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药品说明书与价格首页 >> 肝病 >> 肝病新闻 >> 肝移植免疫抑制方案发展趋势

肝移植免疫抑制方案发展趋势

2010-08-08 01:46:32  作者:新特药房  来源:中国医药论坛报  浏览次数:61  文字大小:【】【】【
简介: 肾功能良好的成年肝移植受者被随机分为3组,组A:常规剂量他克莫司(Tac)(靶谷浓度>10 ng/ml)+皮质类固醇;组B:吗替麦考酚酯(MMF 2 g/d)+低剂量Tac(靶谷浓度≤8 ng/ml)+皮质类固醇;组C:达克珠 ...
肾功能良好的成年肝移植受者被随机分为3组,组A:常规剂量他克莫司(Tac)(靶谷浓度>10 ng/ml)+皮质类固醇;组B:吗替麦考酚酯(MMF 2 g/d)+低剂量Tac(靶谷浓度≤8 ng/ml)+皮质类固醇;组C:达克珠单抗+MMF+延迟至移植后第5天开始使用低剂量Tac+皮质类固醇。主要研究终点为,与基础值相比,在移植后第52周时估计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改变。

    图1 低剂量、延迟使用他克莫司组受者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最少
    图2 低剂量、延迟使用他克莫司组受者需移植后透析的受者数最小

    结果显示,与组A、B相比,组C的eGFR下降水平显著低于前两者(A对C,P=0.012;A对B,P=0.199)(图1);组C中需透析的受者数显著低于组A(图2);3组间经活检证实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受者及移植物存活率均无显著差异。

    上述结果提示,在肝移植后,使用达克珠单抗+MMF+延迟至移植后第5天开始使用低剂量Tac+皮质类固醇治疗方案可使移植受者维持较好的肾功能。在移植后早期,短期延迟使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是安全的,且可能对肾功能有长期影响。

    “倒置(bottom-up)”初步研究

    15例肾功能和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较差的肝移植受者,被分为常规低剂量CNI+MMF+抗CD25抗体+皮质类固醇和无CNI的“倒置”(MMF+抗CD25抗体+皮质类固醇)免疫抑制治疗2组。主要研究终点为移植后第6个月的肾功能,次要终点为感染并发症、重症监护病房(ICU)停留时间、移植后透析等。

    结果显示,“倒置”方案组受者移植后第6和12个月血肌酐水平显著低于常规方案组(第6个月:0.41~1.55 mg/dl对1.06~4.0 mg/dl,P=0.006;第12个月:0.74~1.45 mg/dl对0.92~3.20 mg/dl,P=0.006);前者移植后需透析的移植受者数(P=0.04)及ICU停留时间(P=0.04)亦均显著低于后者。

    上述结果提示,肾功能较差(血肌酐>1.5 mg/dl)的肝移植受者使用无CNI的“倒置”免疫抑制方案是安全的,可缩短ICU停留时间、降低术后需早期透析的受者数和改善移植受者肾功能的长期预后。

    Spare-the-nephron(STN)肝脏研究

    在该前瞻性、多中心、随访24个月的随机对照研究中,76例初始接受MMF+CNI治疗的肝移植受者在移植后第30~180天转换为MMF+SRL治疗,余74例移植受者仍维持MMF+CNI方案。

    结果显示,在移植后第12个月时,两组间移植受者及移植物存活率均无显著差异;MMF+SRL组受者肾小球滤过率自基线至移植后第12个月的平均增长百分数显著高于MMF+CNI组;两组间各种感染及移植后淋巴增生异常(PTLD)无显著差异。

    上述结果提示,在肝移植受者中,使用MMF+SRL方案进行维持免疫移植治疗是安全的。

    其他研究

    在一项前瞻、随机对照、多中心研究中,56例出现CNI相关肾功能不全的肝移植受者被随机分为MMF+<50%起始剂量的CNI治疗组和单用≥75%起始剂量CNI的对照组。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MMF+CNI组受者的血肌酐水平显著下降(P=0.001),肌酐清除率显著升高(P=0.04)。该结果提示,在治疗1年时,MMF+低剂量CNI方案可使肝移植受者的肾功能得到显著改善,且无任何排斥反应和严重继发感染发生。

    在一项前瞻、随机、单中心研究中,28例存在CNI相关肾功能异常的肝移植受者被分为维持低剂量CNI治疗组和CNI撤退后的MMF+皮质类固醇治疗组。结果显示,与维持治疗组相比,MMF组受者血肌酐水平(44.4 μmol/L对3.1 μmol/L)、收缩及舒张压、血尿酸水平均显著下降。上述结果提示,MMF替代CNI可改善肝移植受者肾功能、血压及尿酸代谢。


    总之,在肝移植受者中,继发于CNI免疫抑制治疗的肾功能恶化应得到重视;大量研究表明,联合应用MMF与mTOR抑制剂可安全替代CNI治疗;初次肝移植受者延迟或避免使用CNI可保护其肾功能,这革新了免疫治疗策略。
    MMF与EC-MPS的药代动力学比较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泌尿外科卢一平教授
    MMF是霉酚酸(MPA)的2- 乙基酯类衍生物,在体内经脱酯后转化成为其主要的活性成分 MPA,而EC-MPS 是MPA 钠盐。两者在适应证、吸收部位及吸收率、MPA时间-浓度曲线、药物间相互作用及临床应用经验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上表)。
    MMF具有稳定的药代动力学谱
    MMF 的吸收不依赖于胃排空,因此其MPA 波动较小。7 项临床研究均显示,与 MMF 相比,EC-MPS 的延迟吸收时间(Tlag)显著延长,在不同时间和不同患者体内存在显著的变异。由EC-MPS生产厂家资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显示,在稳定期肾移植受者中,维持使用MMF受者的MPA血药浓度峰值(Cmax)较转换为EC-MPS受者的Cmax高且稳定;EC-MPS 的平均给药前(predose)MPA血浆浓度(C0)显著高于MMF,且个体间差异较大。卡塔内奥(Cattaneo)等研究发现,与MMF 相比,接受 EC-MPS治疗的肾移植受者药代动力学曲线个体差异较大,且多变,但当EC-MPS 组受者转为MMF治疗后,受者的MPA 药代动力学改变即可获得改善;与EC-MPS 相比,接受 MMF 治疗的大多数肾移植受者的MPA 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12)可维持在理想治疗范围内(图3),且MPAC0 的个体间差异较小(图4)。
    MMF与其他药物间具有可靠的相互作用关系
    大约67%的移植受者需要使用各种药物(如抗酸药、质子泵抑制剂及H2 受体拮抗剂等)以改变其胃内PH 值。研究显示,抗酸剂对 MMF AUC 的影响显著低于 EC-MPS(-17%对-37%);与 EC-MPS 不同,MMF 与CyA、皮质类固醇、他克莫司(Tac)及西罗莫司(SRL)等常用免疫抑制剂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已非常明确。
    总之,在全球范围内,MMF是目前被使用最多的免疫抑制剂,150万移植受者得益于MMF治疗,已发表与MMF相关的研究著作超过4800 篇。从1995-2004 年,使用MMF 进行维持免疫治疗的肾移植受者约从16%上升至80%。虽然开发EC-MPS 的初始目的为避免MPA 在胃内释放以降低其上胃肠道(GI)不良反应,但截至目前为止,尚无证据表明 EC-MPS在降低GI不良反应及提高临床耐受方面优于MMF。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更多

· Sovaldi(sofosbuvir,4...
· FDA批准telaprevir用于治...
· 新型丙肝药物OLYSIO(si...
· 丙型肝炎药物Simeprevir...
· 美国FDA审评丙肝药物Sof...
· FDA批准第一个丙型肝炎的...
· 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药物...
· 丙肝新药特拉匹韦(tela...
· 丙肝治疗新药特拉匹韦(...
· 治疗罕见儿童肝病的新药...

推荐文章

更多

· Sovaldi(sofosbuvir,4...
· FDA批准telaprevir用于治...
· 新型丙肝药物OLYSIO(si...
· 丙型肝炎药物Simeprevir...
· 美国FDA审评丙肝药物Sof...
· FDA批准第一个丙型肝炎的...
· 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药物...
· 丙肝新药特拉匹韦(tela...
· 丙肝治疗新药特拉匹韦(...
· 治疗罕见儿童肝病的新药...

热点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