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医学院癌症研究所癌症流行病学组的范赫梅尔赖克(Van Hemelrijck)等经研究发现,与非前列腺癌者相比,前列腺癌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的发病危险较高,尤其是接受内分泌治疗的患者。相关论文2010年4月14日在线发表于《柳叶刀·肿瘤学》(Lancet Oncol)。 在这项基于瑞典人群的大规模研究中,研究者对1997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于瑞典国立前列腺癌注册中心登记的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后发现,患者中共1881例发生血栓栓塞性疾病,DVT的标准化发病率比(SIR)为1.90[95%可信区间(CI)为1.77~2.04],肺栓塞为1.85 (1.73~1.97),动脉栓塞为1.02(0.89~1.15)。其中,接受内分泌治疗(30642例)、根治性手术(26432例)和观察治疗(19526例)者血栓栓塞性疾病的SIR见表。即使根据年龄和肿瘤分期对患者进行分层,其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发病危险依然是增加的。研究者的结论是,前列腺癌疾病本身、治疗方法及选择均是影响血栓栓塞性疾病发病危险的因素。 ■评论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徐涛教授: 《柳叶刀·肿瘤学》最近刊登了一项对瑞典76600例前列腺癌患者近10年临床数据进行分析的结果,显示前列腺癌患者出现血管栓塞的危险高于普通人群,而在接受内分泌治疗后危险更高,血栓栓塞性疾病主要表现为DVT和肺栓塞,动脉血栓形成则不多见。 该研究依据治疗方法的选择,将纳入统计的前列腺癌患者分为内分泌治疗组(包括抗雄激素治疗、手术去势治疗以及药物去势治疗)、根治性手术组以及警惕性等待组。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发生血栓的危险都相对高于同龄非前列腺癌人群。在按肿瘤恶性程度及年龄进行分层后,研究者发现,患者发生血栓的概率随肿瘤恶性程度的增加以及患者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在65岁以下以及发生转移的患者中,发生血栓的概率激增。这提示血栓形成与前列腺癌存在高度关联。 关于恶性肿瘤与血栓栓塞疾病关系的研究始于1865年阿曼德·特鲁索(Armand Trousseau)的报告。一半以上的肿瘤患者尸检可见血栓栓塞,而在原发性DVT患者中,25%可检出肿瘤。在各种恶性肿瘤中,腺癌最易发生栓塞,其中前列腺癌相关的栓塞备受关注。 肿瘤患者的血栓病变常表现为静脉血栓或肺栓塞、肝静脉(或门静脉、脾静脉、肠系膜静脉)栓塞、非细菌性栓塞性心内膜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小动脉栓塞以及高黏综合征。虽然90%以上的肿瘤患者存在凝血系统相关检查的异常,但有临床症状的血栓栓塞发病率远远低于这一比例。 高凝状态是恶性肿瘤细胞及其产物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结果,引起机体防御血栓形成的功能减低。高凝状态普遍见于恶性肿瘤患者,其发病机制是复杂的,涉及多种可变因素的相互作用,打破了促凝与抗凝之间的平衡。肿瘤细胞可直接激活凝血通路,诱导促凝物质产生,抑制血管内皮细胞、血小板、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的抗凝活性。 在该研究结果中,值得关注的是,按照年龄分层时,在所有的组别中,接受药物去势治疗的患者出现血栓的危险最高,其发生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危险分别约是普通人群的2.5倍和2倍。内分泌治疗是临床针对前列腺癌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而该研究结果提示我们,应注意在雄激素剥夺后,可能引起具有抗凝类似物作用的雄激素水平下降,从而导致对有促凝作用的雌激素拮抗不足,而导致血栓风险增加。另外,近年来发现,在心内膜存在雄激素受体,而雄激素可以通过调节血小板生理行为,在抗凝-促凝的稳态中起到重要作用。抗雄激素治疗并不影响循环系统中的雄激素水平,而药物去势治疗则相反,这可能也是二者发生血栓概率有差别的原因之一。 研究者强调,该研究并没有否认内分泌治疗的意义,而是提醒泌尿外科医师,在前列腺癌治疗时,应加强对患者凝血功能的监测,尤其是对65岁以下相对低龄的患者以及已发生远处播散的患者。同时,在选择治疗方式的时候,应对发生血栓的可能性加以考虑。近年来,雄激素与代谢异常受到愈来愈多的关注,在雄激素去除后,如何应对随之而来的一系列代谢问题(脂代谢、糖代谢、磷脂代谢等)有可能是进一步改善前列腺癌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其生存率的关键。 |
前列腺癌患者的DVT和肺栓塞危险增加简介:
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医学院癌症研究所癌症流行病学组的范赫梅尔赖克(Van Hemelrijck)等经研究发现,与非前列腺癌者相比,前列腺癌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的发病危险较高,尤其是接受内分 ... 责任编辑:admin |
最新文章更多推荐文章更多热点文章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