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药品说明书与价格首页 >> 抗肿瘤药 >> 诊疗手册 >> 肿瘤检查手段 >> 胶滴肿瘤药敏检测技术在大肠癌治疗中的应用

胶滴肿瘤药敏检测技术在大肠癌治疗中的应用

2010-04-28 22:19:47  作者:新特药房  来源:互联网  浏览次数:65  文字大小:【】【】【
简介: 【摘要】 从CD-DST的技术原理及特点;在大肠癌的临床治疗和科研中的应用等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认为作为一种先进的体外药敏检测技术,在临床治疗和肿瘤的相关科学研究中有过成功的报道,但主要在肺癌和 ...

 【摘要】 从CD-DST的技术原理及特点;在大肠癌的临床治疗和科研中的应用等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认为作为一种先进的体外药敏检测技术,在临床治疗和肿瘤的相关科学研究中有过成功的报道,但主要在肺癌和妇科肿瘤中多见,大肠癌中的应用还有待拓宽。大肠癌中的应用还有待拓宽。

【关键词】  大肠癌;胶滴肿瘤;药效检测技术

  Abstract: It makes review on the application of CD-DST on clinical treatment and sci-research of the carcinoma of large intestine from its technological principle and characteristics.It views that as an advanced test technology of medical allergy in vitro, there’s successful report in clinical treatment and concerned scientific study of tumor, however, it’s mainly used in lung cancer and gynecological tumor, the application in the carcinoma of large intestine waits for promotion.

  Key words: carcinoma of large intestine;CD-DST

    胶滴肿瘤药敏检测技术(collagen gel droplet culture drug-sensitivity test,CD-DST)的提出和建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大肠癌个体化疗所存在的问题,具有培养成功率高、所需细胞少、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与体内相似、结果可靠性强等优点,是一种先进的体外药敏检测技术。本文现就CD-DST的原理、特点及其在临床大肠癌个体化治疗方面的应用进行简单综述。

  1  CD-DST的技术原理及特点

  1.1  CD-DST的原理

  肿瘤细胞生长的空间是由周围肿瘤细胞、正常细胞和细胞外基质共同构成,细胞本身的形态及生长微环境对细胞的生长和生物学行为有重要影响。Yang J等在1979年提出了一种新型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原理就是利用胶原凝胶在37°C时形成三维立体结构的特点,将肿瘤细胞包埋到胶原中,在体外模仿体内的三维立体微环境,使肿瘤细胞能够在类似体内环境的情况下生长,最终形成与体内细胞相似的形态学特点。随后Miller等人证实这种新式培养方法具有成功率高,与体内细胞形态相似的特点。Kobayashi H等人对这种方法进行深入研究,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建立了CD-DST体外药敏检测技术,并阐明该技术的特点[2]:(1)细胞培养成功率高;(2)同其他方法现比,该技术所需细胞量更少,临床上可采用胸腹腔积液、活检组织切片进行敏感性试验,扩大肿瘤药敏技术的检测范围。(3)利用细胞的生长要求和形态差异,结合图像识别,软件分析,结果可靠准确;(4)通过曲线下面积计算药物浓度,更接近体内实际情况;(5)临床相关性好;(6)结果测定快速(3秒/滴) 借助计算机分析,测定6种药物所需时间只需1min。

  1.2  简要操作流程包含如下4个部分[2]

  第一部分:胶滴肿瘤细胞培养阶段。肿瘤组织经机械分离后,用0.25%胰消化酶消化,160目筛网过滤→单细胞悬液→包埋到Ⅰ型胶原中培养24小时后,消化收集活细胞→洗涤,离心计数→同胶原凝胶混合物混合,接种到六孔板,形成胶原细胞胶滴,在ph值中性和室温下凝成凝胶。第二部分:药物处理阶段。将待测药物添加到六孔板中,作用24小时,洗去药物。

  第三部分:无血清培养阶段。加入不含血清的培养液,继续培养7天。第四部分:计算机结果分析。最后标本染色、甲醛固定,利用图像处理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

  2  CD-DST技术在大肠癌的临床、科研中的应用

  2.1  根据多点体外药敏试验结果,探索最佳个体化治疗方案
 
  作为一种简单、快速、敏感、临床相关性较好的体外药敏试验技术,可以有助于临床医生科学、合理选择有效药物,优化药物组合,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毒副作用。如氟尿嘧啶(5-FU)是一种大肠癌化疗一线敏感性药物,临床应用相当广泛,但作为单药有效率不到20%,即使联合用药,有效率也只有40%左右。Ochiai等[3]人利用CD-DST技术,对53例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细胞在体外进行分组,将氟尿嘧啶(5-FU)设计成不同药物浓度/接触时间的状况,通过测定其对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情况,确定合理的临床用药剂量,或给予药物调整建议。
   
  鉴于单药有效率低,目前化疗方案通常采用联合化疗形式,以增加疗效,降低毒副作用。Mori S等[4]人通过CD-DST对氟尿嘧啶(5-FU)和顺铂(DDP)联合化疗方案对40例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表明: 氟尿嘧啶(5-FU)和顺铂(DDP)相互之间有协同增效作用,增幅1.10~2.01左右,两者各自都有诱导细胞死亡的功效。说明通过体外药敏技术,可为选择合理有效的化疗方案提供指标。

  2.2  评价各种化疗药物的临床敏感度,有利于确立一线治疗药物

  CD-DST作为先进的药敏检测技术,在筛选对大肠癌敏感的药物过程中,提供良好的检测平台。Araki Y等[5]人以CD-DST技术,对24位Duke B、C期大肠癌病人的肿瘤细胞进行培养,样本可评价率为87.5%(21/24)。体外抗癌敏感度依次为:阿霉素(adriamycin ADM)60.4%;依托泊苷(etoposide VP-16)58.9%; 顺铂(cisplatin DDP)56.7%; 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 5-FU)53.4%;丝裂霉素C(mitomycinC MMC)31.1%; 长春花碱酰胺(vindesine VDS)9.5%。随着检测样本的扩大,范围的拓宽,CD-DST技术凭借自身优势在药物筛选领域的作用将益发重要。
2.3  为新型抗癌药物的试验型研究提供帮助

  CD-DST药敏技术可应用于新药的开发工作中,探讨药理机制和疗效。Mori T等[6]人通过CD-DST技术评估一种名为paradicsopaprika的食用植物的水性提取物(TOMA-P),结果发现对肿瘤细胞有一定抑制作用,并能诱导静止期肿瘤细胞,可作为一种新型抗癌药物加以进一步研究。

  2.4  可进行与大肠癌相关的基础研究

  个体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和肿瘤细胞自身酶学活性之间的关系,目前正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Araki等[7]人通过CD-DST技术对51例结直肠癌患者的样本进行检测,探讨了在体外对5-FU敏感的肿瘤细胞与胸腺嘧啶核苷酸合成酶thymidylate synthase (TS)和二氢嘧啶脱氢酶dihydropyrimidine dehydrogenase (DPD)的关系。结果表明:TS和DPD二者同5-FU敏感性之间相关性不强,简单线性回归显示:同DPD(r=-0.267, P>0.05);TS (r=-0.277,P>0.05)。Ochiai T[8]和Fujii R[9]等人利用CD-DST技术对5-FU敏感的大肠癌肿瘤细胞同肿瘤酶学指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OPRT(orotate phosphoribosyl transferase)的活性同肿瘤细胞5-FU敏感性之间正相关。能否可作为预测5-FU敏感性的有用指标,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3  展望

    根据Cline在1996年提出的理想的药敏试验应具有的条件:简单、快速、敏感、可筛选不同作用方式的药物、与临床有良好的相关性。CD-DST的出现,较以前的药敏试验,无疑是一个进步。作为一种先进的体外药敏检测技术,在临床治疗和肿瘤的相关科学研究中有过成功的报道。但主要在肺癌和妇科肿瘤中多见。大肠癌中的应用还有待拓宽。

    已有的研究表明,CD-DST技术克服了既往药敏试验技术的一些缺陷,在细胞培养成功率、小样本检测、抗干扰、敏感度上有较大突破,使临床大肠癌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更多

· 恶性肿瘤荧光诊断和光动...
· 胶滴肿瘤药敏检测技术在...
· 比较钼靶X线与高频超声对...
·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输...
· 肝细胞癌p53、bcl2蛋白...
·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诊断鼻...
· 直肠癌中vegf与pcna的表...
· 中国乳腺癌普查相关探讨
· 基因分析发现乳腺癌可分...
·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与...

推荐文章

更多

· 恶性肿瘤荧光诊断和光动...
· 胶滴肿瘤药敏检测技术在...
· 比较钼靶X线与高频超声对...
·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输...
· 肝细胞癌p53、bcl2蛋白...
·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诊断鼻...
· 直肠癌中vegf与pcna的表...
· 中国乳腺癌普查相关探讨
· 基因分析发现乳腺癌可分...
·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与...

热点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