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 脑转移瘤本身的特征使其成为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SRS)的理想标靶,例如,多数转移瘤为类球形,位于灰质-白质交界处,直径≤4 cm,无浸润性等。另外,对放射抵抗的转移瘤如肾透明细胞癌、黑色素瘤等,SRS对其处于放疗高剂量区的肿瘤细胞治疗仍有效。具有下列特征的患者适于接受SRS:一般状况好,卡诺夫斯基(Karnofsky)评分(KPS)>60分,病灶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肿瘤最大直径≤3.5 cm,颅内高压症状在可控状态,预期生存期>2个月。 SRS联合WBRT 荟萃分析提供的A级证据显示,对存在1~4处转移灶、脑转移瘤回归分割分析(RPA)分级1~2级的患者,与单用SRS相比,SRS联合全脑放疗(WBRT)的局部控制率较高。对存在1~3处转移灶、RPA 1~2级的患者,与单用WBRT相比,SRS联合WBRT与局部控制率及KPS评分提高相关;对单发转移瘤患者,SRS联合WBRT可延长生存期。 治疗复发性脑转移 SRS可有效治疗WBRT或外科手术治疗后复发的脑转移瘤患者。亚历山大(Alexander)等的研究结果显示,经SRS治疗的复发患者1年和2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5%和65%,中位生存期为9个月。另外,布雷内曼(Breneman)等报告同类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43周。诺埃尔(Noel)等的研究则表明,患者1年和2年局部控制率可分别达91.3%和84%。 SRS序贯化疗 即使是已发生脑转移的患者也不能轻易放弃对其原发灶的治疗和全身化疗。SRS后继续给予化疗对肿瘤原发灶和转移灶都有效。行SRS后患者血脑屏障被部分破坏,可出现1~3个月的窗口期,有利于化疗药物进入脑内并发挥作用。SRS+化疗可成为今后脑转移瘤治疗的研究方向之一。 同时,应该看到SRS也有局限性,例如不能预防颅内远处新发病灶的出现,放射坏死发生率也较高。 |
恶性肿瘤脑转移的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简介: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 “与常规治疗相比,SRS的目标定位更精准,剂量梯度变化比较大。SRS还适用于无法手术的部位,可用于多个病灶的治疗,疗效与肿瘤类型无关。而且,SRS也适用于门诊患者。当然,也 ... 责任编辑:admin |
最新文章更多
推荐文章更多
热点文章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