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药品说明书与价格首页 >> 皮肤性病 >> 研究进展 >> 浅谈硬皮病的中医辨证论治

浅谈硬皮病的中医辨证论治

2010-04-28 21:54:25  作者:新特药房  来源:互联网  浏览次数:41  文字大小:【】【】【
简介: 【摘要】   硬皮病是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难治病。讨论了其中医病名、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及预后情况。 【关键词】 硬皮病;痹证;辨证论治 Guangxing Hospital Affiliated to Zhejiang Chinese ...

 【摘要】    
硬皮病是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难治病。讨论了其中医病名、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及预后情况。

【关键词】  硬皮病;痹证;辨证论治

Guangxing Hospital Affiliated to 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HangZhou(310007)
Abstract:Scleroderma is presently a common disease in rheumatism.This essay discusses the disease name,its disease causa morbi and mechanism,then reiterates its treatment by differentiation of signs and symptoms.

Key words:scleroderma;paralysis;differentiation of signs and symptions

硬皮病是一种以皮肤炎症、变性、增厚和纤维化进而硬化和萎缩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是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难治病之一[1]。它的病因和发病机理不明,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而目前西医无特效药物,主要以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为主,但疗效不理想,且存在较多副作用。近几年来以中医药配合西药治疗在防治本病中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具有较好的前景。

1  关于病名

硬皮病在祖国医学中没有相应的病名,由于其症见关节僵硬、酸痛,早期皮肤变硬如皮革,晚期皮肤萎缩可薄如羊皮,肢端发绀发紫,同时可伴见咳嗽、喘满等,一般将其归为中医“痹证”、“皮痹”、“血痹”、“皮萎”、“肺痹”等范畴[2]。

2  硬皮病病因

2.1  外邪侵袭

感受外邪是硬皮病发生的主要因素,其包括风,寒,湿,热,燥邪及饮食不节,外伤等。《黄帝内经》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以及《素问·痹论篇》云“所谓痹者,名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后来的学者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热邪、风毒及燥邪均可成为痹症的病因。

2.2  正气不足

人体腠理虚弱易被邪气所伤。《诸病源候论》云“痹者,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成痹,其状肌肉顽厚 ,或疼痛,由人体虚,腠理开,故受风邪也”;《风湿痹候》说:风湿痹“由血气虚,则受风湿,而成此病,日久不愈,入于经络,搏于阳经,亦变全身手足不随”、“此由血气虚弱,若受风寒湿毒,气血并行肌腠,邪气盛,正气少,故血气涩,涩而痹,虚则弱,故令痹弱也”、“人腠理虚者则由风湿气伤之,搏于血气,血气不行,则不宣,真邪相击,在于肌肉之间,故见肌肤尽痛,论诸阳之经宣行阳气,通于身体,风湿之气客于肌肤,初始为痹,若伤诸阳之经,阳气行则弛缓而机关驰纵,筋脉不收摄,故风湿痹而复身体手足不随也”;综上所言,除外邪侵袭人体是痹症的主要原因外,人体腠理虚弱、正气不足,易被邪伤在发病中具有重要意义。

3   硬皮病病机

3.1  外邪痹阻经络

外邪侵袭是硬皮病的外在因素,外邪入里,经络受阻,气血运行不畅是其主要病理变化之一。感邪不同其亦致不同的 病理变化。如感受风邪,风善行而数变,痹痛游走不定;感受寒邪,寒性凝滞,不通则痛;感受湿邪,湿性粘腻,湿胜则肿,见关节肿胀;若寒湿邪感而热化,或郁而化热则见热痹或湿热痹,见肢节红肿热痛、皮肤红斑等;由其侵犯不同组织亦见不同。邪犯皮肤,见皮肤肿胀,久而顽硬;邪犯肌肉,则肌肉痛、肢无力;邪犯筋膜见屈伸不利;邪犯于脉,则脉瘀不通,肢节暗紫、疼痛。

3.2  正气不足、脏腑亏虚 
先天禀赋不足、过劳,加之痹证日久,邪正相争,正气受损,气血阴阳不足,久则脏腑亏虚,积虚成损。《素问 痹论》曰“五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肌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脾;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诸痹不已,亦益内也。”;《内经》王冰注曰“足少阴脉从肾上贯肝而入肺中,不足病肺痹也”。病证先起于皮毛而后及于骨,波及内脏;肺主皮毛,病先于肺,而后损及后天之本脾与先天之本肾,一损俱损。肺合皮毛,肺气虚弱,症见皮肤变硬如革、干燥;脾主肌肉、四肢,脾失健运,无以滋养肌肤,见肌肉萎缩;肾主骨,肾阴虚,不能主骨生髓,骨质受损,见关节僵硬,活动不利;气血亏虚,心失所养,心血不足见心悸、失眠;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脾虚水湿不运,肺失宣降,痰浊壅肺见咳嗽、气促。

3.3  痰瘀阻络

《临证指南医案》指出“经主气,络主血”,气血虚,络脉瘀滞;痰瘀同病,血瘀与瘀滞互为因果,痰瘀交结,气血津液无以营养肌肤、脏器;痰瘀阻滞于皮肤络脉,皮肤失养见皮肤肿胀硬化;痰瘀阻滞肌肉经络,肌肉失荣见肌肉硬化而萎缩;筋脉失养可见关节不利;脉络阻滞可见肢端青紫;痰瘀阻于肺络,肺络伤,宣降失常,可发为咳喘;痰瘀阻于脾络,脾失健运见肌肉消瘦;痰瘀阻滞心络,心络伤,心脉失养,见心悸胸闷等。由此可见硬皮病常见的临床表现无不与络脉瘀滞有关,而其关键在于痰凝瘀滞。

现代医学研究亦证明,硬皮病早期主要表现为小动脉内膜胶原和基质增值,甚至管腔严重狭窄;甲皱微循环发现毛细血管襻扩大扭曲,血流缓慢,血液粘稠度增高等[3],亦应证了上述理论。
李亚妤:  浅谈硬皮病的中医辨证论治
李亚妤:  浅谈硬皮病的中医辨证论治

4   辨证论治

瘀血阻络型:症见皮肤红肿,皱纹消失,或全身或局部皮肤呈暗褐色,皮肤变硬,肌肉萎缩有蜡样光泽,或皮肤瘙痒如虫行或游走疼痛或感身重疼痛,舌暗,苔薄白,脉弦滑或涩。宜活血化瘀通络,可以身痛逐瘀汤合二陈汤加减。方中以当归、川芎、桃仁、红花活血化瘀,没药、五灵脂消肿定痛,香附行气活血,牛膝引瘀血下行,合二陈汤加强行气之力。

风寒湿痹型:本型以外邪为主,症见皮肤肿胀,紧厚光亮,时有疼痛,关节屈伸不利,肌肤麻木,关节重着,舌淡,苔薄白,脉浮或濡。拟祛风散寒除湿,可以独活寄生汤加苍术、丹参、威灵仙等祛风胜湿。方中以独活、防风、秦艽、细辛、肉桂、苍术等祛风除湿散寒;人参、茯苓、当归、川芎、丹参等补血活血。

气血亏虚型:症见皮肤肌肉萎缩、毛孔消失,皮肤深褐色,有蜡样光泽,时有针刺感,畏寒甚,手足冰冷,指趾尖发白或青紫,乏力、腰酸,舌淡或红,苔白,脉沉细。可以《金匮要略》桂枝黄芪五物汤为主,意在温补阳气以驱寒,养血和营以扶其脉,方中重用黄芪,黄芪合桂枝以益气通阳,芍药养血和营,姜枣调和营卫加当归、鸡血藤、淮牛膝养血活血以通络,配细辛以通达阳气。

脏腑虚损型:脾肾虚损型:可见皮肤浮肿、硬化、萎缩,呼吸无力,吞咽困难,关节僵直甚而畸形固定,腰酸痛,头晕,月事不调,舌淡嫩,苔少,脉弱或细数,当以虚损论,阴阳失衡,可以金匮肾气丸加味;病久内舍于心者,可以炙甘草汤加减以益气养心、温阳复肺;肺脾亏虚型:症见皮肤如革、干燥,甚则萎缩,毛发脱落,疲倦乏力,纳差,舌淡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弱,宜黄芪、白术、茯苓、党参、山药、天冬、丹参、桂枝等健脾益肺通络。

上述的分型并非截然分开,尤其是痰瘀始终贯穿病情始末,故在辨治的整个过程中均可兼以活血化瘀。《内经》云“痹入脏者死”,说明本病至后期往往与脏腑相合,预后不良,病死率高。因而更需要我们对本病中医证治不断地加深了解和研究,早诊断、早治疗,使其预后逐步得到改善,益于病患。

【参考文献】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
中医药对恶性肿瘤放疗减毒作用的临床研究现状
范永升教授从肺论治硬皮病
老年恶性肿瘤合并肺部感染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肿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医药对恶性肿瘤放疗减毒作用的临床研究现状
辨证论治——中医治疗儿童多动症效果优于西医
 

最新文章

更多

· Rapivab(peramivir)被美...
· 注射用XOLAIR(奥马珠单抗...
· 皮肤病的抗细菌类药物及疗法
· 新型四合一药物埃替拉韦...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依那西普在自身免疫病中...
· 2011年4月的皮肤病中成药...
· 阿达木单抗用于银屑病的...
· 复方倍他米松局部注射治...
· 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联合...

推荐文章

更多

· Rapivab(peramivir)被美...
· 注射用XOLAIR(奥马珠单抗...
· 皮肤病的抗细菌类药物及疗法
· 新型四合一药物埃替拉韦...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依那西普在自身免疫病中...
· 2011年4月的皮肤病中成药...
· 阿达木单抗用于银屑病的...
· 复方倍他米松局部注射治...
· 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联合...

热点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