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宗剑1,蒋明2
(1.南京中医药大学2005级研究生,江苏南京 210029;
2.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江苏南京 210029)
臌症丸临床上用于治疗肝硬化所致胸腹水,疗效确切,无明显副作用。但出于甘遂与甘草是中医药上的配伍禁忌,臌症丸向来不与甘草类药物同用,甚至在药品说明书上也表明:“禁止患者同时服用甘草类药物食物”。 然而,被尊为“医圣” 的张仲景却在《金匮要略》中设甘遂半夏汤治疗留饮之病。既然二药相反,张仲景为什么要设此方呢?甘遂、甘草二药在本方中意义目前有以下几种观点:“ ①藉二药相反之性加强攻饮之力,如尤怡云‘盖欲其一战而留饮尽去,因相激而相成也’,李玮西亦云‘甘遂与甘草性相反, 今并用之, 反则使二药 自相攻击,水饮自排荡而去矣’,徐彬、徐灵胎亦持此见。②为了缓解甘遂之性急如赵良仁云‘甘草缓甘遂之性,使不急速,徘徊逐其所留’,李踅、程林皆同此见。高学山云‘甘遂性急,甘草性缓,相反者言其缓急之性也。俗解谓二药 自相攻击。谬甚’。” 对于甘遂和甘草同用的问题,历代没有一致的认识。然而,注家从相反相成方面来解释却不甚妥当,因为“十八反”中的“ 相反”是一种配伍禁忌,并非一种配伍方法,故这种说法还有待商榷。 有鉴于此,在本文中笔者就这个问题结合有关文献进行探讨,现就临床上甘遂甘草配合使用综述如下。 杨氏等用甘遂甘草胶囊治疗16例肝硬化腹水患者,好转14例,未愈2例。 姜氏等用甘遂半夏汤和小青龙汤加减治愈1例胸膜炎伴右侧少量积液患者。 李氏用人参5g,甘草3g,煎汤送服甘遂蜜丸3g治愈1 例肺心病腹水。 马氏用甘遂半夏汤治愈1例肝硬化腹水。 李氏以甘遂为主药,配合甘草灵活应用治疗胸腔积液。 姚氏用甘遂甘草各1.8g外敷曲泉穴治疗肝硬化腹水2例。 张氏用生大黄15g,茵陈蒿50g,生栀子、枳实、厚朴各15g,半夏25g,泽泻、陈皮、黄连、黄芩各15g,砂仁lOg,知母、姜黄、猪苓、茯苓各15g,白术20g,甘草lOg,槟榔、牵牛子各20g,甘遂末(冲服)5g治愈1例肝硬化重症腹水。 钟氏介绍李仲愚教授用甘遂3g (另包单煎兑服),甘草6g,法半夏20g,白芍10g治愈1例脑积液伴癫痫。 杨氏等用甘遂5g,防己、乳香、五灵脂、莪术各lOg,葶苈子、甘草各20g,龙葵、鱼腥草、瓜蒌各30g治疗癌性胸水1例。 张氏用党参、大戟、车前子(包)、白术、大腹皮、半夏各lOg,甘遂、桂枝各6g,茯苓12g,甘草5g,大枣 5 枚加减治疗1例血吸虫病肝硬化腹水。 张氏用甘遂半夏汤加味治疗1例心包积液。 综上所述,甘遂与甘草配伍在临床中并非绝对的禁用。 此外,据高氏考查,在历代方书中,甘遂与甘草同用的,在《干金方》中有7方,《外台秘要 》中有8方,《圣惠方》中有2方,《圣济总录》中有3 方,《普济方》中有27方,《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中有8方。特别是张仲景创立的甘遂半夏汤,一直被临床应用至今,其范围扩展到临床各科。由此看来,甘遂和甘草相反之说还有待商榷,二者合用起协同作用还是拈抗作用,还有待严格的验证。 |
编号 |
药品名称 |
通用名 |
产地 |
规格 |
单位 |
参考价 |
7859 | 臌症丸 | 臌症丸 | 邯郸制药有限公司 | 0.13g*90丸*2瓶 | 盒 | 2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