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药品说明书与价格首页 >> 抗肿瘤药 >> 诊疗手册 >> 肿瘤用药常识 >> 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进展

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进展

2009-11-17 02:55:02  作者:新特药房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浏览次数:49  文字大小:【】【】【
简介: DLBCL RCHOP-14对亚洲高危患者或有优势 一般认为,亚洲患者对高剂量强度化疗的耐受性较差。新加坡研究者采用剂量强度增加的14天周期的利妥昔单抗联合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RCHOP- ...

  DLBCL RCHOP-14对亚洲高危患者或有优势

    一般认为,亚洲患者对高剂量强度化疗的耐受性较差。新加坡研究者采用剂量强度增加的14天周期的利妥昔单抗联合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RCHOP-14)方案,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并与常规21天周期的RCHOP-21方案进行比较。2003-2008年间,52例患者接受了RCHOP-14治疗,223例接受了RCHOP-21治疗,每组约有40%高危患者。

    中位随访23个月发现,RCHOP-14和RCHOP-21组的无事件生存(EFS)率分别是87%和73%(P=0.32),总生存(OS)率分别是93%和79%(P=0.25)。在高危DLBCL病例中,RCHOP-14治疗提高了EFS率(HR为0.24,95%CI为0.08~0.085,P=0.03),同样也改善了OS(HR=0.13,95%CI为0.02~0.96,P=0.05)。两组的毒性相似,无治疗相关性死亡。这是亚洲首次报告RCHOP-14的治疗情况,该方案是安全的,对于高危DLBCL患者可能具有治疗优势,应进一步评估该方案对这类患者的疗效。

    艾滋相关性NHL

    尚无有力证据支持各方案治疗有显著的生存率差异

    HIV感染者NHL的发生率比正常人群高100倍,主要为DLBCL。艾滋相关NHL预后较差,不同化疗方案结合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可改善疗效,但仍存在争议。委内瑞拉的马蒂-卡瓦哈尔(Martí-Carvajal)等对此进行了一项系统评价。

    该系统评价纳入4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857例患者接受化疗联合HAART)。结果显示,在三项研究中,Kaplan 1997研究对标准剂量甲氨蝶呤+博来霉素+多柔比星+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地塞米松(m-BACOD)联合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方案与小剂量m- BACOD方案的疗效进行了比较,AMCT-010 2005研究比较了CHOP方案与R-CHOP方案的疗效差异,NHL-HIV-932006研究则根据HIV危险评分分层后在各层中比较不同治疗方案。各研究中,接受不同方案治疗的患者OS均无显著性差异。无疾病生存(DFS)分析显示,Kaplan 1997和NHL-HIV-932006研究均无显著性差异,AMCT- 010 2005研究则未对患者DFS进行评价。

    研究者认为,需要更完善的、高级别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艾滋相关NHL的标准治疗,以改善患者预后。

    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大剂量甲氨蝶呤为基础的化疗治疗原发CNS淋巴瘤可行,利妥昔单抗不降低DLBCL中枢复发危险

    原发CNS淋巴瘤 目前对原发中枢神经系统(CNS)淋巴瘤还没有最合适的初治方案。

    欧洲正在进行一项多中心Ⅲ期临床试验,评价大剂量甲氨蝶呤为基础的一线化疗联合全脑放疗(WBRT)对新诊断原发CNS淋巴瘤(均为DLBCL)的疗效,德国的科菲尔(Korfel)报告了该研究初步化疗毒性分析结果。在498例可评价毒性的患者(中位年龄63岁)中,394例只接受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104例接受大剂量甲氨蝶呤加异环磷酰胺治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血液学毒性, 3/4级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为19.8%,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为9.7%,20.9%的患者出现感染。甲氨蝶呤组上述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甲氨蝶呤加异环磷酰胺组。共发生63例(12.6%)治疗相关性死亡,两组比例相近。初步结果证实,大剂量甲氨蝶呤为基础的化疗是可行的,即使对于老年患者也如此,但要根据肌酐清除率调整甲氨蝶呤剂量。联合异环磷酰胺虽然增加了毒性,但可以接受,治疗相关性死亡率未增加。

    DLBCL中枢复发 利妥昔单抗显著改善了DLBCL的预后,然而CNS复发仍然困扰着医师和患者。

    新加坡的钟(Chung)在会议上报告了一项单中心研究。465例DLBCL患者接受CHOP或R-CHOP化疗,中位随访26个月显示,CNS累积复发率为3.9%。89%的CNS复发发生于诊断后1年内。在CNS复发患者中,13例为孤立性CNS复发,5例同时发生全身复发。CNS复发后的估计两年生存率为6%。结外侵犯超过1处(P=0.017)、3期或4期病变(P<0.001)和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为中高危或高危(P<0.001)患者的CNS复发率显著较高。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者与单纯化疗者的CNS复发率无显著差异。

    研究者认为,亚洲DLBCL患者的CNS复发不常见,多出现于诊断后1年内,常为孤立性病灶,预后差。结外侵犯数量、IPI评分和诊断时的分期与CNS复发率显著相关,是CNS复发的预测因素。无证据提示利妥昔单抗可以降低CNS复发危险。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苯达莫司汀、氟达拉滨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二线治疗疗效相近

    德国学者梅根博格(Med- genberg)等进行了一项研究,纳入有治疗指征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复发患者,在一线全身化疗(以苯丁酸氮芥为主)后,随机给予苯达莫司汀或氟达拉滨治疗,直至达到最佳疗效或8个疗程。

    结果显示,苯达莫司汀组和氟达拉滨组的总有效率(ORR)分别是78%和65%,临床完全缓解(CR)率分别为29%和10%,中位无进展生存(PFS)期分别为20.0个月和15.6个月(HR=0.87,P=0.27)。苯达莫司汀组中位随访44个月、氟达拉滨组中位随访41个月后,两组患者死亡率无显著差异。苯达莫司汀组血液学毒性稍多,而两组非血液学毒性相似。

    结外边缘带淋巴瘤

    90Y-替伊莫单抗可有效治疗复发或难治性结外边缘带淋巴瘤

    意大利学者瓦纳齐(Vana-

    zzi)报告,采用钇(90Y)-替伊莫单抗治疗24例复发或难治性结外边缘带淋巴瘤(MZL)患者,治疗毒性主要为可逆的血液学毒性。21例患者可评价疗效,其中16例达CR,6例CR持续达3年以上,2例部分缓解(PR),3例疾病稳定(SD)。

    数据表明,90Y-替伊莫单抗对复发或难治性结外边缘带淋巴瘤非常有效,可达到76%的CR率,疗效持续时间优于常规全身治疗。若上述结果能在大规模研究中得到验证,90Y-替伊莫单抗可以作为复发或难治性结外边缘带淋巴瘤的有效治疗方法。

    滤泡性淋巴瘤

    延长利妥昔单抗治疗时间可改善EFS,IPH1101对复发患者有效

    意大利学者马丁内力(Martinelli)报告了SAKK 35/98试验结果。该研究纳入的滤泡性淋巴瘤(FL)患者先接受利妥昔单抗标准治疗(每周1次,连用4次),有效者和稳定者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78例)接受观察,另一组(73例)在2个月内再接受4剂利妥昔单抗治疗。

    中位随访9.4年(所有生存者至少随访5年)后显示,观察组中位EFS为13个月,延长治疗组则为24个月(P=0.0007)。观察组的5年EFS率和8年EFS率分别为13%和4%,延长治疗组则分别为27%和21%。多变量分析中,延长利妥昔单抗用药时间是唯一的显著性预后因素(HR为 0.58,P=0.007)。研究证实延长利妥昔单抗用药时间能显著延长EFS,这种获益可在治疗结束后持续多年,避免了后续治疗。

    利妥昔单抗的主要分子机制是抗体依赖细胞毒作用(ADCC),γδT细胞可以介导ADCC效应,而IPH1101是γδT细胞激动剂,可在小剂量白细胞介素-2(IL-2)存在的情况下,加强γδT细胞的直接细胞毒作用。法国学者卡萨诺瓦(Casasnovas)报告,12例接受过含利妥昔单抗方案治疗后复发、病变≤7 cm的FL患者接受利妥昔单抗+IPH1101+小剂量IL-2联合治疗,最常见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是1/2级流感样症状。治疗后至少3个月,9例(75%)患者缓解,其中6例(50%)达CR。这些初步观察结果证实该方案安全性较好,患者CR率较高,值得开展大样本研究,进一步证实试验结果。

    新药研究进展

    新药carfilzomib和pralatrexate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和外周T细胞淋巴瘤带来希望

    新蛋白酶体抑制剂治疗多发性骨髓瘤‘

     美国的赛格尔(Siegel)和考夫曼(Kaufman)分别报告了采用一种新型环氧酮类化合物类蛋白酶体抑制剂(carfilzomib)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Siegel报告了一项Ⅱ期研究(PX-171-003-A0)结果。该研究患者入组标准为治疗>2次后复发、硼替佐米和至少1种免疫调节剂(沙立度胺或来那度胺)治疗失败、最后一次治疗耐药。共有46例患者入组,接受最多12个周期的carfilzomib治疗。结果显示,患者接受了中位周期数为3个的carfilzomib治疗,13例完成了≥6个周期治疗。中位至疾病进展时间(TTP)为6.2个月。临床获益率为26%,包括5例微小缓解和5例PR,中位疗效持续缓解时间(DOR)超过7个月。另外,有16例患者获得至少6周的SD。该药的毒性可处理,常见不良反应是疲劳、贫血、血小板减少、恶心、上呼吸道感染、肌酐增加和腹泻,治疗前已存在的周围神经病变罕有加重。该研究已扩大规模,又纳入了250例患者,并将评价逐步增量方案。

    Kaufman报告了另一项Ⅱ期研究(PX-171-004)结果。该研究纳入31例患者,其中17例此前曾接受硼替佐米治疗。初步结果表明,carfilzomib单药治疗MM有高度活性,患者耐受性较好,11例(35%)患者接受了12个周期的治疗而未出现肿瘤进展及治疗限制性不良反应。重要的是,外周神经病变发生率或严重程度都显著低于硼替佐米治疗,治疗有效的患者可维持至少1年治疗而无须调整剂量。

    抗叶酸新药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

     抗叶酸新药prala- trexate可通过多聚谷氨酰基甲酰化酶(FPGS)选择性增加还原型叶酸载体-1(RFC-1)表达,延长其在肿瘤细胞中的存留时间。美国学者奥康纳(O’ Connor)报告的Ⅱ期临床试验(PROPEL)评价了pralatrexate治疗复发或难治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的疗效。结果显示了pralatrexate治疗复发或难治性PTCL的价值,其疗效似乎与年龄、性别和既往治疗无关,但对老年患者(≥65岁)的疗效似有优于年轻患者(<65岁)的趋势(总有效率46%对34%),提示该药可能对此年龄段患者具有较高价值。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更多

· Erlotinib(埃罗替尼)治疗...
· 西妥昔单抗临床治疗(胰...
· 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临床...
· 替吉奥(S-1)治疗进展期...
· 替吉奥胶囊对胃癌、结肠...
· 凡德他尼(vandetanib)治...
· 凡德他尼联合多西他赛显...
· 抗肿瘤药物脂质体的研究进展
· 蒽二酮类抗肿瘤药物的研...
· 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临...

推荐文章

更多

· Erlotinib(埃罗替尼)治疗...
· 西妥昔单抗临床治疗(胰...
· 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临床...
· 替吉奥(S-1)治疗进展期...
· 替吉奥胶囊对胃癌、结肠...
· 凡德他尼(vandetanib)治...
· 凡德他尼联合多西他赛显...
· 抗肿瘤药物脂质体的研究进展
· 蒽二酮类抗肿瘤药物的研...
· 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临...

热点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