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人民医院 吴一龙 香港中文大学威尔士亲王医院 莫树锦 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 王洁 在分子靶向治疗教授见面会上,吴一龙教授首先回顾了近年来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靶向治疗中最重要的文献,并通过文献提出了一些目前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如分子靶向治疗在肺癌治疗中所处的地位?抗血管生成治疗是否须要选择靶标?生物标志物的指导作用是什么?检测标志物的标准方法是什么? 莫树锦教授就分子标志物未来的发展及新靶点的研究 进展进行了介绍。从东亚腺癌患者的基因突变情况来看,约50%的患者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另外50%的患者有不同的靶点包括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MET、BRAF、ALK、KRAS及其他未知靶点。在腺癌中,约5%的患者有MET基因突变和扩增,予以针对MET基因的抑制剂治疗可能有效。ALK基因在腺癌患者中的突变率约为5%。一项Ⅰ期研究显示,ALK-MET抑制剂PF-02341066治疗具有ALK基因重排的肺癌患者疗效较好。目前正在开展PF-02341066与标准化疗对载有ALK融合基因的NSCLC患者疗效的Ⅲ期比较研究。将来,分子标志物的发展方向是新的靶向治疗对应新的靶点。 问题1:检测EGFR突变的方法有哪些,一致性如何? 吴一龙教授:目前,全世界公认的EGFR突变检测方法是直接测序法,它可检测所有的突变,但其检测的准确性与肿瘤组织的质量控制有关。如果肿瘤组织中肿瘤细胞的比例在80%以上,检测结果就比较准确;如果在50%以下,就易出现假阴性。其他检测方法是在直接测序法基础上的改变。在IPASS研究中,研究者采用扩增阻滞突变系(ARMS)法检测,其可检测20多种不同突变,覆盖已知突变的90%以上,但目前ARMS法还未被批准用于临床,有待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其确实可行。 王洁教授:关于外周血检测,近来有一些相关尝试。西班牙一项研究的最新结果显示,164例患者同时进行组织和血清EGFR突变检测的一致性为59.1%,且检测的一致性与患者的体能状态(PS)评分有关。PS=2的患者有约70%的一致性,但PS=0的患者一致性约40%。在我们的研究中,230例配对组织和血浆EGFR突变检测的一致性为78%,高于西班牙研究,可能与我们采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DHPLC)及晚期患者入组比例较高有关。我认为目前对外周血检测尚无定论,期待进一步多中心、前瞻性研究验证。但从目前的数据来看,对于难以获得组织标本的患者,进行血清突变的检测仍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问题2:EGFR筛选是否是肺癌治疗的必须,靶向治疗与化疗的关系如何? 吴一龙教授:在我国目前阶段,决定一个检查是否一定要作的最根本依据是这个检查结果是否能改变我们的治疗策略。如果能改变就一定要作,不能改变就不一定要作。在目前的临床实践中,对于早期肺癌患者,我们不须要以它为依据决定如何去作。因此,早期患者可以不作。但对于晚期患者,我们主张一定要做,但具体能否做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IPASS研究结果提示,今天我们应把晚期NSCLC分为两类,一类是有EGFR突变,另一类是无EGFR突变,它们对我们治疗措施的选择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王洁教授:从循证医学证据来看,如果一线选择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应对患者进行EGFR突变检测。目前已有约70%的医院或医生会选择EGFR基因检测。对于EGFR突变患者,化疗与EGFR-TKI治疗的顺序如何?IPASS研究显示,EGFR突变患者更能从一线EGFR-TKI治疗中获益,但该项研究不能回答EGFR突变患者是先接受化疗还是先接受EGFR-TKI治疗,哪种方法更好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证实。在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中,对于EGFR突变患者推荐一线选择EGFR-TKI治疗,无突变患者选择化疗。 |
非小细胞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简介:
广东省人民医院 吴一龙
香港中文大学威尔士亲王医院 莫树锦
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 王洁
在分子靶向治疗教授见面会上,吴一龙教授首先回顾了近年来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靶向治疗中最重 ... 关键字:非小细胞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
责任编辑:admin |
最新文章更多推荐文章更多热点文章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