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移植目前的结果表明,其长期存活率和康复率与同种尸体肾移植的病人相同,从而使以心移植治疗终末期心脏疾病的数量有所增长.存活1年以上的心移植病人康复极佳,这些病人中>95%达到纽约心脏协会所定的Ⅰ级心功能状态,>70%病人恢复日常工作.
常见适应证是心肌病,终末期冠状动脉病和心肌梗死或非移植性心脏手术后不能离开暂时性心脏辅助装置的病人.受者的选择标准是严格的.适于作心移植的病人有1/4在找到适宜的供者器官前就已死于他们的心脏疾病.左心室辅助装置和人工心脏可作为等待移植时的支持疗法.供者的评估包括检定正常心脏功能,肺状况,心脏大小以及ABO血型相容性.供体心脏可以简单地低温保存.总缺血时间<4~6小时,这就排除了从远处医院取得器官的可能.
移植步骤 心脏移植于原位,进行主动脉,肺动脉及肺静脉的吻合.静脉回流借助于受者右心房剩余的后壁与供者心脏右心房相连接的单一吻合来实现.
排斥处理 免疫抑制方案与肾或肝移植时相同,不过心移植时环孢菌素的疗效(尤其是术后早期)似乎最好,用环孢菌素治疗的病人其1年存活率约为80%,高于硫唑嘌呤的60%.移植后最初阶段排斥反应也减少;40%的病人甚至无排斥反应,与之相比用硫唑嘌呤时无排斥反应低于10%.
排斥发作的表现有发热,不适,心动过速,低血压及心力衰竭,主要是右心衰竭.心律不齐常见于较严重的排斥反应.轻度排斥病例可能仅根据活检发现.随着环孢菌素的应用,已开始常规经静脉作心内膜心肌活检以增加诊断排斥反应,因排斥时常无其他的症状和体征,以及有可能在移植物功能变坏之前确诊排斥.可用皮质类固醇和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或OKT3治疗排斥反应.按组织学标准诊断为轻度排斥而无临床异常并不需要治疗.
并发症 心移植后继发死亡的病人中一半以上是由于感染所致.导致死亡的其他重要原因是排斥,移植物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恶性肿瘤,每种引起的死亡占5%~20%.在所有心移植成功的病人中大约25%会迅速发生移植物的粥样硬化,这可能由不明显的体液免疫介导的慢性排斥所致.环孢菌素会大大增加移植后高血压的发生率,可能也加重了移植物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许环孢菌素对冠状血管有直接的毒性与肾移植所见到的相类似.移植物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的增高也见于紧随移植发生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病人,提示对病毒抗原的一种免疫反应可能参与这个毁坏性的晚期并发症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