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学者报告,在对食管行碘染色色素内镜检查中,采用定量方法对黏膜呈粉红着色进行分析可以准确诊断食管鳞状细胞癌,该研究发表在《胃肠病学》(Gastroenterology 2009,69:213)杂志上。 研究者对定量分析黏膜染色呈粉红色诊断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准确性进行评估。 该研究前瞻性纳入内镜检查中食管黏膜碘不染色、直径为5~20 mm、没有明显的隆起或溃疡的病灶。对碘染色后2分钟(迟相)时颜色变化定量评估的诊断价值进行研究。 该研究纳入32例患者的45处碘不着色病灶。在这些病灶中,23处阳性(碘染后黏膜变为粉红色)病灶中有22处被诊断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或浸润癌,而22处阴性(着色黏膜不是粉红色)病灶中,有19处被诊断为非肿瘤病灶或低级别上皮内瘤变。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4,表明该方法诊断价值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8%和95%。 点评 德国慕尼黑技术大学医学系迈宁对该研究进行了点评。图像定量分析无疑对内镜学家是非常有帮助的,如果将图像定量分析整合入内镜检查过程中,并在临床工作中实施,必将显著提高内镜诊断肿瘤的准确性,改善患者预后。应设计更多的、易操作的图像分析软件,对内镜检查中的图像进行多种分析 |
色素内镜技术诊断食管癌 定量分析黏膜颜色变化可提高准确性简介:
日本学者报告,在对食管行碘染色色素内镜检查中,采用定量方法对黏膜呈粉红着色进行分析可以准确诊断食管鳞状细胞癌,该研究发表在《胃肠病学》(Gastroenterology 2009,69:213)杂志上。
研究者对定量分 ... 关键字:食管癌;色素内镜技术;
责任编辑:admin |
最新文章更多
推荐文章更多
热点文章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