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妥昔单抗(美罗华)作为第一个应用于临床的嵌合性抗CD20单克隆抗体,在B淋巴细胞恶性疾病治疗中的作用已获充分证明,极大地改变了CD20阳性B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和预后。除了不断扩大的B细胞恶性疾病治疗谱以外,近年来有学者逐步探索利妥昔单抗在非肿瘤性疾病治疗中的作用。在本届美国血液病学会(ASH)年会上,又有几项关于利妥昔单抗临床应用的多中心临床研究结果问世,本文作一简要介绍。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FCR方案比FC方案更有效 长期以来,苯丁酸氮芥单药口服是需要治疗的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LL)患者的首选治疗,后来氟达拉滨(F)及以其为主的联合化疗取得了优于苯丁酸氮芥的疗效。一些Ⅱ期临床研究或回顾性分析表明,利妥昔单抗(R)可进一步提高氟达拉滨联合环磷酰胺(C)的疗效,但缺少初治患者的随机临床研究资料。 德国CLL工作组(GCLLSG)的研究者进行了一项Ⅲ期多中心临床试验(CLL8),比较FC和FCR方案治疗CLL的疗效,共入组817例CLL患者,中位随访时间25.5个月。 结果显示,与FC组相比,FCR组总有效率显著升高(95%对88%),完全缓解(CR)率显著升高(52%对27%,P<0.0001),中位无进展生存(PFS)期显著延长(42.8个月对32.3个月,P=0.000007)。2年PFS率也增高(76.6%对62.3%)。 FCR组约2/3患者的微小残留病变(MRD)转阴,是FC组的2倍。FCR组所有遗传学亚组的疗效均有改善,但无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IgVH)突变及17p-仍为预后差的遗传学因子。FCR组发生中性粒细胞缺乏的几率较FC组高,但并未增加严重感染的发生率。 因此,FCR方案有望成为CLL治疗新的一线标准治疗方案。 另一项多中心随机开放Ⅲ期临床试验(REACH)比较了FCR方案与FC方案治疗552例复发或难治CLL患者的疗效。 经过中位25.5个月的随访,FCR组的CR率(24.3%对13.0%)和客观有效率(69.9%对58.0%)均显著高于FC组,PFS期较FC组延长10个月(30.6个月对20.6个月,P=0.0002)。 这些研究证实FCR方案不仅对初治CLL有极佳疗效,对难治复发CLL亦显示了良好的疗效,并具有良好的风险效益比。 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利妥昔单抗联合地塞米松效更优 意大利学者进行了一项前瞻性Ⅲ期临床研究,共有165例初治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入组,血小板(PLT)均低于20×109/L,分别给予单用大剂量地塞米松(DEX)或DEX联用利妥昔单抗(DEX-R)。单用DEX未能获得持续缓解者可进入DEX-R组,作为挽救治疗。 以治疗6个月后PLT=50×109/L为有效标准时,DEX-R组疗效显著优于DEX组,有效率分别是68%和27%(P=0.001),且DEX-R组持续有效率(PLT≥50×109/L,持续6个月以上)亦显著优于DEX组,分别为63%和36%。27例接受挽救治疗患者的持续有效率为56%~59%。两组的毒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可喜的是,持续有效者,随访22个月,复发率仅9%。因此,4天大剂量DEX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初治ITP可取得显著而持久的疗效,部分患者有治愈的可能。该研究被列为今年ASH大会第一个报告,值得我国学者关注。 复发/难治CD20+B细胞淋巴瘤 新型抗CD20单抗RO5072759 RO5072759(GA101)是第一个进入临床试验的人源化和糖基化CD20单克隆抗体。临床Ⅰ/Ⅱ期研究选择24例无有效治疗的CD20+恶性肿瘤患者给予RO5072759单药治疗。剂量从50 mg到2000 mg,12例可评估,所有患者均接受过平均4个疗程的利妥昔单抗治疗。在治疗后第85天,已有7例缓解,CR率25%(3/12例),部分缓解(PR)率33%(4/12例)。 该药作为一种新型增强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效应的Ⅱ型CD20单抗,与利妥昔单抗有类似的安全性,并在难治患者中显示良好疗效,值得关注。 |
抗CD20单抗临床研究进展简介:
利妥昔单抗(美罗华)作为第一个应用于临床的嵌合性抗CD20单克隆抗体,在B淋巴细胞恶性疾病治疗中的作用已获充分证明,极大地改变了CD20阳性B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和预后。除了不断扩大的B细胞恶性疾病治疗谱 ... 关键字:抗CD20单抗临床研究进展
责任编辑:admin |
最新文章更多
推荐文章更多
热点文章更多 |