肝、胆、肾、骨骼、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者。
2.广泛纵隔淋巴结转移,胸片示纵隔明显增宽,或胸内脏器如心脏、食管、大血管等广泛受侵者。
3对侧胸内转移,如对侧肺、对侧肺门或气管旁淋巴结转移者。
4.同侧胸内其他重要脏器受侵,如有上腔静脉综合征、霍纳综合征、臂丛神经综合征者。
5.严重心肺功能损害、心律失常,3个月内患有心肌梗死者。
6.伴有严重肝肾疾病、严重糖尿病、出血性疾病、恶病质不能耐受手术者。
(三)手术方式
手术切除的基本方式是切除原发病灶和相应的淋巴结,并尽可能保留正常肺组织以达到最佳治疗目的。根据不同的临床分期选择相应的手术方式。
1.对于Ⅰ期肺癌选用切除原发癌和淋巴结。
2.对于Ⅱ期肺癌选用切除原发癌和1、2线淋巴结。
3.对于Ⅲa期肺癌选用切除原发癌和1~3线淋巴结。
4.对于Ⅲb期肺癌选用切除原发癌和1~4线淋巴结。
5.病变起于叶支气管或已累及叶支气管开口者,选用袖式肺叶切除术。
6.病变起于或累及隆突、气管下部者,经严格选择,部分病例适用于隆突切除及气道重建术。
近年来随着外科技术的发展,使肺癌手术效果有了明显提高,早期肺癌手术后5年生存率可提高到6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