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大多为肝细胞癌)全球发病率高,我国占第一位,在我国癌症病死率中,肝癌占第二位,在全球占第三位。这个第一、第二和第三,提示我国肝癌研究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20世纪肝癌研究的进展,先后建立在病理学、解剖和生物化学、病毒和免疫学、电脑和物理技术的结合以及分子生物学进步的基础上。自1901年Eggel提出肝癌病理分型以来,病理学至今仍为肝癌诊断、治疗和预后的重要依据。20世纪中叶,由于肝脏解剖和大块肝切除后生物化学改变的研究,出现了肝脏规则性切除,使肝癌治疗第一次获得实质性进展,成为有可能得到根治的惟一手段。病毒学的进步,是在Blumberg发现乙型肝炎病毒的基础上,由此出现乙型肝炎疫苗预防乙型肝炎,从而降低肝癌发病的基础。免疫学的发展导致两大进步,1963年Starzl开展首例肝移植,丰富了肝癌外科的内涵;1968年Tatarinov发现肝癌患者血中可测得甲胎蛋白(AFP),使肝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得以实现,小肝癌切除导致肝癌切除后生存率的成倍提高,成为肝癌治疗史上的第二次飞跃。20世纪80年代以来,电脑与物理新技术的结合也导致两大进步,一是医学影像学的突飞猛进;二是各种局部治疗的兴起以及微创外科的应用,又一次对肝癌的治疗产生深远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来,肝移植在肝癌治疗中地位的确立,以及对术后复发转移的研究,将可能导致21世纪肝癌治疗的新一轮飞跃。近年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基因组和蛋白质组技术的应用,将促进肝癌的分子分型和分子靶向治疗的进展。预期21世纪初,生物学将在攻克肝癌中起核心作用。 21世纪的肝癌诊断,除回答肝癌的“是与否”外,还需回答肝癌的“好与坏”,转移复发的预测和预后指标将成为常规。建立在与肝癌细胞侵袭性相关的基因谱的“分子分型”已呼之欲出。2002年修订的TNM肝癌分期中,生物学特性部分取代肿瘤大小将成为疾病分期的重要依据,即删去所有大于、小于2 cm,而保留癌的血管侵犯作为分期依据。影像医学除继续向高分辨发展外,还将重视血管和功能显像。这些进展将会改变肝癌治疗的格局,包括外科指征和手术方式的变更。如果做好这方面的思想准备,肝癌临床将会出现一个新的局面。 在肝癌的治疗上,微创与巨创并存是一个特点。微创外科观念是当前肿瘤外科的新趋势,也是对今后肝癌治疗有重大影响的因素。这主要是由于诊断的进步,可以发现更多小癌;也是由于癌症治疗的生物学观念逐步得到重视的结果。其核心是“既消灭肿瘤,又最大限度保存器官功能和减少对机体损害”。过去用局部切除代替肝叶切除,因符合这一观念,解决了伴肝硬化小肝癌的治疗,使切除后生存率成倍提高;降期后切除也符合这一观念,使不能切除肝癌的生存率有实质性提高;射频消融等局部治疗是这一观念的延伸,2005年Lencioni等报告治疗1 87例小肝癌的5年生存率为48%;2005年Ebara等总结经皮乙醇注射270例的5年生存率为60%。新的局部治疗方法仍在不断涌现。但各种类型的局部治疗仍存在残癌问题。与之相反,肝癌治疗的另一个热点却是巨创。肝移植无论从手术角度或者免疫角度对患者均属巨创。已经获得承认,用肝移植治疗伴失代偿肝硬化、无明显血管侵犯的不太大的肝癌,其无瘤生存率高于切除和局部治疗。但我国肝移植仍有诸多瓶颈问题,如供肝来源、脑死亡立法、高耗费、肝癌/肝炎复发等。为此,就我国治疗肝癌而言,肝移植“不能不搞,但不能都搞,更不能滥搞”。 转移复发的研究是今后的重点和难点。据现有资料,转移是多基因参与,多阶段形成,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且不同肝癌亚型和不同转移表型可有不同的相关基因及蛋白谱,肝癌转移相关的基因及蛋白还可从肿瘤血管和微环境去找,从而使肝癌转移相关基因及蛋白质的寻找复杂化。还有资料提示,肝癌转移潜能的获得可能来自原发瘤阶段,这样就需要从内外病因入手。这就导致文献报道的转移预测指标不少,但成为临床常规应用的不多;同样分子治疗靶点也难以确定。预期转移预测指标能有70%的准确性就不错了,同样,治疗的分子靶位也是相对的,因为很多是其他实体瘤所共有的。 展望21世纪,一级预防、早诊早治、生物学特性将是进一步提高肝癌预后的关键。肝癌临床研究任重道远,需要基础与临床结合,而循证医学是肝癌临床研究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必由之路 |
名医谈肝癌-肝癌临床研究之我见简介:
原发性肝癌(大多为肝细胞癌)全球发病率高,我国占第一位,在我国癌症病死率中,肝癌占第二位,在全球占第三位。这个第一、第二和第三,提示我国肝癌研究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20世纪肝癌研究的进展 ... 关键字:肝癌
责任编辑:admin |
最新文章更多推荐文章更多热点文章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