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原发性肝癌,目前临床上仍以手术切除,辅以多种治疗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但对于中晚期肝癌采用手术、放疗、化疗及肝动脉栓塞的治疗效果均不理想,且不易被患者所接受。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遇到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我们用白介素-2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1.1.1 患者张延鑫,男,72岁,离休干部,于2000年12月28日入院,主诉10余天前开始出现持续性肝区胀痛,伴乏困无力消瘦,食欲不振,无发热,寒战,无腹胀、呕吐、大小便正常。查体:一般状况良好,皮肤粘膜无黄染,无肝掌及蜘蛛症,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双肺呼吸间清晰。心率90次/分,律齐,无杂音。腹平坦,肝肋下2㎝剑下3㎝,质中、压痛(+),脾肋下未及,腹水征(-),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水肿。神经系统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面常规:WBC3.6×109/L NO.778 RBC3.40× 1012/L hb80g/L PLT83×109/L,肝功能:ALT25U/L AST450/L ALB40.8g/L GLB36.3g/L胆红素正常肿瘤系列:AFP(+)、CEA(-)、SA194mg/L。B超:1、肝右后叶实质占位;肝光点粗,门静脉内径正常高限;2、脾中度增大,上腹部螺旋CT增强扫描:肝右叶后段原发性肝癌。初步诊断:原发性肝癌。 1.1.2 患者袁芳平,女,63岁,ID:63406,以右小腹疼痛3月之主诉入院。3月前开始出现右上腹疼痛,进行性加重,伴乏力、纳差、消瘦。查体:T36.8℃P 次/分,R20次/分,BP110/70mmhg,神志清、精神差、皮肤粘膜轻度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能及,双肺呼吸间清,未闻及罗音,心率78次/分,律齐、无杂音、腹平坦,肝肋下6㎝,剑下2㎝质硬、压痛(+),脾肋下未及,腹水征(-),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水肿。辅助检查:AFP(+),上腹部双层螺旋CT增强扫描示:肝右叶大类圆形低密度病灶,考虑原发性肝癌。 1.2 治疗方法:患者入院后均给予白介素-2 150万IU,溶于10%葡萄糖250ml中静脉点,滴,每日1次,静滴前常规给地塞米松10mg,防止出现发热、寒战、每次连用4天,停3天,共4个周期,并预防感染、止血、中草药等治疗。 2.结果:肝区疼痛消失,无消瘦,乏力、无呕血及黑便。复查B超示例肝脏肿块消失,追踪观察至2005年元月健在,未复发。1例因经济困难,只进行两个周期病情稳定。追踪一年健在。 3.讨论:白介素-2是一种TH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具有多种活性,通过用用于T细胞,B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膜表面IL-2受体而促进其效应细胞的分泌成熟,可维持激活的T细胞和NK细胞在体外持续增殖,并活化B细胞和巨噬细胞,从而杀灭肝癌细胞,便瘤体缩小或消失。无毒付作用,患者容易接受。本文报道二例肝癌患者应用白介素-2后症状缓解,肝癌病灶消失,疗效满意,但由于我们仅治疗2例肝癌患者,确切的疗效还需大量病例。
|
白介素-2治愈原发性肝癌2例报道简介:
对于原发性肝癌,目前临床上仍以手术切除,辅以多种治疗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但对于中晚期肝癌采用手术、放疗、化疗及肝动脉栓塞的治疗效果均不理想,且不易被患者所接受。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遇到 ... 关键字:白介素-2治愈原发性肝癌2例报道
责任编辑:admin |
最新文章更多
推荐文章更多
热点文章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